学术投稿

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与茶多酚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对比

程凤峡;孙喜龙;王胜涛;王志洁

关键词:中药骨碎补, 多西环素, 茶多酚, 慢性牙周炎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茶对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GCF)、牙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各项指标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GCF、TM、PLI、AL、SBI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和龈上洁治术联合茶多酚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均有良好的效果,但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效果更佳,并且临床满意度高,应用方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妊娠率与分娩率分别为80.00%、7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8%、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孕不育症可提高临床疗效,且预后佳,推荐推广.

    作者:林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防治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发病率高,患者众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阻碍患者治疗的进程,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放射线和化疗药物主要通过损伤骨髓造血系统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化疗药物还能通过加快血小板的凋亡速率或增强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清除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目前临床上可通过血小板输注、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及中医药的应用,来防治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提升血小板水平的同时,还能达到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善,副反应较少,优势明显,未来可加强相关中成药的研发,以实现该症的理想防治.

    作者:李芳;余梦瑶;江南;许晓燕;贺黎铭;罗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陪伴分娩,通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评估导乐陪伴分娩价值.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20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开放输尿管松解术;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输尿管松解术,对比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与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快速恢复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此种术式有效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管习国;程应生;张志炎;杨代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有强迫症状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利培酮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强迫症状、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强迫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Y-BOCS评分、强迫行为维度评分以及强迫思维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8周后的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有强迫症状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利培酮药物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强迫症状,且未导致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支气管异物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治疗,分析总结有效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取出支气管异物,其中一次性成功取出32例,二次成功取出8例.术中并发症状均较轻,对症处理后康复.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可以提高异物取出率,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卢翠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评估及分析

    目的:评估和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躁狂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BRM 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患者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且患者BRM 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戴珺;陈桂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目的:从骨密度、骨代谢变化为切入视角,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集的15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先进行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骨密度或骨代谢异常单因素回归分析,再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年龄>50岁、长期吸烟酗酒、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家族史、骨质疏松家族史及合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结论:(1)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关系,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增加骨质疏松或骨折的病发风险;(2)高龄、低体质量、有相关家族史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应加强骨密度、骨代谢变化的监测,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作者:傅铮;朱丽秀;冯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菌涂片镜检辅助诊断腰椎结核术后肠瘘1例

    腰椎结核常并发寒性脓肿,但穿破腹腔形成肠瘘的则属罕见,国内报道极为少见.近,笔者在利用原始标本细菌涂片镜检时,于第一时间与影像科医生一起为临床医生及时诊断了1例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肠瘘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痴呆护理研究进展

    目前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逐渐上升,但缺乏相关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寻求有效的护理模式以缓解痴呆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老年痴呆护理的关键.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的护理模式,了解目前老年痴呆的护理现状,为探讨更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嘉敏;刘华;张冬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行肩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七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观察不同时间内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出血量和导气管拔除时间.结果:观察组MAP、HR数值及数据波动性、拔管时间、术中失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能够起到有效的降压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曹春平;刘云洁;吴军;梅海翔;涂娟;熊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车前子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研究车前子提取物(PSP)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将5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空白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立普妥组,各组喂养等量的高脂饲料,空白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立普妥组,分别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低剂量PSP、高剂量PSP、立普妥,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C、TG、HDL-C、LDL-C和肝脏中SOD、CAT含量.结果:空白组与正常组比较,TC、TG、LDL-C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立普妥组与空白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立普妥组比较,血清中TC、TG、LDL-C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立普妥组比较,干预后血清中TC、TG、HDL-C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干预后HDL-C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SOD、CAT均比空白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PSP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TG、LDL-C,具有降血脂作用,PSP作用与等量立普妥相当,但对HDL-C无明显影响,其降脂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抗氧化酶活性,消除氧自由基因,抗脂质氧化.

    作者:刘素标;甘敏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水平与关系.方法:选择98例CHF患者作为病例组并进行心功能分级,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Leptin,LEP)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对照组,LEP、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病情严重,血清APN水平逐渐降低,LEP、TNF-α和IL-6水平逐渐升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APN与LEP、TNF-α、IL-6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12、-0.655和-0.529),TNF-α与LEP、IL-6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47和0.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发生发展过程中,脂肪细胞因子的水平发生异常,且与CHF严重程度有关,各种脂肪细胞因子互相作用,共同参与CHF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嵩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15例,进行相关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的安全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总共统计出21例不良反应病理报告,其中有3例水肿,2例低血压,4例头晕恶心头痛,4例支气管痉挛,2例低血钾症,3例咳嗽,3例心动迟缓.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9.77%.结论:用药时,应当熟悉掌握不同种类降压药物的禁忌证、适应证以及不良反应,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杨竹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两种窝沟封闭剂防龋效果的临床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和评价传统树脂窝沟封闭剂Concise和含氟树脂类窝沟封闭剂FluroShield预防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岛市市南区5所小学250名经医师检查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的且4颗第一磨牙完全萌出的二年级小学生,总共1000颗第一磨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n=500)第一磨牙使用Concise窝沟封闭剂进行窝沟封闭,B组(n=500)第一磨牙使用含氟树脂类窝沟封闭剂FluroShield进行窝沟封闭,经过一段时间,随访其疗效,计算和比较第一磨牙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和患龋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以及第一磨牙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B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一磨牙患龋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窝沟封闭处理的第一磨牙患龋率较低,但随时间延长,传统树脂窝沟封闭剂Concise的保留率低于含氟流树脂类窝沟封闭剂FluroShield,对应的患龋率升高.

    作者:郑向前;陈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6Sig m a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6Sigma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6Sigma管理模式,应用自制护理管理效果和满意度调查表针对管理后服务对象开展分层调查,并与实施该模式管理前进行对比.结果:应用6Sigma管理模式后供应消毒中心器械遗失损耗率、更换率、钝器伤发生率均比改进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提升,无菌包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医生满意度均显著上升,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Sigma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效率、降低失误,使得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处于佳状态,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熊莉;彭燕辉;邓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70例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挂线法之后立刻应用黏膜环切术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先行挂线法治疗肛瘘,愈合后应用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但混合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挂线法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并低位肛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霞;苏玉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常规内科护理联合时间护理在控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常规内科护理联合时间护理在控制冠心病并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比较组间冠心病疗效和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血压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压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每日心绞痛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30.5±6.9)d,少于对照组的(44.3±10.4)d(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情,适合进行推广.

    作者:谢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PE)患者临床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42例PE患者,并抽取40例健康人群,均采取64排螺旋C T肺动脉造影、X线片检查,比较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X线片诊断P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观察PE的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征象.结果: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P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24%、85.00%、90.24%;X线片分别为38.10%、70.00%、53.66%,64排螺旋C T肺动脉造影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观察到的直接征象主要为完全性阻塞、附壁型充盈缺损、中央型充盈缺损、偏侧型充盈缺损等;间接征象主要为支气管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梗死等.结论:64排螺旋C 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能够清晰显示肺栓塞直接及间接征象,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孙瑞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皮下引流管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皮下引流管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月本院妇科接收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在术中缝合切口时于皮下留置引流管,B组按照常规要求缝合切口,皮下未留置引流管,对两组病人切口甲级愈合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A组甲级愈合率为86.7%,感染发生率为10.0%;B组甲级愈合率为60.0%,感染发生率为33.3%,A组甲级愈合率和感染发生率均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病人中于皮下留置引流管,不仅可提高手术切口愈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少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雷福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