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模块式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实践

王贵年;王佳妮;李宗慧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 模块式教学, 高职院校
摘要:培养现代医学检验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对高职医学院校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出的时代要求.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课由传统的授课模式修改为模块式教学;构建技能、应用、综合训练、临床见习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紧紧围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从基本训练到综合训练,以满足行业实践的需要,取得了一定成效.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用于肿瘤患者PICC过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对肿瘤患者PICC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40例PICC置管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3M公司PICC专用护理包常规消毒后,哈西奈德溶液外涂吸收待干,再用薄型泡沫敷料固定.对照组使用相同护理包常规消毒后,用艾洛松软膏局部涂抹外加纱布固定.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导管自行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薄型泡沫敷料联合哈西奈德溶液治疗PICC过敏性皮炎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导管自行脱出的发生.

    作者:刘静;杨水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转归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喉返神经麻痹、低血钙、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皮下气肿和淤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前胸疼痛和不适、术后疼痛、总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旭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富血小板血浆明胶对胫骨粉碎性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X线及免疫组化,研究富含血小板血浆明胶对成年新西兰白兔胫骨粉碎性骨折愈合的预期积极作用.方法:将建立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模型的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杀死部分实验白兔取血制备同种异源富含血小板血浆,明胶浸泡血浆制作富血小板明胶,并附着于实验组的骨折端,对照组骨折端附着空白明胶,所有白兔行骨折断端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实验组第4周X射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端骨痂行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BMP-2、VEGF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含血小板血浆明胶能有效增加骨痂形成以及BMP-2、VEGFA合成,推论富血小板明胶对骨折愈合存在积极影响.

    作者:茹正良;吴明义;景孟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皮下引流管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皮下引流管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月本院妇科接收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在术中缝合切口时于皮下留置引流管,B组按照常规要求缝合切口,皮下未留置引流管,对两组病人切口甲级愈合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A组甲级愈合率为86.7%,感染发生率为10.0%;B组甲级愈合率为60.0%,感染发生率为33.3%,A组甲级愈合率和感染发生率均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病人中于皮下留置引流管,不仅可提高手术切口愈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少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雷福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 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 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2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根据机械通气7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46例)和非VAP组(36例).比较两组通气前后PTC和WBC水平,按照PCT≥0.5ng/ml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PCT诊断VAP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VAP组机械通气后PCT和WBC显著高于非VAP组和通气前(P<0.05).通气后,VAP组不同水平分布(<0.5ng/ml、0.5~2.0ng/ml、2.0~10.0ng/ml、≥10.0ng/ml)与非V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0.5ng/ml为阳性.结论:PCT诊断VA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用于VAP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白兰;朱红艳;张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陪伴分娩,通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评估导乐陪伴分娩价值.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50例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儿进行探索,且实施随机化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体表定位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患儿的HR、MAP、SpO2、PETCO2、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2h疼痛评分、术后4h疼痛评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麻醉患儿实施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维持患儿生命体征指标,减少局麻药剂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江巍;熊贤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3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分娩的13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35例正常妊娠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羊水污染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宫内死亡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临床上应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互联网+亚健康人群信息化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目的:构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提高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效率,将更多的亚健康人群争取到健康队伍中来.方法: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亚健康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组建专业化的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团队,实施院内管理和院外管理的闭环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结果:550位亚健康人员注册成为健康管理会员,420位亚健康人员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团队定期通过微信、短信、QQ等方式对亚健康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健康指导,完成亚健康人员对相关的健康知识咨询共668次.结论: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亚健康人群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玉议;韦莲丝;冯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对健康管理中心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剖析,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待的3557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分析和总结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体检者中,共发生33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93%;体检者、护理人员及体检环境是主要的护理风险因素.结论: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提高体检护理安全.

    作者:马宏城;魏向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常规内科护理联合时间护理在控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常规内科护理联合时间护理在控制冠心病并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7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比较组间冠心病疗效和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血压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血压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每日心绞痛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30.5±6.9)d,少于对照组的(44.3±10.4)d(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时间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情,适合进行推广.

    作者:谢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菌涂片镜检辅助诊断腰椎结核术后肠瘘1例

    腰椎结核常并发寒性脓肿,但穿破腹腔形成肠瘘的则属罕见,国内报道极为少见.近,笔者在利用原始标本细菌涂片镜检时,于第一时间与影像科医生一起为临床医生及时诊断了1例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肠瘘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类克治疗克罗恩病输液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情况及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用类克治疗的67例克罗恩病患者,调查其可能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观察其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有8例(11.9%)发生了输液反应,其中荨麻疹5例,皮肤瘙痒2例,寒战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过敏史者更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6.606,P=0.035),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2.343,P=0.004).结论: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发生情况不严重,用药时多关注患者个体因素影响.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经腹部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要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要比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好,并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旋、摸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马建辉;刘博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评估及分析

    目的:评估和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躁狂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BRM 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患者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且患者BRM 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戴珺;陈桂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绿色通道在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骨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早期紧急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经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的骨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和58例未开展绿色通道前以常规模式救治的患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接诊时间、开始输血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入院接诊时间、开始输血时间、术前准备完成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骨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入院早期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凤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整体护理对手术室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疼痛程度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手术室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疼痛程度及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阴道分娩的134例初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记录两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并对比两组分娩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时轻度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疼痛发生率为58.21%,高于对照组的40.30%,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4.33%,低于对照组的5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有利于减轻手术室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疼痛程度、缩短产程,对确保产妇及围生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路明敬;李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下肢关节畸形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患儿接受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患儿40例,通过数学随机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接受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和GM FM评分的改善幅度、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后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和GMFM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患儿接受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使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加大,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谭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有强迫症状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利培酮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强迫症状、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强迫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Y-BOCS评分、强迫行为维度评分以及强迫思维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8周后的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有强迫症状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利培酮药物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强迫症状,且未导致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