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辉;刘博华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水平与关系.方法:选择98例CHF患者作为病例组并进行心功能分级,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Leptin,LEP)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对照组,LEP、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功能病情严重,血清APN水平逐渐降低,LEP、TNF-α和IL-6水平逐渐升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APN与LEP、TNF-α、IL-6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12、-0.655和-0.529),TNF-α与LEP、IL-6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47和0.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发生发展过程中,脂肪细胞因子的水平发生异常,且与CHF严重程度有关,各种脂肪细胞因子互相作用,共同参与CHF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嵩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儿进行探索,且实施随机化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体表定位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患儿的HR、MAP、SpO2、PETCO2、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2h疼痛评分、术后4h疼痛评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麻醉患儿实施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维持患儿生命体征指标,减少局麻药剂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江巍;熊贤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系统预防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11月我院接诊的60例儿童肥胖症患者作为预防组,随机在我市小学中选取60例儿童肥胖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预防组进行为期10个月的系统干预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正常的体检.后对两组肥胖症儿童干预前后的血糖、胆固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防组血糖、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肥胖症采取系统的预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肥胖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孙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分析北川地区人群总胆固醇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12月4日-2016年3月4日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体检者均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测定患者总胆固醇水平.结果:男性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女性;无论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T C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在50岁之前,男性增高更为明显,但在50岁之后,女性增高更为明显;在TC异常水平的人群中,男性的构成比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饮食和当地风俗习惯影响,北川地区总胆固醇水平轻度增高,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民众的健康保健知识以及定期体检.
作者:吕强;晏黎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转归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喉返神经麻痹、低血钙、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皮下气肿和淤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前胸疼痛和不适、术后疼痛、总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旭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500例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及腹腔镜微创术,分析两组患儿术中、术后用时情况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术后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疾病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进行治疗,其疗效相对于传统术式更具优势,可降低手术用时,且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陈攀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皮下引流管在妇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月本院妇科接收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在术中缝合切口时于皮下留置引流管,B组按照常规要求缝合切口,皮下未留置引流管,对两组病人切口甲级愈合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A组甲级愈合率为86.7%,感染发生率为10.0%;B组甲级愈合率为60.0%,感染发生率为33.3%,A组甲级愈合率和感染发生率均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病人中于皮下留置引流管,不仅可提高手术切口愈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减少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雷福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配合心理支持对鼻咽癌放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1例鼻咽癌患者为例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在放疗过程中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配合心理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放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护理、饮食干预、功能锻炼、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配合心理支持能够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培养现代医学检验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对高职医学院校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出的时代要求.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课由传统的授课模式修改为模块式教学;构建技能、应用、综合训练、临床见习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紧紧围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从基本训练到综合训练,以满足行业实践的需要,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王贵年;王佳妮;李宗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妊娠中期引产行利凡诺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引产时间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中期引产(16~24周)60例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2组,将行单纯利凡诺治疗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效果和引产时间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成功引产和完全引产所占比例均比对照组高,且平均引产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妊娠中期引产行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引产成功概率,且缩短引产时间,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运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6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药品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69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3例,发生率为4.78%,其中13岁以下儿童发生率为21例(5.65%),65岁以上老人发生率为8例(5.16%),其他年龄段发生率为4例(2.45%);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与用法用量、药物配伍、联合用药等有关.结论:临床应制定喜炎平注射液的规范使用措施,加强药品监控,注重用药期间护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邹月;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术中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92例,均择期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术中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华;黄国雄;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陪伴分娩,通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评估导乐陪伴分娩价值.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 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 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2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根据机械通气7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46例)和非VAP组(36例).比较两组通气前后PTC和WBC水平,按照PCT≥0.5ng/ml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PCT诊断VAP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VAP组机械通气后PCT和WBC显著高于非VAP组和通气前(P<0.05).通气后,VAP组不同水平分布(<0.5ng/ml、0.5~2.0ng/ml、2.0~10.0ng/ml、≥10.0ng/ml)与非V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0.5ng/ml为阳性.结论:PCT诊断VA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用于VAP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白兰;朱红艳;张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健康管理中心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剖析,并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待的3557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分析和总结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体检者中,共发生33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93%;体检者、护理人员及体检环境是主要的护理风险因素.结论: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提高体检护理安全.
作者:马宏城;魏向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和分析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躁狂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BRM 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患者治疗后,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且患者BRM S评分显著降低,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戴珺;陈桂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孕期抗菌药物使用对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4例妊娠期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分为观察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与对照组(未采用抗生素治疗),每组62例.详细统计患者的感染类型及观察组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比较两组不良妊娠发生率及分娩前胎儿末次B超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感染的疾病类型主要以梅毒、淋病、支原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生殖器疱疹等为主;观察组所用的抗菌药物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70.79%)使用多,青霉素(37.10%)次之;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B超检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妊娠期感染性疾病能有效减少妊娠期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习小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车前子提取物(PSP)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将5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空白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立普妥组,各组喂养等量的高脂饲料,空白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立普妥组,分别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低剂量PSP、高剂量PSP、立普妥,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C、TG、HDL-C、LDL-C和肝脏中SOD、CAT含量.结果:空白组与正常组比较,TC、TG、LDL-C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立普妥组与空白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立普妥组比较,血清中TC、TG、LDL-C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立普妥组比较,干预后血清中TC、TG、HDL-C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干预后HDL-C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SOD、CAT均比空白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PSP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TG、LDL-C,具有降血脂作用,PSP作用与等量立普妥相当,但对HDL-C无明显影响,其降脂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抗氧化酶活性,消除氧自由基因,抗脂质氧化.
作者:刘素标;甘敏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情况及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用类克治疗的67例克罗恩病患者,调查其可能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观察其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有8例(11.9%)发生了输液反应,其中荨麻疹5例,皮肤瘙痒2例,寒战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过敏史者更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6.606,P=0.035),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2.343,P=0.004).结论: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发生情况不严重,用药时多关注患者个体因素影响.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牙周参数值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且探诊出血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张丹丹;黄莹;许晓虎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