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络消痹熏蒸方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研究

陶江涛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 活络消痹熏蒸法, 针灸, 痹证, 外治法
摘要:目的 研究活络消痹熏蒸方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活络消痹熏蒸方治疗,30m 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30m in/次,1次/d,2组均治疗14天,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绪变化及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53.85%;观察组中患者治愈2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7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情绪改善情况及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活络消痹熏蒸方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证的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导致排卵异常、不孕症的常见原因,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不孕证患者各有不同方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基于学者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采用温肾方、补肾方、周期治疗方等方法加用西药治疗,体现了中药多靶点、低副作用、适应范围广、减轻西药副作用等特点,取得了良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唐家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基于运气理论三豆汤对手足口病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运气理论指导下观察三豆汤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市手足口病疫区往年发病率较高的六所幼儿园,选取其中三所给予幼儿口服三豆汤,然后比较服用组与未服用组2014年与2015年手足口病晨检阳性率.结果 2015年服用三豆汤的3组晨检阳性率均为0%,未服用三豆汤的3组晨检阳性率分别是1.98%、1.49%、1.86%;2014年6组晨检阳性率分别是1.63%、1.68%、1.78%、2%、1.87%、2.17%;发现3所服用“三豆汤”的幼儿园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结论 “三豆汤”预防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值得在社会上推广.

    作者:李玲;秦承志;姚军;杨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未雨绸缪论中医药信息的安全与发展

    文章针对目前在传统中医复兴和中医药发展时期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笔者郑重提出了加强和关注中医药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的技术及新成果的保护,守住侵入性生物污染等突发事件的中医防线,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同时提出信息安全问题的几点想法,借助中医药远程教育杂志这个平台,与广大中医研究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共同探讨.

    作者:王智芳;邹栫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从肝主疏泄论治不寐

    不寐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其病因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几方面.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不寐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肝主疏泄理论内涵丰富,因而近几年研究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从肝论治,现就其病因病机及现代临床研究等作一浅述,以期为不寐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海娟;刘小菊;高杰;刘婉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刺治疗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口服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属于痰湿体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降压效果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西药降压基础上应用针刺干预可显著减少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邱展业;张学曦;张丽瑛;阙庆辉;魏松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对病情的缓解及稳定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但其毒副作用亦不容小觑.因此近年以中医药为主的长期中医药治疗对SLE发挥出明显优势.本文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一病,查阅近二十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两方面就中医各家论治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近一步指导临床运用.

    作者:戴清漪;顾军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的治疗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二中医院与2015年1月一2015年11月期间,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进行分组,奇数日期入院的为观察组,偶数日期入院的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护理.在中药熏蒸治疗2个疗程后(20天后)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扶正减毒抗癌方防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四川省名医刁本恕创制的扶正减毒抗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纳入合格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30例及治疗组(常规放疗联合扶正减毒抗癌方)30例,均治疗20日.结果 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完成实验.治疗后1月2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月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2.1%(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咳嗽、咯痰、疲劳乏力、口干咽燥四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月治疗组咳嗽、咯痰、疲劳乏力、胸闷气短、口干咽燥五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体力状态方面治疗后1月2组Karnofsky积分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3月治疗组Karnofsky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33.3%,高于对照组10.7%(P<0.05),2年生存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扶正解毒抗癌方能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缓解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体力,提高1年生存率.

    作者:谢利;刁本恕;刁灿阳;韩林;刘定义;刘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宁泌泰胶囊化学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如何对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及其复方运用现代化研究方法阐述其作用机制,是中药及其复方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是中药及其复方的研究热点.宁泌泰胶囊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药,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但整方的药学基础研究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对宁泌泰胶囊的相关药理学及化学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对后续研究进一步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窦圣姗;张飞;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寰枢关节半脱位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伤科常见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造成,伴随症状较多,如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本症属“骨错缝筋出槽”范畴.对中医正骨手法、小针刀、针灸、中药及综合治疗进行了综述.目前,正骨手法仍然是治疗本病的核心,而中医综合治疗应用为广泛,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贾博浩;毛书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虚拟仿真病例课堂教学问卷调查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病例在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学生反馈.方法 应用自编的虚拟仿真病例课堂调查表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共1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试虚拟仿真病例教学的学生反馈、效果、优点、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92名(68.7%)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病例教学是临床技能培训的必然趋势;94名(70.1%)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病例教学是有价值的;74名(55.2%)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病例教学的模拟方面是有真实感的;89名(66.4%)学生认为自己有效掌握了该堂课的内容.结论 虚拟仿真病例教学对临床技能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虽然它在真实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但虚拟仿真病例教学的课堂教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唐漫漫;袁乐;唐晓鸿;聂华林;何艳芳;黄飞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气滞胃痛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气滞胃痛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日.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93.3%;研究组胃镜总有效率95.0%;经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13例.研究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九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整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整脊及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针灸中极、关元,及双侧的地机、三阴交、太冲、归来治疗,治疗组予整脊及推拿治疗.结果 治疗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VAS值及COX痛经症状总频率及严重程度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脊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明确.

    作者:林忠华;黄美珠;郭苗苗;郭进华;李小梅;余圣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酸甘化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次研究目的主要是针对失眠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操作,观察并分析探讨酸甘化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本院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88例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将患者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酸甘化阴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失眠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失眠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84.1%,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对失眠患者采用酸甘化阴法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波;王笃桂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脐疗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脐疗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脐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6.0±2.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9.3±3.8);2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中医药脐疗法治疗老年双膝骨关节炎疗效可靠,奏效迅速,操作方便,依从性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通过对本校1419份《大学生专业思想现状问卷调查表》分析发现,中医专业学生学生的专业思想不够稳固,存在专业信息了解不全面,对专业思维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的认知度低,职业规划专一等特点.文章针对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

    作者:张婷婷;许二平;朱光;龚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虎汤新用

    张锡纯是中国近代的一位中西医汇通大家,在长期临床实践工作中,尊中参西,创新并发展了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本文仅就张锡纯对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做以阐述.张锡纯不但继承了张仲景白虎汤在伤寒论中的临床应用,而且拓展了白虎汤对热病的治疗范围.临证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病情不同,加减化裁变通应用,创制白虎汤类方枚不胜举.

    作者:孙鸿昌;李军赛;陈晓辉;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议帕金森病便秘

    便秘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困扰着PD患者.西医认为其与结肠运输延迟、肛门直肠功能障碍、抗PD药物应用等有关,对症治疗为主,短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却不理想.中医学认为PD便秘主要由于气血阴血亏虚,或兼气滞、热结导致大肠传导失职,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结合笔者经验论述帕金森病便秘的症候分型及治疗,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医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的理论方法,为帕金森病便秘的临床论治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作者:常学辉;黎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2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抽取28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140)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n=140)则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比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且Ⅳ、Ⅴ级、Ⅵ级患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确切,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备推广意义.

    作者:李淑玲;唐霞珠;熊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篇说课稿的构思与设计

    说课是教学准备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中医内科学》下篇各论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章心悸的说课设计为例.以第一临床学院中医学(英语班)学生为教学对象,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内科学说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简要阐述对说课的重要性和现存弊端,强调应重视说课的作用与功能,促进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研教学内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

    作者:吴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