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振柱;伍剑华;柯茜
目的:探讨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138例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患儿,数字抽取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康复新液组(康复新液治疗)、联合组(康复新液联合扑尔敏片治疗),每组46例,观察三组皮疹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皮疹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康复新液组对比明显缩短(P<0.05);康复新液组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3d、5d、7d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康复新液组(P<0.05).结论 :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效果明显,可缩短皮疹消失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明海;刁秀伟;张微;廖红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颈后路手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DLC损伤节段侧块钉棒固定术治疗伴长节段(≥3)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例资料15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 :15例病例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前JOA评分3~12分,平均6.8分;术后1年JOA评分4~16分,平均12.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肌力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DLC损伤节段侧块钉棒固定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能获得满意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林三军;陈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流程优化的方法 ,比较流程改进前、后各环节需要时间,评价流程改进效果.方法:对186例复发性流产(RS A)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从预约、提前核查、准备、集中处理等方面,改进流程,观察对治疗人次及各环节需要时间的影响.结果 :优化流程后患者每次等候抽血、注射时间约减少15min,较流程调整前降低33.3%,护士每患者平均抽血核查时间减少8min、日平均完成抽血及核查时间减少50min,较流程调整前分别降低53.3%、41.7%,年治疗人次增长21.6%,日高治疗人次较前增长125%.结论 :人文关注患者权益,优化主动免疫治疗流程,明显减少患者等候治疗时间,改进护士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等人力增加治疗人次,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作者:林惠珊;官卫媚;郑煜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 U)护理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 U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照组42例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Zung焦虑和抑郁量表(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配合度以及满意度分别为90.48%、95.24%、97.62%,均较对照组的69.05%、78.57%、80.95%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IC U护理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配合度、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银;张春桂;高娟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儿科临床中小儿厌食症较常见,表现为患儿在很长时间内食欲不振、见食不贪或者厌恶进食.各年龄段小儿均可患病,多发于1~6岁儿童;夏季暑湿易导致困遏脾气,病情加重.厌食症直接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效果较佳.此文从中医角度对小儿厌食症作出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方法.
作者:韩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治疗后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RA的32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双侧膝关节,获得相关超声数据,以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血流信息丰富程度等指标与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获得关节积液量、滑膜厚度及滑膜血流丰富程度方面的数据来评价RA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超声又有简便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杜中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接收的338例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门诊治疗1周、3周、3个月后服药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门诊治疗1周后两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治疗3周、3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2%)显著优于对照组(7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潘光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单侧ICAO患者72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DSV)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患侧颈内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显著低于健侧,而患侧颈外动脉高于健侧;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RI显著低于健侧的.患侧眼动脉(O A)分支前颈内动脉PSV明显低于OA分支闭塞后的;患侧眼动脉(OA)分支前颈内动脉RI显著高于OA分支闭塞后的.结论 :CDFI可对颈内ICAO作出初步定位评估.
作者:李名其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d)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40mg,1次/d)联合依达拉奉,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ADL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54.29%(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使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总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 PP)患儿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 PP)患儿,根据初始给予阿奇霉素静滴5~7d是否有反应分为M PP组和RM P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寻找RM PP各独立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643例患儿中RM PP组97例,M PP组546例.两组间热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RP、血清铁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FDP、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M PP组混合感染率明显高于M PP组(χ2=30.290,P<0.01);前者肺部影像学常提示肺部大片高密度均匀实变影(常超过2/3肺叶),常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支气管镜下RM PP组患儿常有黏膜糜烂、溃疡、管腔内胶冻样坏死物、塑型痰栓等;RM-PP组各系统肺外并发症发病率均高于M PP组(P均<0.05).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比率为RM PP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临界值分别为47mg/L、263μg/L、506U/L和0.78.RM PP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M PP组.结论:当M PP患儿接受常规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5d以上无效,CRP≥47mg/L,血清铁蛋白≥263μg/L,乳酸脱氢酶≥506U/L,中性粒细胞比例≥0.78,胸部影像学进展,提示为RM PP,应及时予甲泼尼龙抗炎治疗,持续肺不张者予儿科软式支气管镜治疗;并常规予凝血功能检查,如果提示血液高凝应予抗凝治疗.
作者:郑敬阳;张晓红;曾丽娥;张谭;林春燕;陈琼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胞磷胆碱钠(citicoline)对青光眼性视野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来收治有视野缺损且眼压控制在2.39kPa以下的青光眼患者158例186眼,胞磷胆碱钠片口服,0.2g/次,3次/d,连续用药1年.分别于用药后1个月、半年及1年检测视野平均敏感度(MS)、平均缺损值(MD)等指标,并和用药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并自拟调查表统计患者依从性变化.结果:用药1个月后MS明显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半年及1年后,患者视野MS值明显高于用药前,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治疗组用药后1个月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半年及1年后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使用胞磷胆碱钠后患者遵医行为率较使用2种以上视神经保护药物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所致视野损害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夏天;刘静;张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前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成为活跃的领域,但临床明显滞后于基础研究,造成两者之间严重脱节.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打破这一局面,在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结合目前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现状,采用PBL教学模式将转化医学引入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逐步建立肿瘤转化医学知识体系,培养肿瘤内科学转化人才,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双向快速转化,终为广大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王俊斌;郑荣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5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9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同期诊治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值对比,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9例肾嫌色细胞癌占同期所有类型肾癌的3.8%.肾嫌色细胞癌CT增强皮质期及皮髓质期CT值(Hu)较肾透明细胞癌明显低(P<0.01).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为乏血供肿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术前诊断.
作者:祝晓路;白培明;罗广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骨科收治的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麻醉诱导后,对照组给予七氟醚1.5%~3%吸入,芬太尼4~6μg/kg及生理盐水0.25μg/(kg·h)维持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醚1.5%~3%吸入,芬太尼4~6μg/kg及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25μg/(kg·h)靶控输注,比较麻醉诱导前(T0)、给药第1分钟(T1)、给药第10分钟(T2)、气管插管时(T3)、放置骨水泥时(T4)、拔管时(T5)、拔管5min后(T6)的SBP、DBP、HR、RR及SpO2水平及毕至拔管时间(min)、拔管后的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躁动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T2、T3、T4、T5、T6时刻的SBP及DBP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01);研究组的T2、T3、T4、T5、T6时刻的HR及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维持可更好地维护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
作者:简振柱;伍剑华;柯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哮喘采取雾化吸入治疗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程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结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梁雪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71岁 ,因腹部不适伴腹泻半年余入院.入院查体 :消瘦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腹平软 ,腹壁静脉无曲张 ,无胃肠型 ,肝脾肋下未及 ,M urphy's征阴性 ,全腹无压痛 ,左下腹压之不适 ,未及包块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约6~7次/min ,双下肢无水肿.直肠指检(膝胸位):未触及肿物 ,指套无血染.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 :轻度贫血 ;胸片示 :双侧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上腹部CT 示 :未见明显异常 ;盆腔CT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部分肠壁增厚 ,未见肿大淋巴结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无异常 ;结肠镜示 :退镜观察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开始出现黏膜隆起 ,表面有坏死物 ,易出血 ,管腔狭窄 ,直肠上部可见一处较深溃疡 ;病理学结果示 :镜检为肠黏膜及坏死物 ,可见散在异形细胞.于我院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直肠上部 ,大小约5cm × 4cm ,侵及浆膜 ,与周围组织粘连 ,末端回肠距回盲部约20cm处与肿瘤粘连并侵犯至肠腔 ,术中证实已与直肠形成内瘘 ,遂行小肠部分切除+直肠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诊示(直肠)恶性淋巴瘤.
作者:王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见浅表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2例临床浅表软组织肿块资料进行超声检查,与活检穿刺、手术等病理检查对照.结果 :浅表肿块超声检出率为100.0%,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2.7%.结论 :人体浅表肿块的种类繁多,高频超声诊断检出率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作定性诊断.
作者:刘乔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前、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其中前循环梗死76例(ACI组),后循环梗死33例(PCI组)经M R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梗死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后发现,PCI组糖尿病发病率高于ACI组(P=0.000).ACI组高脂血症发病率高于PCI组(P=0.000).糖尿病是P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脂血症是AC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等临床指标后发现,ACI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PCI组(P=0.000),而PCI组空腹血糖水平、随机血糖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高于ACI组(P均<0.05).结论:高脂血症、糖尿病分别为前、后循环梗死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循环梗死患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后循环梗死患者,而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则是后循环梗死患者较高.
作者:王春芳;臧大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46例产后抑郁症状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4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婚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系统、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妊娠结局、剖宫产、孕期保健服务质量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29.34±3.89)岁、大学以上文化占32.61%、孕期保健质量差占26.09%、缺少家庭支持为30.43%,高于对照组的(26.36±3.95)岁、15.22%、10.87%、15.00%(P<0.05),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两组孕产妇经济条件、婚龄、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产后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复杂,通过定期孕期产前保健、提供家庭支持、加强高学历孕产妇健康教育、选择合适年龄怀孕等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选择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将其分为溃疡组(n=40)和愈合组(n=40),另选取4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荧光定量检测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构成状况及口腔内常见细菌含量状况.结果 :溃疡组患者G-c计数与愈合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其他口腔微生物菌群计数状况,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溃疡组、愈合组、对照组患者奈瑟氏菌计数状况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溃疡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计数与愈合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愈合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在不同病情时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进行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时,需加强对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平衡维持,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潘斌;黄龙;周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