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韩丹丹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 中医药治疗, 方法
摘要:在儿科临床中小儿厌食症较常见,表现为患儿在很长时间内食欲不振、见食不贪或者厌恶进食.各年龄段小儿均可患病,多发于1~6岁儿童;夏季暑湿易导致困遏脾气,病情加重.厌食症直接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效果较佳.此文从中医角度对小儿厌食症作出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方法.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病例100例,随机平均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持续硬膜外组(d组).比较2组剖宫产病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均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组,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高于持续硬膜外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效果良好,是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作者:严晓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原发性大肠淋巴瘤致直肠回肠瘘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71岁 ,因腹部不适伴腹泻半年余入院.入院查体 :消瘦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腹平软 ,腹壁静脉无曲张 ,无胃肠型 ,肝脾肋下未及 ,M urphy's征阴性 ,全腹无压痛 ,左下腹压之不适 ,未及包块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约6~7次/min ,双下肢无水肿.直肠指检(膝胸位):未触及肿物 ,指套无血染.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 :轻度贫血 ;胸片示 :双侧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上腹部CT 示 :未见明显异常 ;盆腔CT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部分肠壁增厚 ,未见肿大淋巴结 ;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无异常 ;结肠镜示 :退镜观察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开始出现黏膜隆起 ,表面有坏死物 ,易出血 ,管腔狭窄 ,直肠上部可见一处较深溃疡 ;病理学结果示 :镜检为肠黏膜及坏死物 ,可见散在异形细胞.于我院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直肠上部 ,大小约5cm × 4cm ,侵及浆膜 ,与周围组织粘连 ,末端回肠距回盲部约20cm处与肿瘤粘连并侵犯至肠腔 ,术中证实已与直肠形成内瘘 ,遂行小肠部分切除+直肠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诊示(直肠)恶性淋巴瘤.

    作者:王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显微超声技术联合Resosolv溶塑液去除根管塑化物体外评价

    目的:评价在根管显微镜下,联合使用超声工作尖及Resosolv溶塑液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效果.方法 :120颗离体下颌前牙常规塑化治疗后随机分3组,每组40个根管.分别使用单纯K锉,Resosolv溶塑液联合K锉及根管显微镜下,超声工作尖联合Resosolv溶塑液去除根管塑化物.分别记录根管畅通数目.结果 :使用显微超声技术联合Resosolv溶塑液去除根管内塑化物的效果明显优于K锉及K锉联合Resosolv溶塑液,再通率达82.50%.结论 :显微超声技术联合Resosolv溶塑液能有效提高塑化根管的再通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永棠;邱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共68例,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每2周联合1次血液灌流(HP)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动脉压以及降压药种类情况.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和降压药种类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但观察组患者的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8%、70.59%,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临床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时,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余筱宇;廖凤征;黄红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患者视野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总结胞磷胆碱钠(citicoline)对青光眼性视野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来收治有视野缺损且眼压控制在2.39kPa以下的青光眼患者158例186眼,胞磷胆碱钠片口服,0.2g/次,3次/d,连续用药1年.分别于用药后1个月、半年及1年检测视野平均敏感度(MS)、平均缺损值(MD)等指标,并和用药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并自拟调查表统计患者依从性变化.结果:用药1个月后MS明显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半年及1年后,患者视野MS值明显高于用药前,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治疗组用药后1个月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半年及1年后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使用胞磷胆碱钠后患者遵医行为率较使用2种以上视神经保护药物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所致视野损害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夏天;刘静;张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1357例妊娠期妇女Torch筛查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T o rch五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和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到我院行产前筛查的1357例妊娠期妇女.统计分析不同季节、有无不良妊娠史、来自不同地区的妊娠期妇女的Torch感染阳性率.结果 :Torch-IgM阳性以CMV感染率高,为6.26%,TSV-Ⅱ感染率低,为2.21%;春季和冬季的T o rch-Ig M阳性率均高于夏季和秋季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阳性率为21.96%,显著高于城市地区的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良妊娠史妇女的阳性率为29.12%,显著高于正常育龄期妇女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 o rch感染普遍,感染率较高.春季和冬季感染率较夏秋季高,农村地区妇女多与禽畜接触,易受到感染,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感染几率高于正常育龄期妇女,是重点筛查对象.

    作者:李小丽;李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引起产后抑郁症状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46例产后抑郁症状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4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婚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系统、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妊娠结局、剖宫产、孕期保健服务质量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29.34±3.89)岁、大学以上文化占32.61%、孕期保健质量差占26.09%、缺少家庭支持为30.43%,高于对照组的(26.36±3.95)岁、15.22%、10.87%、15.00%(P<0.05),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两组孕产妇经济条件、婚龄、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产后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复杂,通过定期孕期产前保健、提供家庭支持、加强高学历孕产妇健康教育、选择合适年龄怀孕等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 大面积皮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138例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患儿,数字抽取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康复新液组(康复新液治疗)、联合组(康复新液联合扑尔敏片治疗),每组46例,观察三组皮疹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皮疹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康复新液组对比明显缩短(P<0.05);康复新液组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3d、5d、7d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康复新液组(P<0.05).结论 :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效果明显,可缩短皮疹消失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明海;刁秀伟;张微;廖红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 PP)患儿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 PP)患儿,根据初始给予阿奇霉素静滴5~7d是否有反应分为M PP组和RM P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寻找RM PP各独立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643例患儿中RM PP组97例,M PP组546例.两组间热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RP、血清铁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FDP、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M PP组混合感染率明显高于M PP组(χ2=30.290,P<0.01);前者肺部影像学常提示肺部大片高密度均匀实变影(常超过2/3肺叶),常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支气管镜下RM PP组患儿常有黏膜糜烂、溃疡、管腔内胶冻样坏死物、塑型痰栓等;RM-PP组各系统肺外并发症发病率均高于M PP组(P均<0.05).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比率为RM PP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临界值分别为47mg/L、263μg/L、506U/L和0.78.RM PP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M PP组.结论:当M PP患儿接受常规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5d以上无效,CRP≥47mg/L,血清铁蛋白≥263μg/L,乳酸脱氢酶≥506U/L,中性粒细胞比例≥0.78,胸部影像学进展,提示为RM PP,应及时予甲泼尼龙抗炎治疗,持续肺不张者予儿科软式支气管镜治疗;并常规予凝血功能检查,如果提示血液高凝应予抗凝治疗.

    作者:郑敬阳;张晓红;曾丽娥;张谭;林春燕;陈琼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方法处理对冷沉淀纤维蛋白原(F IB) 和 Ⅷ 因子测量值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冷沉淀在检测前用不同方法处理,其纤维蛋白原(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有无差异.方法 :血站新制备摇匀而未经速冻处理的冷沉淀标本20份,每份分为3组,A组(常规法):速冻24h后在37℃恒温水浴箱加热融化后再检测,B组(直接加热法):不进行速冻而是直接在37℃恒温水浴箱加热3min后再检测,C组(未加热法):没有加热直接检测.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冷沉淀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结果 :三种不同方法处理后冷沉淀FIB和Ⅷ因子测量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0和3.80,P<0.05).直接加热法和常规法冷沉淀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0.03和0.02,P>0.05),未加热法和常规法冷沉淀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2.51和1.72,P<0.05).结论 :冷沉淀用常规法和直接加热法检测其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没有明显差异,但未加热法处理的值会明显低于常规法.

    作者:黄翠霞;陈惠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使用肠内排列术和肠粘连松解术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使用肠内排列术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3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肠内排列术,50例)和对照组(肠粘连松解术,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肠瘘、感染、间断性腹胀、再次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内排列术治疗较肠粘连松解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黄先进;许庆文;徐飞鹏;林琳;黄哲;周才进;朱文劲;王玮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比较V4~6低平或倒置、ST段缺血性压低的检测灵敏度和心室、心房异常检出率.结果 :心电图检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V4~6低平或倒置、S T段下降、缺血T波、S T段水平延长灵敏度较超声心动图检测显著提高,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室增大、左室肥厚、左房增大检出率较心电图检出率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各有优势,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作者:张菡;张鸿青;田青;马娟;黄静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与头孢西丁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阿奇霉素与头孢西丁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本站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27/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23/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2/28),对照组为10.71%(3/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更为显著,建议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木金;陈小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儿科临床中小儿厌食症较常见,表现为患儿在很长时间内食欲不振、见食不贪或者厌恶进食.各年龄段小儿均可患病,多发于1~6岁儿童;夏季暑湿易导致困遏脾气,病情加重.厌食症直接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效果较佳.此文从中医角度对小儿厌食症作出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方法.

    作者:韩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心内科共102例冠心病合并绞痛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1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率.结果 :(1)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72.55%、96.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治疗疗效,对提高护理依从性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丹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 情况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选择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将其分为溃疡组(n=40)和愈合组(n=40),另选取4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荧光定量检测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构成状况及口腔内常见细菌含量状况.结果 :溃疡组患者G-c计数与愈合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其他口腔微生物菌群计数状况,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溃疡组、愈合组、对照组患者奈瑟氏菌计数状况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溃疡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计数与愈合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愈合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在不同病情时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进行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时,需加强对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平衡维持,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潘斌;黄龙;周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单侧ICAO患者72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DSV)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患侧颈内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显著低于健侧,而患侧颈外动脉高于健侧;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RI显著低于健侧的.患侧眼动脉(O A)分支前颈内动脉PSV明显低于OA分支闭塞后的;患侧眼动脉(OA)分支前颈内动脉RI显著高于OA分支闭塞后的.结论 :CDFI可对颈内ICAO作出初步定位评估.

    作者:李名其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流程优化探讨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流程优化的方法 ,比较流程改进前、后各环节需要时间,评价流程改进效果.方法:对186例复发性流产(RS A)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从预约、提前核查、准备、集中处理等方面,改进流程,观察对治疗人次及各环节需要时间的影响.结果 :优化流程后患者每次等候抽血、注射时间约减少15min,较流程调整前降低33.3%,护士每患者平均抽血核查时间减少8min、日平均完成抽血及核查时间减少50min,较流程调整前分别降低53.3%、41.7%,年治疗人次增长21.6%,日高治疗人次较前增长125%.结论 :人文关注患者权益,优化主动免疫治疗流程,明显减少患者等候治疗时间,改进护士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等人力增加治疗人次,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作者:林惠珊;官卫媚;郑煜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钛板坚强内固定在上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对上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上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钢丝结扎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上、下颌中切牙角度的恢复情况均比对照组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医学推广意义.

    作者:陈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至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确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远水;熊成英;虞露立;詹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