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吴远水;熊成英;虞露立;詹剑

关键词: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至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确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哮喘采取雾化吸入治疗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程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结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梁雪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夜间眼压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良24h眼压监测方法对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0例青光眼患者进行24h眼压监测,根据其测量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40例(80眼),每2h测1次眼压,共12次;B组40例(80眼),白天每2h监测1次眼压,夜间每3h监测1次眼压,共11次.结果 :两组白天及夜间平均眼压峰值、谷值、眼压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问卷统计对比,患者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B组优于A组.结论 :在不影响眼压监测结果的前提下,适当改变监测次数,能够让患者有更多休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为诊断青光眼及选择和调整合适的降眼压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敏慧;刘彬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和空肠上段出血,患者通常表现出间歇性的呕血和便血,若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死亡.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治疗难度较大,必须充分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各疗法的重点和难点,能够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诱导Hep-2人喉表皮样癌细胞自噬作用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Hep-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及诱导其自噬的可能机制.方法:40μM浓度白藜芦醇复合培养液作用于Hep-2细胞后,MDC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检测自噬小体和自噬泡;Hoechest33258染色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分别分析自噬基因蛋白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增加LC3Ⅱ与LC3Ⅰ的比率,促进bec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细胞内的自噬泡和自噬小体数量也显著增加.用3M A和CQ抑制自噬则白藜芦醇对Hep-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显著减弱.结论:白藜芦醇能够促进Hep-2细胞自噬;白藜芦醇诱导Hep-2细胞自噬的机制可能与促进LC3Ⅱ与LC3Ⅰ的表达、增强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敏;赵红;郑家法;谢远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与头孢西丁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阿奇霉素与头孢西丁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本站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27/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23/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2/28),对照组为10.71%(3/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更为显著,建议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木金;陈小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对嗓音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对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电子喉镜切除术,实验组患者采取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6个月内复发情况和噪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嗓音功能恢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6个月内复发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汪志坚;龚志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内输尿管膀胱损伤的成功预防

    目的:阐述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跨越及输尿管膀胱损伤成功预防的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CINⅢ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50例,50例手术由同一组术者完成,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成5个阶段,每个阶段10个病例,比较各个阶段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各阶段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描述,各阶段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各阶段患者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子宫大小(子宫3个径线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手术前后平均血红蛋白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了第4阶段之后平均手术时间趋于稳定,同时伴有主观手术感受的飞跃.结论 :有了良好的腹腔镜镜下感觉和开腹妇科手术基础,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早期阶段,不追求手术快速,把控制出血和预防泌尿系统损伤摆在重要位置,当手术量积累到30~40例,手术时间自然缩短,学习曲线自然跨越,同时可伴随手术主观感受的飞跃,泌尿系统损伤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施小龙;杨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共68例,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每2周联合1次血液灌流(HP)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动脉压以及降压药种类情况.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和降压药种类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但观察组患者的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8%、70.59%,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临床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时,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余筱宇;廖凤征;黄红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颅脑手术术后医院感染提供基础.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行颅脑手术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30例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行颅脑手术治疗但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45例为非感染组.对两组性别、年龄、脑脊液漏、手术时机、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总结造成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 :感染组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3.33%,下呼吸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脑脊液漏、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是造成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发生脑脊液漏、行有创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及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长的颅脑手术患者更容易出现医院感染.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单侧ICAO患者72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DSV)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患侧颈内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显著低于健侧,而患侧颈外动脉高于健侧;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RI显著低于健侧的.患侧眼动脉(O A)分支前颈内动脉PSV明显低于OA分支闭塞后的;患侧眼动脉(OA)分支前颈内动脉RI显著高于OA分支闭塞后的.结论 :CDFI可对颈内ICAO作出初步定位评估.

    作者:李名其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见浅表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2例临床浅表软组织肿块资料进行超声检查,与活检穿刺、手术等病理检查对照.结果 :浅表肿块超声检出率为100.0%,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2.7%.结论 :人体浅表肿块的种类繁多,高频超声诊断检出率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作定性诊断.

    作者:刘乔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内宫外复合妊娠1例

    复合妊娠是指在宫内妊娠同时发生异位妊娠 ,是一种病理性妊娠 ,为临床罕见疾病.其自然发生率为1:15000~ 1:30000.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增加 ,复合妊娠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至近年来 ,复合妊娠发生率上升为 1 :(100~500 )[1 ].相关报道显示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的部位不同 ,多见为输卵管、卵巢、宫角、宫颈、剖宫产瘢痕部位[1 ] .超声技术的发展进步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有效手段 ,经阴道超声已成为复合妊娠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 2016年3月通过阴道超声成功检测1例复合妊娠 ,报告如下.

    作者:焦春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中发生过敏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39岁 ,因龋齿需行拔牙就诊于我院口腔科门诊.既往体健 ,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1周前曾行左侧上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治疗龋齿 ,拔出6⊥ ,患者无不适.今来就诊 ,口腔科检查 :∟6龋齿 ,用利多卡因行右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回抽无血 ,注入2% 利多卡因1 .5ml , 5min后患者出现寒战 ,四肢肌肉抽搐 ,胸闷 ,咽部不利等现象 ,当时测血压 110/75mmHg (1mmHg = 0 .133kPa) ,脉搏90次/min.患者神志清楚 ,无呼吸困难等症状 ,平放椅背 ,嘱其精神放松 ,未予处理 ,5min后 ,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宋冠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d)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40mg,1次/d)联合依达拉奉,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ADL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54.29%(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使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1357例妊娠期妇女Torch筛查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T o rch五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和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到我院行产前筛查的1357例妊娠期妇女.统计分析不同季节、有无不良妊娠史、来自不同地区的妊娠期妇女的Torch感染阳性率.结果 :Torch-IgM阳性以CMV感染率高,为6.26%,TSV-Ⅱ感染率低,为2.21%;春季和冬季的T o rch-Ig M阳性率均高于夏季和秋季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阳性率为21.96%,显著高于城市地区的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良妊娠史妇女的阳性率为29.12%,显著高于正常育龄期妇女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 o rch感染普遍,感染率较高.春季和冬季感染率较夏秋季高,农村地区妇女多与禽畜接触,易受到感染,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感染几率高于正常育龄期妇女,是重点筛查对象.

    作者:李小丽;李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儿科临床中小儿厌食症较常见,表现为患儿在很长时间内食欲不振、见食不贪或者厌恶进食.各年龄段小儿均可患病,多发于1~6岁儿童;夏季暑湿易导致困遏脾气,病情加重.厌食症直接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效果较佳.此文从中医角度对小儿厌食症作出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方法.

    作者:韩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降钙素原对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对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9月-2016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24例呼吸道感染(RTI)患儿,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痰/咽拭子培养、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例RTI患儿中,血培养阳性32例,痰/咽拭子培养阳性100例.血培养阳性组、痰/咽拭子培养阳性组和培养阴性组血清PC T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0.63、0.39和0.25ng/ml,血培养阳性组PCT显著高于痰/咽拭子阳性组和培养阴性组(P<0.05),痰/咽拭子阳性组PCT显著高于培养阴性组(P<0.05).血清PCT、CRP和WB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9、0.544和0.609,PCT的AUC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性能优于CRP和WBC.

    作者:赵林;罗庆;杭永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引起产后抑郁症状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46例产后抑郁症状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4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婚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系统、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妊娠结局、剖宫产、孕期保健服务质量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29.34±3.89)岁、大学以上文化占32.61%、孕期保健质量差占26.09%、缺少家庭支持为30.43%,高于对照组的(26.36±3.95)岁、15.22%、10.87%、15.00%(P<0.05),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两组孕产妇经济条件、婚龄、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产后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复杂,通过定期孕期产前保健、提供家庭支持、加强高学历孕产妇健康教育、选择合适年龄怀孕等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按就诊编号分为两组,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颌间结扎术牵引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颌骨骨折患者实施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使用肠内排列术和肠粘连松解术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使用肠内排列术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3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肠内排列术,50例)和对照组(肠粘连松解术,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肠瘘、感染、间断性腹胀、再次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内排列术治疗较肠粘连松解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黄先进;许庆文;徐飞鹏;林琳;黄哲;周才进;朱文劲;王玮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