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藜芦醇诱导Hep-2人喉表皮样癌细胞自噬作用

王敏;赵红;郑家法;谢远杰

关键词:白藜芦醇, 人喉表皮样癌细胞, 自噬
摘要: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Hep-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及诱导其自噬的可能机制.方法:40μM浓度白藜芦醇复合培养液作用于Hep-2细胞后,MDC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检测自噬小体和自噬泡;Hoechest33258染色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分别分析自噬基因蛋白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增加LC3Ⅱ与LC3Ⅰ的比率,促进bec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细胞内的自噬泡和自噬小体数量也显著增加.用3M A和CQ抑制自噬则白藜芦醇对Hep-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显著减弱.结论:白藜芦醇能够促进Hep-2细胞自噬;白藜芦醇诱导Hep-2细胞自噬的机制可能与促进LC3Ⅱ与LC3Ⅰ的表达、增强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的表达有关.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单侧ICAO患者72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DSV)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患侧颈内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显著低于健侧,而患侧颈外动脉高于健侧;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RI显著低于健侧的.患侧眼动脉(O A)分支前颈内动脉PSV明显低于OA分支闭塞后的;患侧眼动脉(OA)分支前颈内动脉RI显著高于OA分支闭塞后的.结论 :CDFI可对颈内ICAO作出初步定位评估.

    作者:李名其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解析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 U)护理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 U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照组42例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Zung焦虑和抑郁量表(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配合度以及满意度分别为90.48%、95.24%、97.62%,均较对照组的69.05%、78.57%、80.95%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IC U护理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配合度、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银;张春桂;高娟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降钙素原对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对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9月-2016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24例呼吸道感染(RTI)患儿,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痰/咽拭子培养、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例RTI患儿中,血培养阳性32例,痰/咽拭子培养阳性100例.血培养阳性组、痰/咽拭子培养阳性组和培养阴性组血清PC T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0.63、0.39和0.25ng/ml,血培养阳性组PCT显著高于痰/咽拭子阳性组和培养阴性组(P<0.05),痰/咽拭子阳性组PCT显著高于培养阴性组(P<0.05).血清PCT、CRP和WB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9、0.544和0.609,PCT的AUC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性能优于CRP和WBC.

    作者:赵林;罗庆;杭永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患者视野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总结胞磷胆碱钠(citicoline)对青光眼性视野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来收治有视野缺损且眼压控制在2.39kPa以下的青光眼患者158例186眼,胞磷胆碱钠片口服,0.2g/次,3次/d,连续用药1年.分别于用药后1个月、半年及1年检测视野平均敏感度(MS)、平均缺损值(MD)等指标,并和用药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并自拟调查表统计患者依从性变化.结果:用药1个月后MS明显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半年及1年后,患者视野MS值明显高于用药前,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治疗组用药后1个月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半年及1年后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使用胞磷胆碱钠后患者遵医行为率较使用2种以上视神经保护药物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所致视野损害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夏天;刘静;张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应用PB L模式将转化医学引入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初探

    目前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成为活跃的领域,但临床明显滞后于基础研究,造成两者之间严重脱节.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打破这一局面,在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结合目前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现状,采用PBL教学模式将转化医学引入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逐步建立肿瘤转化医学知识体系,培养肿瘤内科学转化人才,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双向快速转化,终为广大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王俊斌;郑荣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颈后路手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颈后路手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DLC损伤节段侧块钉棒固定术治疗伴长节段(≥3)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例资料15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 :15例病例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前JOA评分3~12分,平均6.8分;术后1年JOA评分4~16分,平均12.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肌力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DLC损伤节段侧块钉棒固定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能获得满意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林三军;陈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内宫外复合妊娠1例

    复合妊娠是指在宫内妊娠同时发生异位妊娠 ,是一种病理性妊娠 ,为临床罕见疾病.其自然发生率为1:15000~ 1:30000.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增加 ,复合妊娠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至近年来 ,复合妊娠发生率上升为 1 :(100~500 )[1 ].相关报道显示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的部位不同 ,多见为输卵管、卵巢、宫角、宫颈、剖宫产瘢痕部位[1 ] .超声技术的发展进步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有效手段 ,经阴道超声已成为复合妊娠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 2016年3月通过阴道超声成功检测1例复合妊娠 ,报告如下.

    作者:焦春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6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达到预定目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余圣;陈榕钦;陈小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病因构成及相关临床特点,并利用四种评分方法对其严重程度进行早期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56例S A P,收集所有年龄≥60岁的27例作为老年组,并随机选取同期29例年龄<60岁的病例作为非老年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其病因构成及相关临床特点,根据不同评分标准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老年组病因以胆源性和酒精性为主,而对照组以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为主.老年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胆总管结石、胆结石的病例多于非老年组;而非老年组合并妊娠、高血脂的病例多于老年组.老年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价 Ⅱ(APACHEⅡ)、Ranson、严重程度床边指数三种评分(BISAP)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但CT严重指数评分(CTS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更易发生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但是胰腺局部并发症与非老年组相似.老年组死亡风险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SAP病因以胆源性为主,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风险高于非老年组,而局部并发症发生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殷静静;郑瑞强;林华;吴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保护和限制性切开会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限制性会阴切开及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10月我院入住的初产妇4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观察组以接生时限制会阴切开并且无保护会阴,单只手缓慢控制胎头以小的径线协助胎儿娩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和切开例数、产后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自理能力、住院日和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侧切率明显降低,会阴裂伤程度较轻,伤口情况好,疼痛感减轻,满意度提高,产后住院日缩短.结论:限制性会阴切开及无保护会阴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缩短缝合时间,提高了产妇自身的自理能力,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住院日.

    作者:卓华珊;郭鸿慧;陈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与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评价FIB及Hcy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入选193例在我院住院的NSTE-ACS患者,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13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57例,入院后采用GRACE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评分,测定患者FIB及Hcy浓度,并对GRACE评分与FIB及Hcy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GRACE评分分值的增加,NSTE-ACS患者FIB及Hcy水平亦增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FIB及Hcy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与FIB及Hcy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NSTE-ACS患者GRACE评分分值越高,其FIB与Hcy水平也越高,FIB与Hcy的检测对NSTE-ACS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金源;温冬梅;黄显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对嗓音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对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电子喉镜切除术,实验组患者采取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6个月内复发情况和噪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嗓音功能恢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6个月内复发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汪志坚;龚志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使用肠内排列术和肠粘连松解术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使用肠内排列术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3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肠内排列术,50例)和对照组(肠粘连松解术,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肠瘘、感染、间断性腹胀、再次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肠内排列术治疗较肠粘连松解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黄先进;许庆文;徐飞鹏;林琳;黄哲;周才进;朱文劲;王玮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 情况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选择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将其分为溃疡组(n=40)和愈合组(n=40),另选取4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荧光定量检测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构成状况及口腔内常见细菌含量状况.结果 :溃疡组患者G-c计数与愈合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其他口腔微生物菌群计数状况,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溃疡组、愈合组、对照组患者奈瑟氏菌计数状况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溃疡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计数与愈合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愈合组患者链球菌、韦荣氏菌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在不同病情时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进行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时,需加强对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平衡维持,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潘斌;黄龙;周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治疗后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RA的32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双侧膝关节,获得相关超声数据,以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血流信息丰富程度等指标与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获得关节积液量、滑膜厚度及滑膜血流丰富程度方面的数据来评价RA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超声又有简便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杜中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 PP)患儿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 PP)患儿,根据初始给予阿奇霉素静滴5~7d是否有反应分为M PP组和RM P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寻找RM PP各独立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643例患儿中RM PP组97例,M PP组546例.两组间热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RP、血清铁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FDP、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M PP组混合感染率明显高于M PP组(χ2=30.290,P<0.01);前者肺部影像学常提示肺部大片高密度均匀实变影(常超过2/3肺叶),常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支气管镜下RM PP组患儿常有黏膜糜烂、溃疡、管腔内胶冻样坏死物、塑型痰栓等;RM-PP组各系统肺外并发症发病率均高于M PP组(P均<0.05).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比率为RM PP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临界值分别为47mg/L、263μg/L、506U/L和0.78.RM PP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M PP组.结论:当M PP患儿接受常规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5d以上无效,CRP≥47mg/L,血清铁蛋白≥263μg/L,乳酸脱氢酶≥506U/L,中性粒细胞比例≥0.78,胸部影像学进展,提示为RM PP,应及时予甲泼尼龙抗炎治疗,持续肺不张者予儿科软式支气管镜治疗;并常规予凝血功能检查,如果提示血液高凝应予抗凝治疗.

    作者:郑敬阳;张晓红;曾丽娥;张谭;林春燕;陈琼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病例100例,随机平均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持续硬膜外组(d组).比较2组剖宫产病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均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组,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高于持续硬膜外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效果良好,是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作者:严晓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d)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40mg,1次/d)联合依达拉奉,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ADL评分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54.29%(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使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估对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部位异常出血患者施行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入本院行剖宫产术并发生子宫下段部位异常出血的53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以传统止血方式展开处理操作,观察组27例以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对子宫下段异常出血部位实施止血处理.对比两种止血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时间、术后24h内出血量、术中输血病例数、子宫摘除病例数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异常出血的产妇实施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戴海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夜间眼压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良24h眼压监测方法对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0例青光眼患者进行24h眼压监测,根据其测量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40例(80眼),每2h测1次眼压,共12次;B组40例(80眼),白天每2h监测1次眼压,夜间每3h监测1次眼压,共11次.结果 :两组白天及夜间平均眼压峰值、谷值、眼压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问卷统计对比,患者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B组优于A组.结论 :在不影响眼压监测结果的前提下,适当改变监测次数,能够让患者有更多休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为诊断青光眼及选择和调整合适的降眼压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敏慧;刘彬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