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体会

严晓党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病例100例,随机平均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持续硬膜外组(d组).比较2组剖宫产病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均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组,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高于持续硬膜外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效果良好,是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与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评价FIB及Hcy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入选193例在我院住院的NSTE-ACS患者,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13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57例,入院后采用GRACE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评分,测定患者FIB及Hcy浓度,并对GRACE评分与FIB及Hcy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GRACE评分分值的增加,NSTE-ACS患者FIB及Hcy水平亦增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FIB及Hcy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与FIB及Hcy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NSTE-ACS患者GRACE评分分值越高,其FIB与Hcy水平也越高,FIB与Hcy的检测对NSTE-ACS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金源;温冬梅;黄显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颈后路手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颈后路手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DLC损伤节段侧块钉棒固定术治疗伴长节段(≥3)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病例资料15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 :15例病例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前JOA评分3~12分,平均6.8分;术后1年JOA评分4~16分,平均12.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肌力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DLC损伤节段侧块钉棒固定术治疗伴颈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能获得满意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林三军;陈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治疗后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RA的32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双侧膝关节,获得相关超声数据,以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大积液深度、滑膜厚度、血流信息丰富程度等指标与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获得关节积液量、滑膜厚度及滑膜血流丰富程度方面的数据来评价RA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超声又有简便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杜中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至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确切,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远水;熊成英;虞露立;詹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心内科共102例冠心病合并绞痛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1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率.结果 :(1)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72.55%、96.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治疗疗效,对提高护理依从性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丹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引起产后抑郁症状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46例产后抑郁症状孕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4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年龄、婚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系统、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妊娠结局、剖宫产、孕期保健服务质量等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29.34±3.89)岁、大学以上文化占32.61%、孕期保健质量差占26.09%、缺少家庭支持为30.43%,高于对照组的(26.36±3.95)岁、15.22%、10.87%、15.00%(P<0.05),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两组孕产妇经济条件、婚龄、新生儿体重、生育女孩、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产后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复杂,通过定期孕期产前保健、提供家庭支持、加强高学历孕产妇健康教育、选择合适年龄怀孕等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患者视野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总结胞磷胆碱钠(citicoline)对青光眼性视野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来收治有视野缺损且眼压控制在2.39kPa以下的青光眼患者158例186眼,胞磷胆碱钠片口服,0.2g/次,3次/d,连续用药1年.分别于用药后1个月、半年及1年检测视野平均敏感度(MS)、平均缺损值(MD)等指标,并和用药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并自拟调查表统计患者依从性变化.结果:用药1个月后MS明显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半年及1年后,患者视野MS值明显高于用药前,MD值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晚期治疗组用药后1个月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半年及1年后的MS、MD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使用胞磷胆碱钠后患者遵医行为率较使用2种以上视神经保护药物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胞磷胆碱钠对青光眼所致视野损害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夏天;刘静;张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医基础学科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

    反思性教学是对现有中医基础学科教学方式的补充,它不但有利于强化教学过程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思维方式的塑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与中医课程内容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对指导教学方式的创新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医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现有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反思性教学的实施,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也符合大学生群体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特征.

    作者:袁晓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钛板坚强内固定在上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对上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上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钢丝结扎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上、下颌中切牙角度的恢复情况均比对照组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医学推广意义.

    作者:陈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1357例妊娠期妇女Torch筛查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T o rch五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和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到我院行产前筛查的1357例妊娠期妇女.统计分析不同季节、有无不良妊娠史、来自不同地区的妊娠期妇女的Torch感染阳性率.结果 :Torch-IgM阳性以CMV感染率高,为6.26%,TSV-Ⅱ感染率低,为2.21%;春季和冬季的T o rch-Ig M阳性率均高于夏季和秋季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阳性率为21.96%,显著高于城市地区的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良妊娠史妇女的阳性率为29.12%,显著高于正常育龄期妇女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 o rch感染普遍,感染率较高.春季和冬季感染率较夏秋季高,农村地区妇女多与禽畜接触,易受到感染,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感染几率高于正常育龄期妇女,是重点筛查对象.

    作者:李小丽;李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流程优化探讨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流程优化的方法 ,比较流程改进前、后各环节需要时间,评价流程改进效果.方法:对186例复发性流产(RS A)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从预约、提前核查、准备、集中处理等方面,改进流程,观察对治疗人次及各环节需要时间的影响.结果 :优化流程后患者每次等候抽血、注射时间约减少15min,较流程调整前降低33.3%,护士每患者平均抽血核查时间减少8min、日平均完成抽血及核查时间减少50min,较流程调整前分别降低53.3%、41.7%,年治疗人次增长21.6%,日高治疗人次较前增长125%.结论 :人文关注患者权益,优化主动免疫治疗流程,明显减少患者等候治疗时间,改进护士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等人力增加治疗人次,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作者:林惠珊;官卫媚;郑煜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应用不同比例血量重组血治疗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血量重组血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室收治的15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给予不同比例成分换血术治疗,所选用的血源为O型浓缩红细胞、AB型血浆.按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70例换血时采用O型浓缩红细胞、AB型血浆比例为2:1;观察组80例换血时采用O型浓缩红细胞、AB型血浆比例为3:1,观察对比不同方法疗效.结果:换血后两组总胆红素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胆红素置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换血前后的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中重要电解质无差异,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型浓缩红细胞与AB型血浆3:1比例换血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可维持稳定的血清电解质,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效预防贫血,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胡德飞;罗孝华;邱洪生;钟世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和空肠上段出血,患者通常表现出间歇性的呕血和便血,若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死亡.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治疗难度较大,必须充分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各疗法的重点和难点,能够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诱导Hep-2人喉表皮样癌细胞自噬作用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Hep-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及诱导其自噬的可能机制.方法:40μM浓度白藜芦醇复合培养液作用于Hep-2细胞后,MDC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检测自噬小体和自噬泡;Hoechest33258染色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分别分析自噬基因蛋白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增加LC3Ⅱ与LC3Ⅰ的比率,促进bec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细胞内的自噬泡和自噬小体数量也显著增加.用3M A和CQ抑制自噬则白藜芦醇对Hep-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显著减弱.结论:白藜芦醇能够促进Hep-2细胞自噬;白藜芦醇诱导Hep-2细胞自噬的机制可能与促进LC3Ⅱ与LC3Ⅰ的表达、增强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敏;赵红;郑家法;谢远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病例100例,随机平均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持续硬膜外组(d组).比较2组剖宫产病例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腰硬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均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组,手术期间低血压发生率高于持续硬膜外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效果良好,是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作者:严晓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 大面积皮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138例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患儿,数字抽取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康复新液组(康复新液治疗)、联合组(康复新液联合扑尔敏片治疗),每组46例,观察三组皮疹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皮疹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康复新液组对比明显缩短(P<0.05);康复新液组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3d、5d、7d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康复新液组(P<0.05).结论 :扑尔敏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大面积皮疹效果明显,可缩短皮疹消失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明海;刁秀伟;张微;廖红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颅脑手术术后医院感染提供基础.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行颅脑手术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30例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行颅脑手术治疗但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45例为非感染组.对两组性别、年龄、脑脊液漏、手术时机、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总结造成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 :感染组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占83.33%,下呼吸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脑脊液漏、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是造成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发生脑脊液漏、行有创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及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长的颅脑手术患者更容易出现医院感染.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哮喘采取雾化吸入治疗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程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结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梁雪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估对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部位异常出血患者施行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入本院行剖宫产术并发生子宫下段部位异常出血的53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以传统止血方式展开处理操作,观察组27例以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对子宫下段异常出血部位实施止血处理.对比两种止血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时间、术后24h内出血量、术中输血病例数、子宫摘除病例数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下段异常出血的产妇实施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能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戴海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方法处理对冷沉淀纤维蛋白原(F IB) 和 Ⅷ 因子测量值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冷沉淀在检测前用不同方法处理,其纤维蛋白原(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有无差异.方法 :血站新制备摇匀而未经速冻处理的冷沉淀标本20份,每份分为3组,A组(常规法):速冻24h后在37℃恒温水浴箱加热融化后再检测,B组(直接加热法):不进行速冻而是直接在37℃恒温水浴箱加热3min后再检测,C组(未加热法):没有加热直接检测.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后冷沉淀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结果 :三种不同方法处理后冷沉淀FIB和Ⅷ因子测量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0和3.80,P<0.05).直接加热法和常规法冷沉淀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0.03和0.02,P>0.05),未加热法和常规法冷沉淀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2.51和1.72,P<0.05).结论 :冷沉淀用常规法和直接加热法检测其FIB和Ⅷ因子的测量值没有明显差异,但未加热法处理的值会明显低于常规法.

    作者:黄翠霞;陈惠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