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王莉明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辨证论治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通过改变给药方式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使用在改善DPN症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MPS)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UCFH)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分析探讨.方法:我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接受治疗产后UCFH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MPS组和缩宫素组,MPS组患者予以MPS,缩宫素组患者给予缩宫素,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情况.结果:MPS组的出血控制率达94.9%,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76.9%(P<0.05);两组都出现了发热、寒战等副反应,两组的副反应率均为7.7%,无大差别(P>0.05).结论:MPS用于UCFH治疗的止血效率高、起效快、使用方便且耐受性强,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UCFH的药物选择.

    作者:和光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气虚血淤型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组用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测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并做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有显著改善.结论:益气聪明汤合用灯盏生脉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淤型偏头痛症状,是治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颖;章璐;宋含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481名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并收集家庭类型和经济状况等影响因素.结果: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轻度为12.48%,中度为5.82%,重度为3.35%;抑郁、焦虑、强迫、人际敏感等问题较为常见,单亲、离异或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结论: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家庭类型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刘俊明;浦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析影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因素

    目的:分析影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进行健康体检及咨询的121名儿童家长的相关资料.结果:家长对儿童一般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但在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方面价欠佳,尤其在是否知道儿童预防接种种类及时间(26.45%)、如何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贫血(31.40%)上知晓率低.结论:影响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包括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此,应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提高儿童保健知识水平.

    作者:吴敏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和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MMSE-R积分高于对照组;ADL-R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发病率较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亚巍;郭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感染组45例,未感染组80例,包括年龄、脑卒中类型、有无意识障碍、有无吞咽障碍、有无吸烟饮酒、是否长期卧床、有无延髓麻痹、有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结果: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与患者性别和吸烟饮酒无关,与患者年龄有关,其中≥60岁的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几率明显高于<60岁的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脑梗死组肺部感染率高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组.感染组中有意识障碍的肺部感染病例数高于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肺部感染病例高于非长期卧床.住院时间≥3周的肺部感染病例数高于<3周的肺部感染病例数,感染组合并糖尿病、中风史、心脏病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脑卒中类型、有无意识障碍、有无卧床史、住院时间、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有关.

    作者:羊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316例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感染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病科患者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比例达70.57%,还有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和其他类型感染;住院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和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成正比;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比例为51.90%,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比例为16.77%,真菌感染比例为31.33%.结论:老年病科患者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感染的影响因素多且杂,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也增大.

    作者:何有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顺利度过诱导期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诱导期血透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分析患者心理特征的临床资料,治疗组针对患者怀疑恐惧和悲观抑郁心理进行安慰和情绪疏导,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联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结果:治疗组22例患者中,有19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3例,成功率86.4%(19/22);对照组20例患者中,有12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8例,成功率60.0%(12/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其遵医行为,提高透析质量,顺利度过诱导期.

    作者:曹高凡;陆继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方法:选择4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41例无高血压病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经过6周的临床实验,对两组实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的t-PA、ANP、PAI活性、IS、ET等水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PAI、ET、ANP各项测定的数据指标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PA与IS的数据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洗胃联合导泻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洗胃联合导泻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5日收治的年龄在15~45岁之间的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生大黄粉冲散洗胃并导泻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加用甘露醇导泻.对比两组的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间综合征、中毒后反跳、死亡例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毒后反跳、中间综合征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洗胃并导泻治疗口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志飞;王雷;欧晓恩;李维智;陈观帝;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急诊科不良事件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将4年时间分为2个时间段,2010年1月-2012年1月为护理整改前,2012年1月-2014年1月为护理整改后,对比分析护理整改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及效果.结果:经本院的数据统计调查,护理整改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为6.26%明显低于整改之前的21.25%,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确认,寻找出安全护理途径,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急诊科采用根因分析法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叶嫦;李共甜;宁炳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并发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存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将27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在脊髓损伤稳定后早期定时夹闭尿管、膀胱区定时进行按摩,膀胱区超短波治疗、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营养膀胱神经;常规组采取定时夹闭尿管,营养膀胱神经治疗方法.结果:康复治疗组强化训练7~10d,15例拔除尿管,自行排尿,1例需在患者家属按压膀胱后完成排尿.常规治疗组7例10~14d拔出尿管后自行排尿,4例在训练21~28d拔出尿管后自行排尿.结论:对脊髓损伤并发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多种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自行排尿.

    作者:高原;熊艳;刘声平;杨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及预防复发作用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舒喘灵气雾剂200μg/次,症状消失后停药.对照组加用酮替芬片1mg,2次/d,口服,连用3个月.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10mg,1次/d,口服,连用3个月.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94.74% VS 78.95%)(x2=4.15,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7例,治疗组出现5例,均较轻,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x2=0.40,P>0.05).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组患者的半年和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2.22%和3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和56.67%(x2=4.40和4.57,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安全性相对较佳,并能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赖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60例分析

    目的:分析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的具体临床病症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0例,对其具体的临床特点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患有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病症的患者,其具体的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胸痛且肺部存在占位现象.相应的组织学观察结果为:患者身体中的血管轴心出现部分细胞簇,且其形状呈现为乳头状,具体比例不等.结论:肺腺癌患者病症所呈现出的乳头状结构表明其肿瘤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转移现象,极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且会对病症今后的实质预后效果及生存时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作者:肖胜霞;沈洋;张晓兰;默海霞;李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恐惧、焦虑及配合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运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并起到镇痛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雪娜;吴文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48例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无差别.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4.94±6.59)mg/dl糖化血红蛋白为(8.6±2.4)%,对照组为(0.83±0.52) mg/dl和(5.06±0.51)%,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U-mAlb水平随HbAlc水平的增高而现在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水平的高低与患者早期的肾脏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对于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监测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爱霞;李建宁;李农;付煊;李铁军;向蔚婷;阿米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情突变44例分析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情突变的发病特点,探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对策.方法:收集2004年1-7月10年在我院母婴同室发生新生儿病情突变的44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情突变均发生于产后7d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是常见原因,且夜间更易发生新生儿“寂静型”死亡的严重后果.结论:产科医护人员加强对母婴同室的巡视观察,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宣教、培训,可早期识别正常新生儿群体中的异常新生儿,做到及时转科、转院治疗,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东宁;殷文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动画与视频应用于解剖学教学的效果及分析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和视频具有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动画和视频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锐;吴锋;赵健;李怀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超声心电图各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治疗1年后超声心电图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减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楚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性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就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显著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另外,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泽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