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娜;吴文桃
目的:通过分析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顺利度过诱导期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诱导期血透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分析患者心理特征的临床资料,治疗组针对患者怀疑恐惧和悲观抑郁心理进行安慰和情绪疏导,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联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结果:治疗组22例患者中,有19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3例,成功率86.4%(19/22);对照组20例患者中,有12例能够从诱导期平稳地过渡到规律透析状态,放弃治疗8例,成功率60.0%(12/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其遵医行为,提高透析质量,顺利度过诱导期.
作者:曹高凡;陆继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指导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外阴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指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本文的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2.4±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3±1.4)ml.且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外阴癌的治疗选用腹腔镜指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481名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并收集家庭类型和经济状况等影响因素.结果: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轻度为12.48%,中度为5.82%,重度为3.35%;抑郁、焦虑、强迫、人际敏感等问题较为常见,单亲、离异或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结论: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家庭类型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刘俊明;浦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比多尔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4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阿比多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比多尔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在快速缓解患者临床不适之症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雪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手术室开展的100台心脏手术,其中2012年1-12月的50台常规护理手术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的零缺陷护理开展后50台作为观察组,对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缺陷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手术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x2=18.78、20.25、8.58,P<0.05).结论:通过心脏手术中的零缺陷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性做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素质.
作者:李艳春;郭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1周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有效29例,占96.7%;对照组30例中有效22例,占73.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 (Omentin-1)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GDM合并孕前肥胖孕妇60例(孕前肥胖组),另66例GDM合并孕前体重正常孕妇(孕前正常组);同时选取60例正常健康孕妇(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Omentin-1水平,同时测定糖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孕前肥胖组、孕前正常组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前肥胖组的FINS、HOMA-IR高于孕前正常组(P<0.05).血清Omentin-1水平比较孕前肥胖组低,孕前正常组稍高,正常组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Omentin-1与FPG、BMI、FINS及HOMA-IR呈负相关.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GDM患者FINS、FPG、BMI等指标的变化是影响血清Omentin-1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GDM患者的血清Omentin-1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且合并肥胖的GDM孕妇其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因此可以推测血清Omentin-1水平的降低参与了GDM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婉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2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试验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妇心理状态和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优秀率达96.08%、心理正常达90.20%,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98.0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消除产妇负性心理、提高导乐陪伴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永莲;何小明;甘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感染组45例,未感染组80例,包括年龄、脑卒中类型、有无意识障碍、有无吞咽障碍、有无吸烟饮酒、是否长期卧床、有无延髓麻痹、有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结果:急性脑卒中肺部感染与患者性别和吸烟饮酒无关,与患者年龄有关,其中≥60岁的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几率明显高于<60岁的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脑梗死组肺部感染率高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组.感染组中有意识障碍的肺部感染病例数高于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肺部感染病例高于非长期卧床.住院时间≥3周的肺部感染病例数高于<3周的肺部感染病例数,感染组合并糖尿病、中风史、心脏病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脑卒中类型、有无意识障碍、有无卧床史、住院时间、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有关.
作者:羊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情突变的发病特点,探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对策.方法:收集2004年1-7月10年在我院母婴同室发生新生儿病情突变的44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情突变均发生于产后7d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缺血缺氧性脑病、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是常见原因,且夜间更易发生新生儿“寂静型”死亡的严重后果.结论:产科医护人员加强对母婴同室的巡视观察,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宣教、培训,可早期识别正常新生儿群体中的异常新生儿,做到及时转科、转院治疗,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东宁;殷文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偏瘫患者应用四肢联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四肢联动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过康复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加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联动康复治疗用于偏瘫患者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学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60例,采用随即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组(8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及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等临床指标水平等.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SAQ评分及BMI、血压、血脂等临床指标水平等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有效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先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的具体临床病症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0例,对其具体的临床特点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患有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病症的患者,其具体的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胸痛且肺部存在占位现象.相应的组织学观察结果为:患者身体中的血管轴心出现部分细胞簇,且其形状呈现为乳头状,具体比例不等.结论:肺腺癌患者病症所呈现出的乳头状结构表明其肿瘤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转移现象,极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且会对病症今后的实质预后效果及生存时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作者:肖胜霞;沈洋;张晓兰;默海霞;李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调查2013年1-3月住院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3 741例次,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共有76例次的现状,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计划、实施、确认、处置四个阶段及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及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十个步骤实施品管圈的活动.结果:餐前胰岛素注射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活动前调查3 741例次及活动后调查3 862例次,活动前、后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由76例次降至25例次,缺失率由2.0%降至0.6%,糖尿病患者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率.
作者:蒙连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诊断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细胞学穿刺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228例患者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诊断结果,重点评定血管分型并测量相应参数.结果:软组织蔓状血管瘤内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血流信号极其丰富、连续性好、形成血管树样网状结构分布,沿肌纤维蔓延;经过3D-CPA半定量分析,3D-CPAⅡ型80例,3D-CPAⅢ型148例,3D-CPA定量分析得出V1=10.29±2.36;F1=32.1±5.29;VF1=4.87±1.98.结论: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能够为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参数指标,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手术计划.
作者:刘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例,研究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检出率分别为94.79%、69.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示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与心率的相关性分析,r=0.544,P<0.05,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与心率存在正相关;ST段压低次数总共发生761次,四个时间段发生心肌缺血的百分比分别为49.28%、10.51%、19.25%、21.02%,6:00~12:00时间段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微波和宫颈炎康栓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宫颈糜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采用微波和宫颈炎康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研究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对照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微波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优于单纯的微波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对降低口腔科门诊感染率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口腔科门诊内空气、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部等多处进行采样与细菌学监测,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对比《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推行前后口腔科门诊细菌学检出情况及感染率差异.结果:(1)《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推行前口腔科门诊空气、器械表面及医护人员手部菌落计数分别为(47±14)cfu/g、(32±6)cfu/g和(29±8)cfu/g,明显高于推行后检出的(22±8)cfu/g、(16±7)cfu/g和(6士6)cfu/g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推行前口腔科门诊空气及医护人员手部菌落监测合格率分别为25.0%和62.5%,明显低于推行后的93.8%和93.8%,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表推行前、后我院医疗器械表面菌落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5.0%和10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推行前感染发生率为27.4%,明显高于推行后的10.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科门诊推行《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可有效减少诊室空气、器械物品及医护人员手部等多处细菌学检出率,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彩军;田军;黄亮;曾巧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和视频具有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动画和视频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锐;吴锋;赵健;李怀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龙岩地区近4年遗传咨询患者中染色体的异常核型发生率,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便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采用常规外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备,行G显带,显微镜下核型分析.结果:1 097例遗传咨询患者中,异常染色体核型154例,异常检出率14.04%.154例异常核型中,以智力低下者检出率高,为62.18%(74/119),其次为少弱无精症者和原(继)发闭经者,检出率分别为50.0%(7/14)和34.78%(8/2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原(继)发性闭经、少弱无精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其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钟艳华;蒋素莹;王玉霞;陈键;王宝珍;王洋真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