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16例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何有均

关键词:老年病科,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致病菌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感染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病科患者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比例达70.57%,还有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和其他类型感染;住院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和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成正比;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比例为51.90%,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比例为16.77%,真菌感染比例为31.33%.结论:老年病科患者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感染的影响因素多且杂,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也增大.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方案,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整体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3.3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邱海芳;李冬冬;陈少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并总结2013年1月-2014年3月92例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复苏室(PACU)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适当延长在PACU观察治疗时间.结果:92例老年患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平安送回病房.结论: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常见的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有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闭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TIA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与血小板计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平均斑块发生率、平均低回声斑块发生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平均强回声斑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A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血脂、血小板指标,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通过改变给药方式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使用在改善DPN症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作者:王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60例分析

    目的:分析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的具体临床病症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60例,对其具体的临床特点进行科学分析.结果:患有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病症的患者,其具体的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胸痛且肺部存在占位现象.相应的组织学观察结果为:患者身体中的血管轴心出现部分细胞簇,且其形状呈现为乳头状,具体比例不等.结论:肺腺癌患者病症所呈现出的乳头状结构表明其肿瘤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转移现象,极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且会对病症今后的实质预后效果及生存时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作者:肖胜霞;沈洋;张晓兰;默海霞;李永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肠息肉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肠息肉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住院治疗的肠息肉患者100例,根据住院期间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肠息肉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万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139例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139例我院疾病筛查所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研究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对诊断CH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3月-2007年12月疾病筛查所确诊为CH的患儿139例作为观察对象,10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治疗2~3年后,再次进行诊断,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现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及智力等情况和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的疾病筛查对于诊断及治疗CH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道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OLI-74)得分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GQOLI-74的得分情况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GQOLI-74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实施中,给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轻患儿被病魔缠绕的痛苦,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学习运用.

    作者:胡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卡马西平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方法:6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5mg/(kg·d),逐步增加到15~20mg/(kg·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ml,1次/d,7d为1个疗程,连续8个疗程.观察3个月后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脑电图指标变化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研究组癫样放电和慢波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QOLIF-3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卡马西平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改善脑电图指标和生活质量.

    作者:莫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分析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的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14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在不同方面的综合比较,可知实验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遵医率,且实验组的复发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2.86%);实验组的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遵医行为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遵医率和降低复发率,让患者得到舒适、满意的护理.

    作者:关瑞莹;胡敏芝;苏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指导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外阴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指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本文的2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2.4±1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3±1.4)ml.且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外阴癌的治疗选用腹腔镜指导下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1周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有效29例,占96.7%;对照组30例中有效22例,占73.3%,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481名在校护理专业大学生,并收集家庭类型和经济状况等影响因素.结果: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轻度为12.48%,中度为5.82%,重度为3.35%;抑郁、焦虑、强迫、人际敏感等问题较为常见,单亲、离异或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结论:21.65%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家庭类型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刘俊明;浦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4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均行单纯修补术,术后正规抗Hp及抑制胃酸分泌治疗.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40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其中29例未见明显异常,3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伴隆起糜烂),2例十二肠球炎,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随访2年无溃疡复发.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单纯修补治疗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正规抗Hp、抑制胃酸分泌及保护胃黏膜治疗,使得慢性胃炎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徐加斌;李继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和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MMSE-R积分高于对照组;ADL-R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发病率较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亚巍;郭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及预防复发作用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舒喘灵气雾剂200μg/次,症状消失后停药.对照组加用酮替芬片1mg,2次/d,口服,连用3个月.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10mg,1次/d,口服,连用3个月.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94.74% VS 78.95%)(x2=4.15,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7例,治疗组出现5例,均较轻,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x2=0.40,P>0.05).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组患者的半年和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2.22%和3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和56.67%(x2=4.40和4.57,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安全性相对较佳,并能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赖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2例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试验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妇心理状态和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优秀率达96.08%、心理正常达90.20%,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98.0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消除产妇负性心理、提高导乐陪伴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永莲;何小明;甘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仪对胎儿不同检测方法联合检查在筛查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仪对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鼻骨缺失、静脉导管A波的联合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产前常规彩超筛查的867例孕妇,测量其胎儿的NT厚度、鼻骨缺失及静脉导管频谱等项目,若初诊为染色体异常,再通过胎儿羊膜腔或脐静脉穿刺,分析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检测结果:NT增厚(≥2.5mm)19例,鼻骨短小或缺失18例,静脉导管A波消失或倒置14例,联合检查诊断胎儿异常13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CA 6例,其中21、18、13-三体综合征分别为3例、2例、1例.较之单独检测,联合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仪对胎儿NT厚度、鼻骨缺失、静脉导管A波的联合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早孕期CA诊断精确度,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黄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型抗抑郁药引起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型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维持治疗时所致性功能障碍.方法:选取天津市强制治疗管理处门诊200例服用新型抗抑郁药的患者,采用单一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12周后,进行性功能障碍的问卷评定.结果:新型抗抑郁药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性功能障碍,但发生频率、轻重程度因药因人而异.结论:以帕罗西汀多,其次为氟伏沙明、舍曲林,后为氟西汀和西酞普兰.

    作者:吴莉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症状缓解率、复发情况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月经量,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比刮宫术效果更佳,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首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