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恩
提到造成颈椎病的诱因,很多人都会想到长期伏案工作对颈椎带来的不良影响,很少有人留意到睡觉时的枕头对颈椎的重要性.实际上,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都要与枕头亲密接触.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利用睡觉的时间让颈椎恢复到正常曲线,这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俗话说“高枕无忧”,其实,过高的枕头给颈椎造成的影响让人非常担忧.过高和过低的枕头,都会对颈椎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如此,对习惯平躺或习惯侧躺的人来说,枕头高低的要求也不一样.
作者:刘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如今,人们摄取油脂较多,容易导致血液酸化.被乾隆誉为“清宫异宝”的传统饮品——酸梅汤,就是不错的清脂品.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酸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枸橼酸,它能有效地抑制乳酸,并能驱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身体内乳酸含量过高,是导致人疲劳的重要原因.因此,当熬夜工作或感觉精神疲惫时,喝一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作者:高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母亲年近70,身体己大不如从前,出现了骨质疏松等症状,而且人越来越胖.为此我咨询了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同学,他说人到老年,需要更加细心地对待身体,并建议老年人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踢毽子.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毽子虽小,但能增强体力.随着毽子的起落,起跳抬腿,前合后仰,整个过程会活动到髋、膝等各个关节,可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对肩周炎也有防治作用.而且这项运动不受年龄、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运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随意掌握.
作者:魏咏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58岁的老张近总是感觉胸闷气短,以前五层楼不在话下,噌噌就上去了.现在走几步就有点喘,后背还有点痛.老伴不放心,让他到医院心内科就诊,医生为他做了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建议他到骨密度室测一下骨密度.老张心里挺不乐意,明明就是心脏不好,干嘛要测什么骨密度.没想到检查之后,报告竟然是中度骨质疏松.原来自己的胸闷气短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受压变形导致的.
作者:包丽华;袁冬兰;宫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清晨7点半,医院B超室门前已是人头攒动.叫号机滚动播放着“请几号患者到几号诊室检查”.走进B超室,里面黑漆漆的,一般人还真有点不适应.为了看清楚电脑显示屏,厚厚的窗帘将光线遮挡住.胡医生熟练地将探头导线挂在脖子上,她说:“探头就是我们B超室医生的眼睛、鼻子、耳朵,要小心保护.”患者一个接着一个,这是一名乳腺癌术后复查的女患者,才30多岁,左侧胸部上显示深深的疤痕.胡医生轻声问:“什么时候做的手术?近做了哪些检查?”
作者:吴倪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大豆学习不好,父母亲挺担心的,这孩子的前程咋办啊?大豆没考上高中.这时,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一家体校录取了大豆,可以这样说,大豆很有潜力.体校那个常年胸前挂着哨子、走在大街上扒手都躲得远远的那个教练说,大豆是可以造就的,不定哪一天就是一匹黑马,五星红旗就披在他的身上.大豆回家对妈妈说:“听听,我们教练说,有一天我会成为黑马.”大豆妈妈嗔怪心疼地说:“就你呀,黑马?我看你是豆芽,那么瘦.”“多吃多吃,多吃了才强壮,强壮了才能为国争光.”大豆爸爸如是说.
作者:郭合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病人或家属为了感激医护人员或为了让医生治疗更精心,以送红包的形式表示心意,一般情况下,常常会被拒绝.偶尔还会被责备两句,那个尴尬劲儿就别提了.也有些家属以为红包成功送出,殊不知医护人员转身便将红包交公,红包里面的钱一分不少地又回到了患者在医院的账户上.事后,家属发现,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怎么向医生表达谢意呢?电视剧《心术》里的患者“十三姨”,出院后常常挂号来看自己以前的医生们,给他们送来自己亲手做的食物.这种礼物,是无论哪个医者都不会拒绝的.医者们的心被她融化,待她如同母亲一般.
作者:耶雅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取得知识的总结,内容极为广泛.它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人们可以从中吸取营养,受到有益启迪.这里谈及的养生保健谚语,通过流传,成了人们长寿之道的宝贵财富.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预防胃肠病,饮食要干净”、“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它们从不同角度,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作者:朱金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新版)是这样解释“幽默”的:“幽默”是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据我知道,这个词语在社会生活中流行开来只有80多年的历史.1924年,留美的文学家林语堂把英语“humour”创造性地、音译兼备地译成汉语“幽默”.这是一个神译,对丰富汉语词汇做出了贡献.幽默表示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在充满纠葛、坎坷、紧张的社会生活中,幽默可舒缓痛苦、涤荡烦恼、化解压力、开阔心胸,增加生活的乐趣.
作者:张守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家住花园小区的易先生十年来基本上都是凌晨2点入睡,早上5点就醒了.易先生说:“要么就是睡不着,要么就是醒得太早,每天怎样睡觉都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平时出于各种应酬、工作忙碌等原因,他根本没办法保持充足的睡眠.现代都市人生活压力较大,工作忙碌,很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据一项资料显示,我国有4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0%的人平均每天都会多梦,其中女性多于男性;15%的人容易半夜早醒或者惊醒;65%的人入睡困难;女性失眠人数占了总失眠人数的70%,高于男性.
作者:陆明华;刘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用野鸭粪种菜早年在洪泽湖畔插队的周女士,是当时知青中的种菜高手.没想到,今年她在美国探亲期间,竟然把南京独有的蔬菜品种移植到了南加州.起初,周女士认为,南加州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在自家的后院荒草地上,开出一块菜地,种上十几个品种的蔬菜,吃菜就不用去超市买了.凭着知青时七八年的种菜经验,她拿起儿子找来的铁锹,动手干了起来.第一锹用脚踩下去,锹在脚下歪了几下,地皮纹丝不动,连杂草也没挖起来.第二锹举起来,使劲剁地,锹被弹了回来,地上落下个小白点.天哪,这是什么地哟,坚硬无比!没办法,只好在地上洒了些水,准备第二天再干.第二天地表皮稍软些,依然挖不下去.
作者:易和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色彩不仅是美的源泉,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有影响.医学研究证明,暖色调刺激性强,容易引起大脑皮层兴奋而使人精神振奋.冷色调则会抑制情绪,使人精神放松,产生宁静的感觉.明快的色彩使人心胸开阔,暗淡的色彩使人心情郁闷.色彩会影响人的心率和血液循环.红色使人的脉搏跳动加快,浅蓝色则使脉搏跳动减慢.色彩对人的血压也会有一定影响.色彩会影响人的食欲.黄、红色增进食欲,蓝、绿色使食欲下降.
作者:董仲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上菜市场买菜,我总喜欢转悠转悠,看看有没有我喜爱的小杂鱼,像什么野刀子、罗汉狗子、柳条子,还有胖皮儿、虎头鲨,等等,有满意的,都要称上二三斤回家.偏爱小杂鱼,恐怕有环境因素,也有遗传因子.我出生的里下河水乡,河网沟渠纵横密布,适合鱼儿生长.记得儿时常常在睡梦中被走街串巷卖小杂鱼的吆喝声叫醒.因为生活贫困,父亲以至于给我们好的“荤腥”,就是去河沟自取或买上一些小杂鱼.因此,我们的舌尖上便也多了一份钟爱它的味蕾和无尽的眷恋.
作者:王洪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病例纪实 农民伍老伯,50出头.右侧腰痛,向臀部、大腿后方和小腿放射,伴有麻木4个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终日卧床,由家人送来医院.经检查,诊断为第四、五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准备手术治疗.手术前谈话,病人情绪紧张,顾虑重重.医生手记一早,我刚到病区,就见伍老伯的大儿子慌慌张张迎上来,说:“医生,今天凌晨我父亲突然肚子痛,很是厉害,椎间盘手术还能不能做?”我问:“有没有到街上小摊点吃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小伍摇摇头,说肯定没有.我到病房一看.只见伍老伯侧身蜷曲在病床上,呻吟不止,面色苍白,额上渗出冷汗.我摸了摸腹部,紧绷绷地,像块木板.
作者:徐栋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出现头晕、手臂发麻、恶心、耳鸣、失眠等症状,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头部米字功的特点是:使头部做8个方位的反复旋转,牵动头、颈、肩部有关穴位,促进气血运行,伸展肌肉,舒筋活络,活血化淤,使患处疼痛逐渐减轻,直至消除.只要每天早晚各做一次,伏案工作时,在其间隙再做一次,四五周后,便会有明显疗效.对神经官能症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疗效.
作者:官立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四月正是芳菲的季节,河畔柳依依,桃林花灼灼,小草纷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眼都是.我的体重也潜滋暗长了许多,本着健身的目的,从市场淘来一辆旧单车,上下班骑行.“四轮”突然变“两轮”还真不适应,五六里的路程居然显得那么漫长.尤其是骑行上桥的时候,更是难熬得很,脑子里总不断闪现歌曲《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尽管我是男人.
作者:王春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洛阳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古城历史悠久,从夏商周至今已近五千年,堪称华夏文化的发祥地.该城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龙门石窟、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并称为“洛阳三绝”,独具魅力.每年四、五月间,牡丹花盛开,洛阳必举办“牡丹节”以吸引中外游客.游人赶此时节,赏牡丹之余,游龙门石窟、尝水席,体味“三绝”之妙,总是盛况不衰.故我诗云:古都洛阳有“三绝”,牡丹石窟流水席.华夏文明传千古,中外宾朋赶时节.洛阳牡丹所以神奇,缘于有个传说.某年隆冬之际武则天女皇,宫中大摆筵席,她兴致极佳时,突发奇想,降诏命各路花神提前开花.结果百花齐放,唯有牡丹抗旨不遵依然故我.女皇大怒,把牡丹花神贬去洛阳,可那年洛阳牡丹怒放,千姿百态格外好看.女皇得知,下令火烧牡丹,谁知隔年牡丹照样按时开放.
作者:蒋葆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范例一,久视伤血凡有体育赛事,特别是国际足球赛以后,常有因头晕、目眩、心悸、眼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来求诊,他们多为熬夜看球赛通宵达旦所致.这是因目伤肝导致肝血不足之故.尤其是人到老年,眼睛早已昏花,如过度用眼,必然会伤血耗气,有害无益.此外,长时间阅读、写字后,眼睛容易疲劳也可出现头晕、目眩、心悸等症候.预防:防患于未然,不论看书报还是看电视,约1小时要休息片刻,好是闭目养神或到室外眺望几分钟,如能望绿色花草更佳,可以减少眼睛的疲劳.
作者:佘桂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父亲过百岁生日,我特地赶回老家.回城后,老友们不约而同地向我讨教父亲长寿的秘诀.我回答说,父亲若有长寿秘诀,就是一个“苦”字,父亲的长寿是“苦”出来的.父亲是贫困山区的一个地道农民,身材矮小,有9个子女.他从小就是一个苦孩子,当了爹后,由于子女多,土地少,生活担子重,就给地主打短工.大冷的冬天,别人“猫冬”了,他却挽起裤腿下河搬石头垒堤拦水.和几个人开一个简陋的“榨糖厂”,帮助乡亲们榨甘蔗.河边风大,父亲冻得每天清鼻涕擦不干.
作者:欧阳德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青春留不住,年龄不饶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是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人到老年,体力受到限制,感觉等机能的反应不如昔日敏锐,生活适应能力逐渐减退,抗病能力也下降,这本是正常现象,但往往引起老年人心理上不安感,甚至误认为是病态.加之在家赋闲,更加容易感到孤独、寂寞与无聊.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可能加速生理上的老化或导致新的疾病.因此某些老年人的心理常有老朽感和末日感,沾染伤老情绪,如“老气横秋”、“老态龙钟”,“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这是某些老年人悲观、颓废、消极的情绪写照.这种伤老的心理使人活力降低、心理能力下降、情绪消沉、意志衰退.古人曾云:“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