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息肉158例临床分析

丁美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妇科, 病变
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在查体时发现,有时可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或不孕。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有时可发生癌前病变甚至癌变。笔者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丝肼联合音乐运动疗法和多巴丝肼联合运动疗法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多巴丝肼联合音乐运动疗法和多巴丝肼联合运动疗法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作用。方法:将1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动疗法组80例采用多巴丝肼联合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组80例采用多巴丝肼联合音乐运动疗法。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音乐疗法组总有效率72.5%,运动疗法组总有效率4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音乐疗法组疗效优于运动疗法组;2组治疗后帕金森综合评分均有下降(P<0.05),音乐疗法组下降多于运动疗法组(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音乐运动疗法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多巴丝肼联合运动疗法。

    作者:罗映;黄泗霖;邓超;潘东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焦虑量表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疗效研究

    目的:应用焦虑量表评价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90例,分为传统方法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45例,分别全程采用传统镇静方案及应用药物右美托咪定镇静方案,所有入组患者在脱离人工气道、转出ICU和出院时3次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探讨镇静药物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抗焦虑效果。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3次 HAMA评分均优于传统方法组(P<0.05),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显示其抗焦虑效应优于传统镇静药物。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抗焦虑效应强等优点,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较为理想的镇静药物。

    作者:李金来;李振;党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疥疮误诊为阴囊湿疹1例

    郑某某,男,63岁,2013年12月10日就诊。10余年来时觉皮肤瘙痒,曾诊断为老年皮肤瘙痒症,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治疗。3个月前腹股沟、阴囊部出现红斑、丘疹、潮湿,日夜瘙痒。初诊医生诊断为阴囊湿疹,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治疗2个月余未愈。查体:股内侧红色斑片,阴囊潮红,局部皮肤增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阴囊湿疹,湿热下注型。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各10g ,羌活、防风各6g ,土茯苓20g ,丹皮、赤芍各10g ,5剂,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d。给药5d后,皮疹消退,白天阴囊部瘙痒已不明显,夜间仍剧烈瘙痒。根据瘙痒的时间特点,诊断为疥疮,予以用10%硫磺软膏全身外涂,2次/d ,共3d。用药后瘙痒好转,于1周后复用药3d ,痊愈。

    作者:林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6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蒙春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预后因素的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期痴呆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0例65岁及以上社区痴呆患者进行5年随访研究,应用Kaplan-M eier方法计算5年生存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方法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 Cox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40名痴呆患者中94名死亡(67.1%),痴呆患者的生存时间中位数为4.1年(95% CI=3.8~4.6),5年生存率分别为1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痴呆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腰臀比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痴呆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腰臀比是影响痴呆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而性别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痴呆患者5年生存率为14.8%,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有高龄、吸烟、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较大的腰臀比。

    作者:张景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控制性降压治疗胸外科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控制性降压治疗胸外科术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胸外科术后出血的患者78例,均行控制性降压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二次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中,满意23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39例患者中,满意10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12例,护理满意率为69.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二次出血状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术后出血患者行控制性降压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二次出血的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天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持续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40例。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的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分析,观察疗效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疗效更好,治愈率更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术前疼痛教育对围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教育对围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度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60例围术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24h给予手术疼痛相关知识的教育,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手术疼痛相关知识的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控制情况和术后24h、48h的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48h的睡眠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睡眠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姚晓芬;林春梅;彭丽丽;珠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海西地区妇女儿童两纲目标评价分析

    目的:了解两纲完成情况,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方法:对我州10年内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两纲的实施提高了我州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降低了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结论:两纲的实施有利于我州妇幼卫生工作稳步发展。

    作者:赵有芳;何蓉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均为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选定50例健康者作为比对组,对三组分别进行Scr、mALB以及BUN测定,观察三组之间的测定结果,分析比较检验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cr、mALB以及BUN测定结果均比对照组患者要高很多,且明显高于比对组,三组之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比对组比较各项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可以作为确诊的重要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相关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严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 )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在胎儿取出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ml ,接镇痛泵静脉镇痛(地佐辛10m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16mg);观察组在胎儿取出后,硬膜外腔注射地佐辛1.5mg(生理盐水稀释至8ml),接静脉镇痛泵(地佐辛8.5m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16mg)。观察术后首次按压给药时间,记录术后6h、12h、24h、48h VAS评分及24h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按压给药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 P<0.05)。术后6h、12h 、24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镇痛药用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眩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硬膜外结合静脉给药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一静脉途径。

    作者:朱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社会因素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发生的各种原因,寻找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社会因素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间,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占剖宫产的33.5%,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产妇害怕产痛、高龄初产及珍贵儿。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受孕妇和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需要孕妇、家庭、社会、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作者:卓华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利培酮所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1例报告

    患者,女,35岁。因少眠,妄闻,多疑敏感,行为异常4年入院。既往患有Ⅰ型糖尿病,经治疗现病情稳定,空腹血糖浓度控制在4.7~5.5mmol/L ,查体余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接触被动,存有听幻觉。无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松弛,思维内容暴露有关系妄想。无象征性思维及逻辑倒错性思维,注意涣散,远近及即时记忆无明显减退及增强,无错构、虚构,情感迟钝,意志减退,行为异常,孤僻,无自知力,按ICD-10诊断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Ⅰ型糖尿病”。入院后给予利培酮1mg ,2次/d口服。氯硝西泮2mg ,每晚口服。8d后利培酮加量至2mg ,2次/d ,病情稳定,治疗至27d时患者突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

    作者:于彩虹;邢玉芹;王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儿科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

    目的:根据宁厦市人民医院分部儿科门诊2013年1-12月的传染性疾病病例,研究儿科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分布及发展趋势,总结控制儿科传染病的手段与措施。方法:整理归类462例临床病例,根据各种传染疾病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肠道传染疾病及呼吸道传染疾病仍是儿科传染性疾病的重点。各种新型传染疾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结论:开展免疫计划,增加免疫计划疫苗的种类可以有效减少儿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开展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对室内通风、用具消毒均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虞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近1年来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及非规范化管理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相关资料的变化情况,并对规范管理组及非规范管理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规范管理组血糖及相关临床指标的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等方面较管理前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非规范管理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可促使病情稳定,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和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分别对采用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各150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1个疗程后将两组在总有效率、MES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IB、PT、CT 实验室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贾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BNP的影响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5%葡萄糖100ml ,静脉滴注,1次/d ,丹参酮ⅡA磺酸钠80mg+5%葡萄糖150ml ,静脉滴注,1次/d ,两药均连用14d。分别在用药前及第3、7、14天后清晨空腹测定hs-CRP、BNP浓度,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治疗前hs-CRP、BNP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s-CRP、BNP浓度明显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显著降低hs-CRP、BNP的浓度,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更好缓解病情,降低患者的致死率与致残率。

    作者:彭庆德;付爱华;薛艳艳;魏永付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皮微创空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ileCl型骨盆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TileCl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救治的35例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18例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或骶髂螺钉,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恢复和复位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leCl型骨盆骨折采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保证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芳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微创膀胱造瘘术与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治疗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膀胱造瘘术与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治疗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急性尿潴留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膀胱造瘘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瘘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膀胱造瘘术治疗急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德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超声诊断连体双胎2例

    联体儿极少见,系单卵双胎在孕早期发育过程中未能分离,或分离不完全所致,分为:(1)相等连体儿:头部、胸部、腹部等联体。(2)不等连体儿:常为寄生胎。腹部检查不易与双胎妊娠相区别。产科超声诊断不困难,但也容易漏诊,本文旨在利用超声横切面扫查来探讨诊断连体双胎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