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比分析

谢耀春

关键词:米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米氮平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与氟西汀相差无几,但是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及其应用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方法:肝脏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较严重,患者一般须严格服用免疫抑制剂。本实验以肝脏移植为例,研究M SC的免疫学特点。首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普通造血干细胞,并建立两组大鼠肝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肝脏组织移植,对照组接受普通干细胞培养的肝脏组织移植。两组模型均给以半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观察实验组的M SC能否减轻其免疫反应,并与未加入M SC的对照组作对比。结果:实验组仍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术后1周饮食及精神状况良好,生存质量与正常健康大鼠无明显差异。表明增强机体的免疫耐受,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对照组除总胆红素含量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偏高。实验组存活率高达91.7%,而对照组仅33.3%。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并可诱导机体免疫耐受能力,临床上可在器官移植等疾病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兰;曾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CRP 和 WBC 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RP和WBC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100例急性感染儿童作为感染组,选择60例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以上儿童末梢血进行CRP以及WBC水平的检测。结果:感染组儿童的CRP和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WBC 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WBC为儿童急性感染敏感的指标,进行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儿童急性感染,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海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EN组)和36例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EN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的下降速度均明显小于PN组(P<0.01或 P<0.05),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总费用亦明显低于PN组(均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共出现并发症21例次,EN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作者:宋振鹏;丁明胜;黄金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超声诊断连体双胎2例

    联体儿极少见,系单卵双胎在孕早期发育过程中未能分离,或分离不完全所致,分为:(1)相等连体儿:头部、胸部、腹部等联体。(2)不等连体儿:常为寄生胎。腹部检查不易与双胎妊娠相区别。产科超声诊断不困难,但也容易漏诊,本文旨在利用超声横切面扫查来探讨诊断连体双胎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术前疼痛教育对围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教育对围术期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度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60例围术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24h给予手术疼痛相关知识的教育,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手术疼痛相关知识的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控制情况和术后24h、48h的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48h的睡眠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睡眠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姚晓芬;林春梅;彭丽丽;珠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与DHS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 PFNA组58例和DHS组38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优良率等。结果: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和负重时间都短于DHS组(P>0.05),Harris评分和优良率均高于DHS组(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优于DHS ,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及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患者承受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卫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静脉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4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氨基酸250ml/d、脂肪乳剂250ml/d ,治疗14d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汪莉;郑晓芸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1、2、3三组,每组50例。1组口服氨氯地平,每天每次5mg ;2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每天每次2.5mg ;3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每天每次5mg。将所有患者治疗8个疗程以后,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8个疗程后其红细胞指数和血红蛋白值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3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值和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1组和2组,并且2组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明显降低,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对比均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对于轻中度高血压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适量的左旋氨氯地平对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阳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居民狂犬病暴露及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估算社区狂犬病暴露人群数量,调查其伤口处理情况,同时调查辖区居民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今后全区的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 M R法)估算狂犬病社区暴露人数,并运用问卷调查暴露后的处理情况及群众预防狂犬病知晓情况。结果:12月份估计暴露人数为165人(158~172),尚有33.9%~45.8%的暴露人群未能被监测系统发现;狂犬病暴露后有101人(71.1%)去监测点医院处理,暴露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为72.5%;有86.5%的居民了解狂犬病的病死率,有72.5%的居民了解被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高学历的居民对狂犬病相关问题的知晓率高于低学历的居民。结论:应加强居民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置和疫苗接种率。

    作者:陈兵;马智超;吴泰顺;周小涛;黄振宇;朱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趋化因子与结核性胸膜炎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脏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性胸腔积液作为常见肺外结核病感染形式之一,是富含淋巴细胞的渗出液[1]。结核分枝杆菌是诱导趋化因子表达的强效物质,趋化因子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胸水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均升高,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是免疫细胞到达感染部位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趋化因子与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以及与胸水中免疫细胞聚集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段冬冬;宋泽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分析

    患者,35岁,G3 P1 L1,因停经40d ,B超检查宫内孕,孕囊直径12mm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刮出绒毛与B超大小相符。术后3d ,因腹疼及阴道少许出血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直肠窝积液13mm ,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双附件区无明显压痛。考虑为盆腔炎症予静脉抗炎治疗2d疼痛无明显好转。术后6d ,突然腹疼加重,再次复查超声提示盆腔大量积液,宫内未见异常,查血HCG 1029M IU/ml ,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8ml ,考虑宫外孕予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输卵管颊部妊娠破裂,病理证实符合宫外孕诊断。

    作者:张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全麻手术前吞咽功能训练有效缩短术后拔管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择期拟行全麻的患者进行术前吞咽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32例直肠癌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在麻醉医师指导下进行吞咽功能的锻炼,锻炼时间为术前3d;对照组则按常规进行术前告知及全麻术前准备。观察两组全麻术后的拔管时间及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吞咽动作出现比对照组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全麻患者术前准备中进行吞咽功能的锻炼,可尽早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全麻术后的拔管时间,有效降低全麻术后并发症。

    作者:杨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皮微创空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ileCl型骨盆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TileCl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救治的35例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18例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或骶髂螺钉,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恢复和复位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leCl型骨盆骨折采用C臂导引下经皮穿刺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保证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芳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肝硬化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将198例肝硬化患者按照肝硬化不同病因及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因、分级之间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为57.8%,不同病因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肝硬化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 B级高为22.4%,依次为C级16.4%,A级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胆结石发生率高,其胆结石发生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分级、形成不同肝硬化的病因相关。

    作者:郭忠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西比灵和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4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和血流动力学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表明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粘弹力绷带在乳房肿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房肿瘤患者术后采取不同包扎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乳房肿瘤患者482例,其中207例术后采用常规纱布绷带包扎,275例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比较两组的包扎效果。结果:采用常规纱布绷带包扎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8.7%,术后换药次数(3.5±1.2)次,愈合时间(9.5±3.5)d。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1.5%,术后换药次数(2.3±0.8)次,愈合时间(7.2±1.3)d。两组比较采用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明显优于常规纱布绷带包扎。结论: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可减少血肿发生,缩短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是一种较好的乳房肿瘤术后包扎护理方法。

    作者:蔡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社区老年期痴呆患者预后因素的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期痴呆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0例65岁及以上社区痴呆患者进行5年随访研究,应用Kaplan-M eier方法计算5年生存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方法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 Cox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40名痴呆患者中94名死亡(67.1%),痴呆患者的生存时间中位数为4.1年(95% CI=3.8~4.6),5年生存率分别为1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痴呆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腰臀比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痴呆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腰臀比是影响痴呆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而性别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痴呆患者5年生存率为14.8%,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有高龄、吸烟、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和较大的腰臀比。

    作者:张景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信息,在所有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300张,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情况、各科室处方分布情况、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数、药品使用总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出的392种中药饮片中,排在前5位的中药饮片分别为当归、茯苓、白术、枳壳、柴胡;使用中药饮片较多的临床科室依次有:中医科、大内科、肿瘤科、儿科、妇科及其他科室;单张处方用药药味数偏多,平均每个处方药味数为16.2味;且使用总剂量普遍偏大。结论: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用药中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的饮片类型主要为虚补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药物味数过多、使用剂量超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等问题,不仅严重浪费中药材,而且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增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我国的中医学水平。

    作者:丁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无手术禁忌证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输尿管硬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治疗组予以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上段结石排净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段及下段结石排净率与对照组相近( P>0.05)。对照组术后检查发现1例黏膜套状撕脱脓毒血症,3例输尿管假道,1例输尿管穿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治疗组未发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防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用时短、恢复快、上段结石排净率高、并发症率低,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作者:徐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长期鼻饲的高龄患者行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长期鼻饲的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长期鼻饲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和咽拭子培养的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长期鼻饲的高龄患者口腔疾患、预防感染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春;王晓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