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遥控X线透视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

廖金红

关键词:数字遥控, X线透视, 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遥控X线透视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东芝数字遥控X线透视胃肠机对68例肾盂静脉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操作方法及X线表现.结果:本组68例肾盂造影检查中,泌尿系结石36例,先天性发育异常3例,肾结核2例,左肾显影,右肾未显影(已手术摘除)1例,双肾结石合并囊肿1例,阴性及其他25例.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均佳,造影的满意度为96%,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使用数字遥控X线透视机进行造影简单、方便、准确,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上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它应是肾盂造影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68例治疗体会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2012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抢救成功62例,6例死亡.结论: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早期、联合、重复、合理应用解毒药,对于中间综合征患者尽早确诊,尽早给予机械通气,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体位护理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成人、儿童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的体位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遵医行为,促进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6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体位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均能保持正确的体位,在休息和按照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下,患者对视力恢复满意,视网膜平伏,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视网膜脱离患者各种手术体位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健康教育对康复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能有效的坚持体位休息,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翠;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指标、通气条件及腹内压监测指标,探讨并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ICU,同时进行机械通气并且实施CRRT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例,回顾并分析其在CRRT 12h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腹内压及Peep的变化,由此探讨并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加强CRRT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呼吸机参数(P<0.05),12h CRRT对患者的腹内压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重视CRRT对患者的治疗反应性应成为对重症胰腺炎CRRT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海红;倪雪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对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和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66例,分成A、B两组,A组2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B组43例为治疗组,根据患者身体和病情制定系统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对A、B两组患者护理后伤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护理B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A组,住院时间少于A组,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能使患者伤口愈合和手术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邱康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情况,掌握科学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和一般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拆线天数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拆线时间为(7.0±1.3)d,住院时间(8.5±1.4)d,甲级愈合例数27例,乙级愈合3例,感染和疼痛人数各3例;对照组拆线时间(8.5±1.8)d,住院天数(10.0±1.5)d,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10例,感染和疼痛人数各10例,两组无1例酮症酸中毒并发症,两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时期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手术正常地进行以及术后的恢复,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实验室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提高送检标本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检验科2011年1 月-2012年6月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原因.结果:生化免疫标本不合格率0.93%,血细胞分析标本不合格率0.51%,红细胞沉降率不合格率1.43%,粪便标本不合格率1.23%,尿液标本不合格率0.71%;胸腹水标本不合格率0.1%,脑脊液标本不合格率0.37%.结论:实验室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测结果的前提,必须加强临床沟通、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査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纤支镜替代胸腔镜对诊断原因不明胸水的护理配合

    胸腔积液(胸水)系呼吸内科常见病,有相当部分病因诊断不明.本文旨在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胸水病因的护理配合.本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40例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采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月初;蓝艳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刺络拔罐治疗下肢丹毒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于刺络拔罐治疗下肢丹毒患者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42例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进行干预前、后评价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较对照组病程缩短,且临床症状减轻迅速较快.结论:中医特色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而且通过对下肢丹毒患者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孙东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丙型肝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我国平均感染率为3.2%.北方稍高,约为4.6%,南方为2.6%~2.9%,感染人数估计有3 700万.受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婴儿的发生率为5%.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多数患者可以演变为慢性丙型肝炎,其中20%左右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10年内有大约30%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并且HCV感染与原发肝癌有较密切关系.随着医学检测方法的不断进展,丙肝检测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丙肝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从胶体金法、ELISA法(丙肝抗体检测)、丙肝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的诊断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目前临床对丙型肝炎的诊断仍是以临床症状结合抗-HCV抗体、HCV-RNA等实验室指标为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尹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的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观察,以提供为经济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102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0.1%的洗必泰溶液浸泡棉球常规擦洗口腔,实验组在常规擦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比较两组口腔溃疡、口臭和口腔霉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口臭发生率为4%(2/51)、口腔溃疡4%(2/51)、口腔霉菌感染率2%(1/51),两组数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口腔护理加生理盐水冲洗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霉菌病的效果极其明显.

    作者:孙卫英;于夕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技术对子宫及附件和腹腔扫查.结果: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5例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9例,超声误诊6例.结论:超声技术对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莲;曾爱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于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1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个体化放尿法)31例,对照组(持续开放式放尿法)30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1次自行排尿情况.结果:两种放尿法对患者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个体化放尿法较常规的持续开放式放尿对患者影响小,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尚晓英;高俊霞;徐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在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

    目的:探讨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PCEA)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对患者产程、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中期妊娠引产并自愿要求分娩镇痛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引产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镇痛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的传统分娩方式.对两组产妇产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距.结论:腰部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注射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聪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氯诺昔康复合异丙酚对无痛人流技术麻醉效果的观察

    异丙酚静脉麻醉是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常用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过程平顺、恢复迅速的特点,但其呼吸、心血管意外者的发生率较高.而人工流产时手术操作、宫颈扩张等机械性刺激常使患者难以忍受,而单独异丙酚静麻醉常难以达到充分效果,且用药量大.笔者复合应用氯诺昔康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抚触护理法对初产妇心理健康以及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法对初产妇心理健康以及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生育的初产妇860例,根据产妇同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抚触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抚触护理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之外,再实施抚触干预.结果:两组产妇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其SAS和SDS评分、心理健康状况和出血量有明显差异.抚触护理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产妇的心理健康明显低于抚摸护理组,常规护理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抚触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结合抚触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降低其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健康[1].

    作者:周雪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主要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致残率很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因此,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对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而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简称空气波)治疗对预防偏瘫肢体水肿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5例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低场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本组35例中多发肌瘤24例,单发肌瘤11例,行MRI平扫共检出78个病灶,查出肌层内肌瘤49个,浆膜下肌瘤16个,黏膜下肌瘤13个.MRI表现为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或混杂信号;本组病灶小圆形、圆形57个,卵圆形19个,不规则分叶状3个.结论:低场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中能清晰、准确地显示肌瘤大小、形态和位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B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史立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出院指导对脑梗死患者ADL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出院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由责任组长按本科研究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中要求的出院前系统的健康教育进行出院指导.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分别应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ADL得分评定.结果: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实验组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中要求的出院前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出院指导,能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ADL.

    作者:郑小薇;郑翠红;潘鸿莺;陈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超声诊断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药流后14d以上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71例患者中50例宫腔残留物探及血流信号,病检均含有胎物成分;21例宫腔残留物未探及血流信号,病检为凝血块或炎性物.结论:彩超有助于判断宫腔残留物,指导临床处理药流后宫内残留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无禁忌证、拒绝手术并自愿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62例数据进行分析.并于治疗前、后比较阴道B超内膜厚度和刮宫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结果: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4.90±0.88)mm及(1.29±0.54)mm,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期间所有患者全部闭经,停药后25~59d(平均45d)月经恢复,2年治愈率87.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琪;李娟;陈意丽;李杏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