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启东市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远期效果观察

倪正平;黄飞;陆玲玲;陈陶阳;施平凡

关键词:非新生儿, 新生儿, 乙肝疫苗, HBsAg, 抗-HBs, 抗-HBc, ALT
摘要:目的:了解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上述对象(非新生儿组)在12岁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同龄的对照组(新生儿组)0岁起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18岁时两组对象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非新生儿组与新生儿组相比:前者HBsAg(8.0%)、抗-HBs(62.3%)和抗-HBc(23.1%)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HBsAg(2.0%)、抗-HBs(37.2%)和抗-HBc(4.5%)(P<0.001).HBsAg阳性者中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00%,后者71.4%,P =0.035;抗-HBs阳性者中的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9.7%,后者6.0%,P =0.000.ALT异常率:前者(5.4%)和后者(6.4%)无显著差异(P=0.575).将HBsAg 分为阳性者和HBsAg阴性者且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HBsAg阴性者的ALT异常率(前者5.1%,后者6.4%)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者(前者0.6%,后者0.0%)(P=0.000).结论: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在远期(18岁)仍具有较高抗-HBs阳性率,对HBV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性;但HBV的感染标志HBsAg和抗-HBc高于新生儿期接种儿童.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的诊断及疗效行临床分析.结果:COPD病人因基础疾病复杂,肺功能差,多因呼吸道感染、剧咳而引起气胸,临床症状较重,低氧血症较明显,治疗困难.结论: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危重,诊治疑难,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马万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消化道重建的应用

    食管癌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食管外科手术中核心的部分并不是癌肿的切除,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肠、结肠,其中胃的使用率高.但是传统全胃代食管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随着人们不断的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进,管状胃替代食管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尤其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可以减少胸腔胃代心肺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作者:许涛;丁伯应;杨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肛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及外口三部分组成,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必须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新技术和设备的运用,肛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影像学能显示瘘管的位置及其走向,尤其是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外科医生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治疗肛瘘,避免复发.本文查阅近年来肛瘘文献资料,现将目前肛瘘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作者:史立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是由于外伤、激素应用、骨质疏松等多种原因使股骨头局部或完全性缺血,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坏死的病理过程.这类疾病进展快,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终身性残疾.但单纯临床常规或手术治疗时效果不理想,而高压氧(HBO)的介入给这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

    作者:黄丽香;杨碧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藻羊栖菜药用功能研究进展

    我国作为海藻产量世界第一大国,每年海藻的食用及其他方面的用量都十分巨大,本文主要了解羊栖菜的活性成分并归纳其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糖和降血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食用和药用羊栖菜提供参考.

    作者:杨铭;郎朗;季宇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对无扩张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应用

    输尿管结石为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输尿管结石部位以上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使结石易于显示.而对无扩张积水的输尿管结石不易诊断,易于漏诊.现选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来我院结石科就诊,经超声检查确诊,中药排石证实的120例无输尿管扩张的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徐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引起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并寻找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9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未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肥胖、产程>12h、阴道检查/肛门检查次数≥4次、胎膜早破、术前白细胞升高≥15.0×109/L、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合并阴道炎、手术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手术瘢痕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指导孕期保健、减少阴道检查、肛门检查次数、充分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加强营养,可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晓峡;易凤仙;叶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GDM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可同时合并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在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2%,属于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危害.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而且因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问题,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吕宝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2006年我国安徽省首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2010年5月以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经过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1].

    作者:罗金萍;李桂;刘云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16例艾滋病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16例艾滋病患者和316例非艾滋病患者标本的血常规.结果:AIDS患者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S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RCL)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红细胞相关参数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对临床诊治AIDS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查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直肠癌前切术(DIXON手术)治疗直肠癌24例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不同直肠癌前切术(腹腔镜Dixon与传统开腹Dixon)治疗直肠癌的心得体会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0月-2012年8月接收的行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Dixon治疗14例,开腹Dixon治疗10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用时、淋巴结清除数、术中出血量大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病情况以及输尿管的损伤、大便失禁情况以及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在手术用时、淋巴结清除数、吻合口瘘发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恢复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术与传统开腹Dixon术相比,术中出血量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具安全、微创、可行性.

    作者:陈铭年;王玉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以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进行血脂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健康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高密度脂蛋(HDL)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以CHO、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同时,应进行降脂治疗.

    作者:李爱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体输血工作临床推进的制度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医院自体输血工作的临床推进机制与提升临床医生对自体输血认知度和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方法:从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医患宣传,重视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自体输血工作的临床推进.结果:经过1年来的工作实践,自体输血开展比率已达标.正逐步向常态化、显效化、规范化迈进.结论:自体输血的推进工作需要医院多部门的协同,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度与参与的积极性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

    作者:陈赛;彭传华;王群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普贴在老年ICU患者Ⅲ期压疮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安普贴在老年ICU患者Ⅲ期压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33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8例有33处Ⅲ期压疮的患者作为干预组,15例有28处Ⅲ期压疮者作为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使用安普贴,对照组患者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其他预防压疮护理方法相同,疗程均为4周.采用统计学分析干预组及对照组1个疗程愈合例数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安普贴治疗Ⅲ期压疮效果确切、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达晓燕;马春娇;曹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应用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的孕13~32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02例,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12h 1次,总量150mg,口服第1次药时经腹腔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对照组直接向羊膜腔注入利凡诺100mg.结果:观察组在成功率、引流产时间、产后出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配合利凡诺羊膜腔穿刺方法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提高了引产质量,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戴芙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初探两种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方法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 [1]等)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点尔康PVP碘伏等).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

    作者:赵得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研究糖代谢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各8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显著重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伴发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大剂量奥美拉唑和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进入本次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奥美拉唑组(45例):首剂奥美拉唑80mg静脉注射,然后以8mg/h微量泵泵入持续72h.常规剂量组(41例):奥美拉唑40mg,每12h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止血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大剂量组,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41/45).常规剂量组: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5%(33/4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每例输血量比较:大剂量组为(396.5±126.7)ml,常规剂量组(537.6±232.9)ml,平均每例输血量大剂量组少于常规剂量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常规剂量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恶心、头痛、腹泻、味觉减退等,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止血,降低输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特别对于没有开展内镜下止血的基层医院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李洪涛;张志旺;曾明芳;蒋素勤;徐立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8例眼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眼是人体的暴露器官,易受外伤,加之眼组织结构精细脆弱,功能重要,受伤后往往发生单眼或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重者可致失明或毁坏眼球 [1].因此做好眼睛的防护工作,并给予正确治疗、及时处理和恰当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于2008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眼外伤患者58例,经治疗及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排冠状动脉扫描成像的动态护理

    目的:探讨64排冠脉成像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50例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科学、精心的护理指导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满意图像.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取得检查顺利和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凤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