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如何对全院的临床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反馈等宏观及微观调控管理.现将笔者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措施介绍如下.1 健全各级组织,做到组织落实
作者:曹春华;韩秋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那他霉素眼液、贝复舒眼液及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19眼根据临床分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清创术或结膜瓣遮盖术.结果:治疗10~30d左右,19眼中5例角膜恢复透明,11例角膜形成局限性斑翳或白斑,3例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转上级医院行角膜移植术,1例行眼球摘除.19眼中16眼(84.2%)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氟康唑、那他霉素眼液、贝复舒眼液及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庄传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该类人群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设问卷对56例唇腭裂患儿的母亲与57例正常儿童母亲的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照分析.结果: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存在心理问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四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母亲的因子分(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魏雪琼;董美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源性维生素B1和腺苷钴胺治疗老年性聋的疗效.方法:将256例老年性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8例,对照组:维生素B1和腺苷钴胺,肌注1次/d;治疗组:维生素B1和腺苷钴胺各1支穴位注射,1次/d.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复查纯音听阈.结果:治疗组128例患者治疗后,有39例听阈有效提高,其中显效6例(4.7%),有效33例(25.8%),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性维生素B1和腺苷钴胺可以用于老年性聋的治疗.
作者:何丽;李健鹰;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以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加强护士安全知识培训,明确安全目标与责任,制定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手册>,设立专项风险安全管理员,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并建立监督和奖惩保障机制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院护理综合质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可以规避基层医院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达到护理管理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质量标准化.
作者:孙乐英;赖静花;钟树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高压增强扫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4例效果满意,其余病例中有1例失败,3例血管渗漏注药终止,2例发生迟发型轻度过敏反应.结论: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CT高压增强扫描的成功率.
作者:朱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面部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急诊面部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急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心态、术中身心反应及焦虑状态.结果: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术前心态和术中身心反应调查结果及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面部损伤急诊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范守丽;包美霞;姜翠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90例Ⅰ°~Ⅲ°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液和云南白药局部外涂.结果:治疗组压疮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复新液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压疮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髂腹下神经行程,为临床腹前壁下部手术切口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38具成人尸体标本,观察髂腹下神经行程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1)髂腹下神经距髂嵴高点(3.35±1.09)cm穿越腹横肌,距髂前上棘内侧约(4.09±0.89)cm处穿越腹内斜肌,在距耻骨联合上缘(4.98±1.46)cm处,其终末皮支穿出腹外斜肌腱膜.(2)髂腹下神经行程和分支并非固定,行程分三型:Ⅰ型,占64.5%;Ⅱ型,占10.5%;Ⅲ型,占25%;分支分四型:A型,占60.5%;B型,占6.5%;C型,占21.2%;D型,占11.8%.结论:量化测量髂腹下神经穿肌点距骨性标志距离以及观察髂腹下神经的行程和分支类型对腹前壁下部手术切口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自2009年起通过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0例并进行疗效观察,目的是判定此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金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仍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直接、便捷筛查手段之一.应用高档血细胞分析仪绝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观察.仪器分析异常细胞提示或临床上高度怀疑血液系统疾病的标本均应按照操作规程,认真进行显微镜的细胞形态学复核检查,确保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和沟通,对可疑标本要结合临床资料,对防止血液病的漏检、漏诊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颖;李戈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应用丈夫或健康第三者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妊娠74例,其中妊娠已分娩49例,目前妊娠>16周17例,妊娠在16周以内再次流产8例,妊娠>16周流产0例,妊娠成功率89.2%.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作者:王凌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32例,采用先从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再从颈椎前路切开,切除后纵韧带,彻底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安放生物膜保护脊髓,取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自体髂骨块植入间隙内;安放内固定物.然后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和JOA评分、Frankel 分级.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随访期间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和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满意.
作者:莫松全;吴天清;杨松运;李春梅;安明和;潘东川;陶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研究生新生高血压前期与体重指数(BMI)、性别、类别等的相关性.方法:对833名研究生入学时的体检资料进行抽样调查,计算BMI等参数并进行分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BMI分级分布大部分处在正常范围内,但血压有随着BMI值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密切相关,高校应针对研究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巧焕;褚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听流水声等诱导方式对产后尿潴留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促其排尿.结果:干预组产后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41.4±6.5)min,未发生尿潴留;对照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58.9±7.8)min,发生尿潴留4例(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效的产后护理干预能使产妇排尿时间提前,尿潴留发生率降低,利于产妇健康.
作者:张季萍;李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融入早教内容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将早教内容融入每次体检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MDI值和PDI值.结果:观察组儿童的MDI值和PDI值均优于对照组 (均P<0.05).结论:儿童融入早教内容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值得借鉴.
作者:陈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给药联合经宫颈旁注射给药及微波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遂川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治疗的96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将确诊为急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分为单纯静脉给药组40例;静脉给药联合宫旁注射及微波治疗组56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性研究.结果:单纯静脉给药法的有效率为60%,治愈率55%.静脉给药联合宫旁注射及微波治疗其有效率100%,治愈率96%.结论:静脉给药联合宫颈旁注射给药及微波治疗比单纯静脉给药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小瑜;肖艳琼;罗新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采用传统法注射,另一次采用改进法注射,观察两组疼痛、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情况.结果:采用改进注射法可有效地减少了皮下淤血,淤血面积明显缩小.结论:改进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程度.
作者:华小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作为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国内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教学及医技考核中.本文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阐述SP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的培训方法及其产生的意义.
作者:鹿先梅;邱满堂;蔡晓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呼吸机的广泛使用,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FVAP)患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呼吸机属于需要建立侵入性的人工气道的操作,同时患者往往是危重病者,易发生多种肺部真菌感染,而且真菌感染后临床表现多变,缺乏特异性及标准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所以早期诊断较困难,易延误治疗而导致成为院内感染首要的死亡原因[1,2].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