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孙乐英;赖静花;钟树玉

关键词:基层医院, 护理工作,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以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加强护士安全知识培训,明确安全目标与责任,制定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手册>,设立专项风险安全管理员,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并建立监督和奖惩保障机制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院护理综合质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可以规避基层医院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达到护理管理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质量标准化.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8月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消化性溃疡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溃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溃疡复发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了解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溃疡复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概况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1],此外红细胞压积减少水平下降10%已被用于定义产后出血[2].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近一半的产后出血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3].我国孕产妇其产后出血实际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

    作者:率腊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音乐护理在产房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产房中为临产孕妇播放合适的音乐.结果:音乐护理主要用于临床孕妇的身心护理,将音乐护理在产房中应用,有镇静情绪、消除恐惧、缓解疼痛、促进分娩等功效.结论:音乐护理在产房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值得在同行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传琴;陈江津;彭传华;陈;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2011年间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64例(观察组),另选行传统保留膀胱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4例(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4%,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29.7%,组间比较手术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4~66.5min,出血量为15.4~107.2ml,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0~24个月,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复发(4.7%),对照组16例复发(25.0%),两组复发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好,具有损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良锁;黄春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对心脏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对心率、心律、心脏血液供应以及血压的影响,为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提供更安全有力的保证.方法:在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前30min 、术中及术后30min 均采用Holter心电监护仪对心脏进行监测,并配合血压监测.结果:术中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律失常偶有发生,心脏血液供应在老年患者中有所改变.结论: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对被手术者心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明显,在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中亦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冯静;李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排尿功能的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从术前到术后直至拔尿管全过程,进行个体化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40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术前评估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基础上进行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腹壁肌肉的舒缩锻炼,根据个体特点实施定时放尿、膀胱灌注、二次排尿法等观察拔出尿管后小便能否自解及是否通畅,拔出尿管4~6h再次排尿后B超测定的残余尿量.对照组进行常规排尿锻炼.结果:对照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100ml 14例、≥100ml 6例;实验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100ml 17例、≥100ml 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插管天数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个体排尿训练对恢复膀胱排尿功能有显著意义.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处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多年来,随着心内、心外科诊治水平的提高,风湿热的减少,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已跃居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首位[1].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崔炜萍;陆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听流水声等诱导方式对产后尿潴留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促其排尿.结果:干预组产后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41.4±6.5)min,未发生尿潴留;对照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为(58.9±7.8)min,发生尿潴留4例(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效的产后护理干预能使产妇排尿时间提前,尿潴留发生率降低,利于产妇健康.

    作者:张季萍;李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时胃肠道副反应的防治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和吗丁啉在防治静滴阿奇霉素时胃肠道副反应的效果.方法:120例呼吸道感染并在我院静脉点滴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和吗丁啉口服,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两组在阿奇霉素静滴时胃肠道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阿奇霉素静滴后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1).结论:口服蒙脱石散和吗丁啉可明显减轻阿奇霉素静脉点滴时的胃肠道副反应.

    作者:姜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2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0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暾;陈苹;徐伟;李阳;李琼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面部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面部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急诊面部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急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心态、术中身心反应及焦虑状态.结果: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术前心态和术中身心反应调查结果及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面部损伤急诊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范守丽;包美霞;姜翠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双向的关系.本文主要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1 流行病学研究牙周炎已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作者:史作慧;樊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糖尿病运动疗法与护理的认识

    本文对糖尿病运动疗法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认为运动疗法协同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及稳定病人血糖.

    作者:王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唇腭裂患儿母亲与正常儿童母亲心理状态对照分析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该类人群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设问卷对56例唇腭裂患儿的母亲与57例正常儿童母亲的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照分析.结果: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存在心理问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四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母亲的因子分(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魏雪琼;董美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在90例婴儿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及随访

    目的:了解珠海市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90例1周岁内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婴儿作为监测对象,进行乙肝标志物血清学监测.结果:90例监测对象中,抗-HBs阳转率达96%;HBsAg携带率为4.44%;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90%;母亲HBsAg阴性婴儿的抗-HBs阳转率和GMT均低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达到较高水平,母亲HBsAg携带状况是婴儿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杨洁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新进展

    脑卒中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据报道,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仅次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300/10万,居世界第二位[1].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增加,存活患者中约80%[2]有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李秀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骨科教学中的培训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作为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国内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教学及医技考核中.本文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阐述SP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的培训方法及其产生的意义.

    作者:鹿先梅;邱满堂;蔡晓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采用传统法注射,另一次采用改进法注射,观察两组疼痛、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情况.结果:采用改进注射法可有效地减少了皮下淤血,淤血面积明显缩小.结论:改进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程度.

    作者:华小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中药房实训对中医专业学生的意义及实行之法

    识药、认药是中医师的基本功,但这却是现代中医教育的薄弱环节,中药房实训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中药房实训对中医专业学生的意义及实行之法.

    作者:林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个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长、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花费低.我院肾内科80%以上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自2009年5月-2011年11月共收治了68 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使用内瘘的平均寿命达3年以上.现将其具体护理方法及注意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王秀燕;王美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