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体会

王东;陈晓鹏;崔巍;田野;屠佳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应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观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7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35例,主要包括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不留置鼻胃减压管和尿管;术中维持患者体温,采用三孔法行手术,控制补液量及不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和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等;传统方法治疗35例.结果:加速康复组与传统方法组比较,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患者因医源性操作引起的不适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措施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钙黏蛋白-E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钙黏蛋白-E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钙黏蛋白-E在38例膀胱移行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81.6%(31/38),有显著性(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ad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蒋小雷;卢东;吴明辉;吴运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探讨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对52例复杂性鹿角形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或(和)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行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和(或)钬激光碎石取石成功,18例因结石呈哑铃状嵌顿于肾盂肾盏而行上和(或)中、下盏肾实质薄弱处切开再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12例因术中碎石角度困难、盏颈狭窄、肾实质肥厚而改直视下穿刺目标肾盏,经扩张后建立通道再联合气压弹道和(或)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无大出血,无肾盂黏膜撕裂,全组无输血,平均手术时间130min.所有病例均无残余结石发现.所有病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对肾脏及邻近脏器损害极其轻微,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龙军;蒋斌;周卫国;屈辉;黄玉善;唐继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且随机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14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次/d,其疗程为15~20d.B组(对照组)14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次/d,治疗3~5d后改口服阿奇霉素10mg/kg,1次/d,连续用药3d停药4d序贯治疗.结果:A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儿,且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其用药时间不宜过短,用药时间过短容易复发.

    作者:吴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析急诊科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带教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以提高急诊的带教质量更好地把教和学融为一体.方法:根据浅析近两年来急诊科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对策.结果:对策实施后,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有90%获得优异.结论:通过提高带教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采用科学施教,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刘霞蓉;苏梅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太仓市292例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评价太仓市婴儿早期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分析各因素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寻求并制定更好的早期教养模式.方法:采用首都儿研所的婴幼儿0~6岁发育诊断量表,对2011年平均月龄(6.18±0.38)个月的292例在太仓市妇保所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进行测试,对测试家长采用调查量表的方式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对收集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男女婴神经心理发育无差异;神经心理发育与喂养方式有关;神经心理发育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有关.结论:性别对神经心理发育无影响,母乳喂养、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作者:闵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胺碘酮注射液转复特发性房颤53例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胺碘酮注射液在转复特发性房颤的应用价值.方法:按标准剂量,规范使用胺碘酮注射液转复特发性房颤.结果:本组53例证实,经胺碘酮转复治疗特发性房颤转复率达98.1%,并能有效维持窦性心律.结论:应用胺碘酮注射液转复特发性房颤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安全.

    作者:陈世明;陈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N末端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与N末端脑钠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血清肌酐水平,分为代偿期组(31例)、失代偿期组(28例)、衰竭期组(23例)以及尿毒症期组(9例).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其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进而分析血清肌酐水平与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越严重,其N末端脑钠肽的值越大,即血清肌酐水平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呈正相关(r=0.851,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浓度存在明显相关性,NT-proBNP可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检测的辅助指标.

    作者:邢楣;李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近些年神经外科的患者感染屡见不鲜,感染率在20%左右,这在各科室中属于相当高的.神经外科在各个科室中有很强的特殊性,一般是病情较严重患者,而这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身体条件较差,极易出现其他疾病的感染,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器械层出不穷,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但同时也带来复杂的医院感染的严峻挑战.

    作者:苗尔平;鞠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沐舒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护理措施.方法:将确诊为毛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吸氧、吸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和沐舒坦15mg雾化吸入,2次/d,而对照组则给予地塞米松0.25~0.5mg/(kg·d),1次/d,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沐舒坦治疗毛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疗效显著,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福英;张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补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锌缺乏与腹泻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以得到证实[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天给予元素锌20mg,疗程10~14d,6个月以下婴儿每天10mg可缩短病程[2].为验证补锌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应用葡萄糖酸锌颗粒佐治急性腹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兰;何华兰;周燕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纤支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1.2mg/kg,芬太尼5μg/kg.实验组:选用镜体外径3.6mm的纤维支气管镜,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并对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定位.对照组:常规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结果:实验组成功率100%,导管管端正确定位率达100%,而对照组导管插入过深发生率15%,插入过浅发生率8%,即错位率达23%.结论: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患者麻醉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肺隔离技术效果好,能创造佳的手术条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红杰;李晓静;马亚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治疗组患者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共2周.结果:临床有效率83.3%,心电图总有效率70.0%.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再认识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内膜以及心肌发育停止而引起的以心室内壁异常粗大交错的肌小梁和深隐窝为特征的基因异常相关性遗传性心肌病.1990年,美国的Chins等将其正式命名为NVM.1995年WHO将其定义为未分类心肌病,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建议将其归为原发性遗传性心肌病.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将其归为未定型心肌病.随着近年来对NVM认识的提高,临床报道和相关研究逐年增多.但到目前为止,临床医师对本病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NVM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等方面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NVM的再认识及诊治水平.

    作者:王歆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A、B两组分别给予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治疗.结果:B组总有效率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或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辅以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姜小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刺激器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和常规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质量.方法:将上肢择期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常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开始30min(T3)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术中体动、术后疼痛出现时间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较B组稳定,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体动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镇痛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儿循环稳定,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伟;王勇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澄江镇4个社区50周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寻社区人群高血压综合防治的科学模式.方法:选择澄江镇4个社区共4.2万人,对其中50周岁以上人群开展高血压目标人群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运用NAH方案为基础治疗,随访管理督导患者服药,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5年后进行综合干预效果评估,接受管理并完成5年随访的1 768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1.9%,良好的生活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吸烟率降低39.8%,饮酒率下降了36.5%,超重、肥胖减少了30.2%,低盐膳食率提高了55.9%,规律服药率提高到85.4%,防治费用降低了50.7%.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运用软件进行分层分级系统管理,随访督导其服药,选用安全、价廉、有效的降压药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行为指导等综合防治方案,患者能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平稳,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大大提高,值得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推广.

    作者:朱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一次根治蹄铁型肛周脓肿32例体会

    目的:观察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术治疗蹄铁形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采用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根治蹄铁形肛周脓肿.结果:手术总有效率97.88%,未发生肛门失禁.12~18个月随访,均未复发.结论:该术式简化了手术操作,方便了术后换药,有效保护了肛门功能,减少了病人痛苦,能更快促进伤口的临床愈合.

    作者:杨金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异常减少采用手工计数及显微镜复查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异常减少需手工计数及显微镜复查的重要性.方法:对使用法国ABXpetra6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异常减少500例标本,以血小板低于50 000为准争得患者同意再次抽血进行血液分析仪检测和手工血小板计数,并采用末梢血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形态及分布情况.结果:495例petra60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仍然少于50 000有5例,其中男3例、女2例与血液分析仪测得血小板计数明显不符显微镜检查结果,可见血小板有聚集成团、巨大血小板、微小血小板.结论: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异常减少需采用手工计数及显微镜复查,以手工计数与显微镜观察形态综合报告结果.

    作者:李宝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药治疗失眠7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中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76例,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西医组5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4%,西医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石艳芬;祝玉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改良横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横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7-2009年间收治的9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Stewart横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横切口,术后对患者进行2~3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3年发现两组患者在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横切口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具有暴露面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不影响美观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游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