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患者术前两种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比较

何国君

关键词:白内障患者, 皮肤消毒液, 碘伏, PVP-Ⅰ
摘要:目的:对白内障患者术前两种皮肤消毒液的消毒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抽取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碘伏组(50例)和PVP-Ⅰ组(50例),观察两种皮肤消毒液应用的不同结果及对手术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例眼周围皮肤及睑缘细菌培养结果无细菌生长、无眼内炎发生,两组术后眼部不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浑浊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 PVP-Ⅰ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消毒杀菌剂,值得在白内障手术中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腹泻婴幼儿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儿采用合理喂养、口服药物及静脉输液对症治疗等措施,观察组10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结果:104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采取配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治愈率比一般常规治疗高28.46%.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婴幼儿腹泻安全、方便、经济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淑成;董洪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一次根治蹄铁型肛周脓肿32例体会

    目的:观察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术治疗蹄铁形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采用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根治蹄铁形肛周脓肿.结果:手术总有效率97.88%,未发生肛门失禁.12~18个月随访,均未复发.结论:该术式简化了手术操作,方便了术后换药,有效保护了肛门功能,减少了病人痛苦,能更快促进伤口的临床愈合.

    作者:杨金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钙黏蛋白-E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钙黏蛋白-E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钙黏蛋白-E在38例膀胱移行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81.6%(31/38),有显著性(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ad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蒋小雷;卢东;吴明辉;吴运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学生运动损伤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学生运动损伤的临床特点、损伤原因、诊治及预防对策.方法:对68例学生运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踝关节损伤45例,占66.1%;指间关节损伤10例,占14.7%;腕关节损伤6例,占8.8%;膝关节损伤5例,占7.3%;肩关节损伤2例,占2.9%.关节扭伤46例,占67.6%;骨折11例,占16.1%;脱位7例,占10.3%;交叉韧带或半月板损伤4例,占5.9%.结论: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及类型与运动的方式有关,踝关节扭伤多见,绝大部分行保守治疗可痊愈.避免运动损伤重在预防.

    作者:史琴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治疗方法,比较DHS、LCP、PFN三种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近端解剖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三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采用Harris评分表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术后评分,通过进行计算发现本组70例患者中,行DHS固定29例患者优良率达到83.78%,行PFN固定17例的优良率达到93.10%,行LCP固定治疗24例,优良率达到85.29%.结论: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即采用个性化治疗,从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阳;刘云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B型超声在诊断前置胎盘中的应用

    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是无痛性阴道流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常系间断性出血,也可大量出血,本病如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会因大出血而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前置胎盘的诊断有效简单的方法就是进行B型超声检查,其胎盘定位准确率高达95%以上[1],并可重复检查.本文就B型超声检查诊断的前置胎盘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刘中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细胞外α-突触核蛋白的特点其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和聚集常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和脱失,以及细胞内以α-突触核蛋白为主要成分的路易小体形成.传统的观点认为该蛋白仅存在细胞浆中,近来的研究发现,在细胞间质中也存在着α-突触核蛋白,其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在本文中,笔者综述了细胞外α-突触核蛋白的特点、生物学意义及其与帕金森病发病的关系.

    作者:赵江浩;赵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N末端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与N末端脑钠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血清肌酐水平,分为代偿期组(31例)、失代偿期组(28例)、衰竭期组(23例)以及尿毒症期组(9例).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其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进而分析血清肌酐水平与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越严重,其N末端脑钠肽的值越大,即血清肌酐水平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呈正相关(r=0.851,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浓度存在明显相关性,NT-proBNP可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检测的辅助指标.

    作者:邢楣;李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近些年神经外科的患者感染屡见不鲜,感染率在20%左右,这在各科室中属于相当高的.神经外科在各个科室中有很强的特殊性,一般是病情较严重患者,而这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身体条件较差,极易出现其他疾病的感染,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器械层出不穷,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但同时也带来复杂的医院感染的严峻挑战.

    作者:苗尔平;鞠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纤支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1.2mg/kg,芬太尼5μg/kg.实验组:选用镜体外径3.6mm的纤维支气管镜,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并对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定位.对照组:常规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结果:实验组成功率100%,导管管端正确定位率达100%,而对照组导管插入过深发生率15%,插入过浅发生率8%,即错位率达23%.结论: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患者麻醉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肺隔离技术效果好,能创造佳的手术条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红杰;李晓静;马亚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持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且随机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14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次/d,其疗程为15~20d.B组(对照组)14例,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次/d,治疗3~5d后改口服阿奇霉素10mg/kg,1次/d,连续用药3d停药4d序贯治疗.结果:A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患儿,且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其用药时间不宜过短,用药时间过短容易复发.

    作者:吴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VSD封闭负压结合土黄连液冲洗在创面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配合土黄连溶液冲洗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10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29例复杂感染创面行手术清创,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土黄连溶液负压引流装置持续吸引.结果:29例患者中21例经6~8d VSD封闭引流,创面行自体中厚皮片植皮术成活.8例感染较重再一次清创后,继续VSD引流7d后肉芽组织鲜活平整,予以直接游离缝合并配合植皮,创口封闭,移植皮肤基本成活.结论:VSD负压配合土黄连溶液冲洗能较好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有助于控制创面感染,明显缩短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补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锌缺乏与腹泻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以得到证实[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天给予元素锌20mg,疗程10~14d,6个月以下婴儿每天10mg可缩短病程[2].为验证补锌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应用葡萄糖酸锌颗粒佐治急性腹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兰;何华兰;周燕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探讨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对52例复杂性鹿角形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或(和)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行肾窦内肾盂切开联合气压弹道和(或)钬激光碎石取石成功,18例因结石呈哑铃状嵌顿于肾盂肾盏而行上和(或)中、下盏肾实质薄弱处切开再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12例因术中碎石角度困难、盏颈狭窄、肾实质肥厚而改直视下穿刺目标肾盏,经扩张后建立通道再联合气压弹道和(或)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无大出血,无肾盂黏膜撕裂,全组无输血,平均手术时间130min.所有病例均无残余结石发现.所有病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对肾脏及邻近脏器损害极其轻微,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龙军;蒋斌;周卫国;屈辉;黄玉善;唐继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误诊左下肺癌1例及文献复习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良性肿瘤,自1956年Liebow等首次描述此瘤并且命名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因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难,易误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现将我所误诊为左下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探讨PSH的临床诊治,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顾众宏;饶赣锋;刘懿;邱龄龄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在我院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血液检查、分析、诊断,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本次分析活动的对象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原始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在治疗过程中,按照紫癜性肾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A组:14例患者中,A、B组症状明显好转都是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8.57%; C组:症状明显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从三个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观察以及复查情况分析,得出低分子肝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于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均能达到78%以上的有效率,但是如果能够将这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综合治疗,则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能提高15%,建议今后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得到推广.

    作者:陈望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沐舒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护理措施.方法:将确诊为毛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吸氧、吸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和沐舒坦15mg雾化吸入,2次/d,而对照组则给予地塞米松0.25~0.5mg/(kg·d),1次/d,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沐舒坦治疗毛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疗效显著,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福英;张翼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8例因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急诊行病灶切除术外,其余48例均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正确的用药指导,密切的监测和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成功地进行药物治疗的关键,既保护了输卵管的功能,保留了生殖能力,又能减轻宫外孕造成的伤害和后遗症.

    作者:唐久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析急诊科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带教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以提高急诊的带教质量更好地把教和学融为一体.方法:根据浅析近两年来急诊科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对策.结果:对策实施后,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有90%获得优异.结论:通过提高带教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采用科学施教,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刘霞蓉;苏梅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鼻咽癌患者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经过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对健康教育的整体认知程度、教育效果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为整体护理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指导方案,提高了患者的认知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柯艺芬;李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