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吴殿义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心悸, 中成药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三种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0例,A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治疗1年,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A组通过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总有效率95%,与B、C两组的84%、82%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效果更佳,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目的 将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4年11月,三年期间在中药炮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因使用及存放不当而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结果 经研究发现,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具有直接影响.结论 临床用药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意义重大,要得到理想的用药效果,应从药品的选材开始,层层把关,严格筛选,根据药品的炮制流程严格分类进行,并在各个流程中加强监管力度,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达到佳药用效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梁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补血滋阴疏肝法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失眠症29例

    目的 观察补血滋阴疏肝法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 5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失眠症患者,以48例水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再以另外11例无浮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共29例患者.服用具有补血滋阴疏肝功效的中药汤剂.结果 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值<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照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经疏肝滋阴补血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好于对照组.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其ALT、ALB、TB治疗前后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LT与ALB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补血滋阴疏肝法对ALT与ALB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B进行统计分析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补血滋阴疏肝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失眠症.

    作者:张金付;陈翠玲;田荣茂;李海鸥;唐红;叶敏贞;叶剑鹏;刘淑明;熊益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康复的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50例

    目的 探讨中医对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失眠的患者,并随机平均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50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神经内科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也进行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只接受神经内科的基础治疗.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有效患者一共有48例,总有效率高达96%,对照组中的有效患者共有37例,总有效率为74%,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结论 在治疗神经内科失眠的患者时,常规的神经内科的基础治疗与方法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治疗疗效,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辨证治疗神经内科的失眠患者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伍曙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疑难病经验概述(二)——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大,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名老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有其特色经验,值得我们临床工作者学习和借鉴,本文对当代的名老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特色临床经验予以梳理和总结,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作者:丁波;卓泽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试谈《内经》与中医心理学说关系

    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理变化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中医学的心理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系统和组成部分.中医学强调心理特征的两极差异性,把心理特征分为阴、阳、水火、刚柔、勇怯两种对立的类型.中医学认为,人们的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不同心理特征的人,发病特点也不相同.情志致病多是功能性疾病,是引起其他疾病的内因.

    作者:王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40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中药保留灌肠和相关护理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和护理.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在自主通便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单纯使用西医疗法(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加快缓解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采用.

    作者:李菊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肿瘤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肿瘤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结果 ①两组护理后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3.33%,对照组70.00%,经统计学比较X2=5.455,v=1,P=0.020.②两组护理后VAS疼痛评分为:对照组(3.12±1.16)分,观察组(1.54±0.79)分,经统计学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③2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对照组为(46.28±5.69)、 (47.21±5.27),治疗组为(39.22±4.49)、(39.32±4.73),两组比较均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有效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东峰;刘秋梅;路涵;高五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清肺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25例

    目的 探讨清肺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化疗治疗的同时联合清肺抗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痰涂片转阴率及肺部病灶吸收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痰涂片阴性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率92.00%高于对照组肺部病灶吸收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清肺抗痨汤联合化疗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疗效确切.

    作者:贺柯庆;任慧芳;宗亚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医学研究生教育浅析

    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推进了人类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医学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目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薄弱环节,需要从课程体系、人文精神培养、全科医学理念、中医特色的继承和发扬等方面加以完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作者:黄坚;熊凤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及CT影像学表现关系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脑梗死患者CT影响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3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其中医辨证分为81例中经络患者组(观察组)以及42例中脏腑患者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观察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 低密度病变者113例,腔梗者10例;所选患者病灶位置位于脑干者2例,脑叶者7例,小脑者16例,内囊基底节者98例.其中观察组的低密度病变发生率、病灶位置位于脑干的发生率、占位效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灶位于脑叶的发生率以及腔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的中医证候的脑梗死患者,CT影像学中的病灶性质和病灶位置以及占位效应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利用CT检查中脑梗死患者的病灶信息结合起来可以显著地提高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发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鸡内金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比较

    目的 对鸡内金中的多糖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方法 通过苯酚-硫酸比色法对鸡内金不同炮制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鸡内金不同炮制品总多糖含量,砂烫鸡内金>生品鸡内金>微波鸡内金.结论 生品鸡内金经炮制后的砂烫炮制品中的总多糖含量要比生品及微波炮制品都高.

    作者:金伶佳;贾天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分层次教学法在ICU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和研究分层次教学法在ICU(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同一学校同一批次分配到我院ICU的护理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名,其中对照组20名予以传统带教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20名则严格按照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带教方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种带教方式的应用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分层次教学法的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专业操作、反应能力、护理病历、人文素养分数明显高于采用传统带教方式的对照组实习生,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带教方式在ICU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值得在ICU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清;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艾灸法治疗月经不调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艾灸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60的例月经不调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艾灸法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艾灸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WBV、PV、HCT、FB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艾灸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晓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讨论式课堂教学体会

    《针灸大成》所记载医案集中体现了杨继洲辨证论治、精穴少针的学术思想,对中医高校学生选择该著作代表性医案进行讨论式课堂授课,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辨证论治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医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益于整合学生知识结构,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在培养中医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系统化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作者:韩红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自罪症状群验案三则

    作者就中药针灸治疗自罪症状群的验案,选录了三则予以介绍.文章指出,诊疗自罪症状群时,要全面审察症象,深入了解和识别患者的禀赋性体质,这样,能更准确地辨证而予以有效治疗;同时,还能根据患者禀赋性体质与病理倾向性,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再发与证情转换,而予以有效防治.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立体动态干涉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23例

    目的 观察立体动态干涉波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肩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立体动态干涉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及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的VAS和ROM分别为(7.92±1.34)分和(49.70±19.19)°,对照组的分别为(7.89±1.27)分和(56.09±18.40)°.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时,2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VAS和ROM分别为(3.56±0.61)分和(89.76±20.45)°,对照组的分别为(4.83±0.94)分和(68.65±17.64)°.2组观察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立体动态干涉波结合关节松动术能更好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减轻肩关节的疼痛程度及提高其功能状况,值得在肩周炎临床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平;宋晓磊;冯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防范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取西医护理方式,观察组43例患者采取中医用药护理措施.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43例患者中,发生暴力行为者6例,暴力行为发生率为13.95%.与对照组护理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中医用药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从而可以有效保障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安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金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柴胡汤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不良反应32例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对肝脏射频消融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改善作用.方法 将6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于射频消融术后予以小柴胡汤口服,加以西医一般对症治疗,7d后结束;时照组32例术后仅予以西医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第3 d及7d分别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3d时,观察组症状积分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7d时,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胸痛及发热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柴胡汤能有效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杨芳明;杨亚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风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探讨

    中风病因病机的理论研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章通过回顾中风外因和内因传统理论溯源,阐述现代研究对中风外风致中、痰瘀互阻、痰热腑实、瘀血阻滞、气机失调、火热内盛、气虚血瘀、毒损脑络、肝肾阴虚等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较为全面的概括了古今医家对中风病的不同观点认识.中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众多的病理因素.学习诸医家对中风病的观点认识,关注其病理因素之间的联系转化,能为更加深入的认识中风病因病机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包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