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目的:研究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71名医护人员实行急救演练的实操性培训.经过前期教学查房,提供急救演练的案例,再由科主任、护士长指导,制定应急预案,后使用角色扮演法将急救演练展示出来.结果:医护人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掌握临床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处理程序,熟练各种抢救的使用方法,正确实施急救技术,提高抢救配合能力.结论:急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急重症救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石骨症为一种罕见的泛发性骨硬化症及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大理石骨,泛发性脆性骨硬化症,硬化性骨增生性骨病,粉笔样骨 [1].1904年由Albers-Schonberg发现 [2],通常表现为骨骼受累,大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家族因素有关 [1].现将我院2008-2011年发现的3例石骨症病例临床及影像的表现介绍如下,旨在提高石骨症的临床诊断及影像的特征性表现.
作者:黄启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2008年1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12 例因外伤引起的脾破裂患者经过手术行脾保留性手术(部分切除或修补术),通过严密观察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使患者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端;许婉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治疗机体黏膜组织慢性炎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确诊机体黏膜组织慢性炎症患者实施胸腹部深部加温治疗,每个部位6~8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分别对患者全身慢性炎症组织给予相应抗炎对症治疗,如口服对症抗炎药、生理盐水+庆大鼻腔冲洗、抗炎滴鼻剂滴鼻、抗炎滴眼液点眼,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有效健康指导.结果:本组40例患者,完全缓解28例(70%),部分缓解9例(22.5%),未缓解3例(7.5%),总有效率92.5%.结论:应用深部热疗配合相应抗炎药、健康指导治疗机体黏膜组织慢性炎症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 年1月-2011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15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分析格拉斯哥评分(GCS)对高钠血症的影响及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15例患者,血钠水平均在145~183mmol/L,GCS评分3分高血钠的有7例,7例患者中血钠水平150~160 mmol/L的2例,160~170mmol/L的1例,170~183mmol/L的4例,经治疗后血钠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终均死亡.GCS评分6~8分高钠血症的患者8例,经治疗后血钠均降至正常范围.8例患者中,血钠145~150mmol/L的5例,治疗后均存活;血钠水平在150~160 mmol/L的2例,治疗后1例死亡,1例存活,血钠水平在165~170mmol/L的1例,治疗后死亡.结论:本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治疗高钠血症切实有效,GCS评分低的高钠血症的血钠水平越高,血钠水平越高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死亡率越高.
作者:王世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实行西药治疗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0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健康知识与良好生活行为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合理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吕小锦;杨文伟;陈秀芬;王雪慧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提高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 2008年3月-2011年4月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42起,分析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风险管理对策.结果: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有:人员分配因素、风险意识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工作质量因素、法制观念因素.结论:通过分析总结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对策,实施风险管理,使护理工作的风险事件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
作者:马海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手术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观察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改善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同期有21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0.1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骨水泥用量少,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经补充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黎新宪;肖筱武;谢军;黎海波;周平专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对照组患者,以及UA组不同Braunwald分级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结果:UA组血浆BNP的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Braunwald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与U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对U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许营;闫兴国;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重症患者CRRT实施对股静脉导管血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 82 例行CRRT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前行CRRT股静脉置管患者70例,给予常规护理.了解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对中心静脉导管血行感染的影响.结果: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明显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从而降低了患者入住ICU时间,减少了患者费用.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大大降低股静脉插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但需要提高临床的依从性.
作者:唐冬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95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现状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老年住院患者不安全及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结果:使老年患者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老年人的住院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玉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探求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384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方案及其并发症等情况,并分析所得资料.结果:采取联合用药者占80.73%,单药治疗者占19.27%,两组比较,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复方降压制剂的使用率位居第一,达54.43%.以单药复方制剂治疗者并发症人次占用药人数的39.31%,其余方案治疗者并发症人次占用药人数的73.64%,两组比较,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制剂、联合用药为该社区高血压治疗的主体,并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岫方;王毅兵;范禹晴;丁香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空心钉加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8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加双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8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10例,按AO的Muller分型:C1型10例,C2型6例,C3型12例.结果:本组28例均获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assebaum法评分,优17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9.3%.结论:空心钉加双重建钢板是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董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对ICU轮转及实习医师进行强化型气道开放带教,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方法:对在ICU轮转及实习的医师气道开放带教方法分组比较,实验组在传授理论课程之后立即进行强化模型操作训练.结果:实验组在气管插管模型操作考试,学生对于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加强人工气道开放的教学改革,将气管插管的教学模型应用于临床教学,能提高全院年轻医师的急救技能.
作者:贺承健;肖燕;廖谷清;邓立普;肖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6例)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包括根据患者情况提供营养治疗方案,提供特殊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针对每例患者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和个体指导;对照组(46例)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生化指标测定,以观察治疗的效果,同期观察并发症.结果:提供特殊的肠内营养制剂和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少,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且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和针对每例患者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和个体指导,可显著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夏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髋臼前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5月-2011年6月共收治髋臼前壁骨折6例,其中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5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均采用Smith-Petersen入路.结果:随访1~3年,平均2年.结果手术治疗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者4例,可1例,优良率为80%.非手术治疗的1例关节功能表现优良.结论:骨折块较大、移位比较严重且伴有髋关节前脱位、关节内有游离骨块的髋臼前壁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以Smith-Petersen入路佳.
作者:张栋;李成存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情况并进行差异化分析.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地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农村地区未控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占16.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38.4%,混合型高血压(SDH)占45.5%.其中年龄较高的患者知晓率及治疗率均低于年龄较低的患者.结论:当前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混合型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对收缩期高血压进行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者:罗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使患者尽早恢复伤前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0例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从心理、手术前后的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结果:6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护理工作要循序渐进,不同时期采用相应的措施,通过耐心细致的护理,正确的康复指导,大限度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可以使患者减轻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易桃引;任慧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总结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具体方法和应用体会.方法: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到位、尽职,做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结果: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病人护理问题,增强了问题评估、跟踪、解决能力,培养了床位护士的问题意识,为病人提供了精细化、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结论:精细化管理与优质护理在责任和职责的界定上达到了极其相同的偶合,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吴国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参考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3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行二维及三维图像重建后处理.结果:35例患者均显示有颌面部骨折,螺旋CT 三维及二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多方位直观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程度;临床医生可通过三维及二维重建动画任意旋转、暂停观察,制定手术方案、入路及非手术治疗依据.结论:螺旋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全面、快速、准确地显示颌面部骨折,对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伟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