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军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以来对46例HIE患儿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方法.结果:46例HIE患儿均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获得满意图像.结论: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就能够确保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完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服务.
作者:陈迎良;苗重昌;张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复发卵巢癌的疗效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方法:主要针对2010-2012年到本院进行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分组治疗,随机抽取其中的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所进行的方法为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将剩下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进行的治疗方法为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3周给药1次,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以后,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不良反应也比对照组低.结论:运用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复发卵巢癌的疗效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AECOPD患者42例,随机分为噻托溴铵治疗组(对照组,n=21)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1).两组患者均辅以吸氧、祛痰、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显著提高,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较单独使用噻托溴铵对AECOPD 患者疗效好,在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上改善更明显.
作者:余阗;王莹;李伟铭;杨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部位及严重性与颈动脉彩超所示部位及严重性是否存在明显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0例,排除心源性卒中,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病灶同侧斑块为204例,占51%,病灶对侧斑块为108例,占27%,斑块中均以软斑及混合斑所占比例为高;NIHSS评分轻度者狭窄占58 例(24%),中度者狭窄占61例(49.2%),重度及极重度者狭窄占27 例(79.4%),且评分重者斑块多发.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密切相关,且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病变严重性与脑血管病严重性亦明显相关.
作者:闻瑛;袁磊;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prostate,TURP)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影响疗效的是术后尿道狭窄[2].2001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共行TURP 621例,其中出现尿道狭窄18例(2.90%),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调查邵阳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特征,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市大祥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092人,入户调查老年人过去12个月跌倒的情况.结果:1 092人中,12个月中发生跌倒257人,跌倒发生率为23.5%;其中女性151人,发生率为58.8%,男性106人,发生率为41.2%人,女性高于男性(χ2=4.181,P<0.05).跌倒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2=10.232,P<0.01).跌倒的257人中,常见的受伤性质是浅表伤和骨折,分别占31.91%和28.01%.害怕再次跌倒者及导致日常活动减少者分别占62.65%和34.63%;产生过低落等消极情绪者占35.80%.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需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岳月娟;赵亚珍;邓莉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肺炎患儿体内维生素A的状况,次要目的是研究个体化、营养等因素对VAD儿童的影响.方法:对北京3所医院中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进行抽样研究,患儿的相关信息通过患儿母亲详述而获得,体内维生素A含量测定通过相关剂量反应实验(RDR)得到结果.结果: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其中17.8%确诊为VAD,50.3%的患儿为正常结果,24.6%的患儿有肝脏储备功能的下降,7.3%的患儿结果与感染过程相关.得出与VAD相关的变量数值:年龄<2个月(OR 3.43,94%CI:1.83~9.23);年龄>6个月并给予配方食品的儿童(OR 0.37,95%CI:0.15~0.9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VAD发生率在北京仍然存在,而且对有维生素A缺乏高危患儿进行维生素A补充是必要的.
作者:耿扬;张俊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髋部手术的护理措施,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以来行髋部手术的325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静脉血栓症28例,发生率8.62%.其中肺栓塞死亡3例,发生率为0.9%,较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生率明显低.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作者:王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5年,术后1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28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骨折易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此类骨折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董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中,左侧7例,右侧5例,双侧1例;CT表现为含不同程度的脂肪成分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增强幅度CT值均小于20Hu.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可明确诊断.
作者:何文景;贺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快速培养鉴定方法的比较.方法:采用沙保氏培养基培养后用API 20C AUX鉴定系统、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直接接种标本.结果: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可快速准确分离鉴定常见真菌.结论: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培养分离鉴定用CHROMagar加察贝克氏培养基完全适用临床的快速诊断.
作者:赵思阳;邹立新;吴晓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的孕妇.以往人工流产手术一般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人流综合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在此类手术常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第1种是传统的人流术;第2种是药流;第3种是无痛人流术,我院从2011年用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形态学科,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等,在对学生的实验考核中,一直存在着资源、效率、效果、可行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在院校中的广泛应用,利用课件来考核,能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传统实物标本考核的效果,解决上述的诸多实际问题[1,2].
作者:杜志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和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我科于2009年11月-2011年 4月运用该技术治疗 23 例软组织缺损创面,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存质量进行探讨.方法:对已确诊69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在实施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为了使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社区慢病管理不仅要注重治疗,更应做好护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认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卫;李玉琴;孙艳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2011年度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探讨该病的科学防控体会.方法:对2011年度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疫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和讨论.结果:本年度共报告手足口病27例(0.083%),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0~3岁儿童占77.78%,地区分布范围广,发病时间4~6月发病率高达55.56%,1例重症病例病原检为EV71感染;经过科学防控,发病率和重症逐年下降.结论:手足口病在本地区属于局部聚集发病,只要加强监测、健康宣教、科学治疗,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病例发病率.
作者:于海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比较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于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炎术后疼痛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80颗前牙,其中80颗为慢性牙髓炎,100颗为慢性根尖炎.80颗慢性牙髓炎随机分成两组:35颗用一次法治疗,45颗用多次法治疗.100颗慢性根尖炎随机分成两组:55颗用一次法治疗,45颗用多次法治疗.结果:慢性牙髓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率分别为17.1%和15.5%.慢性根尖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率分别为32.72%和15.6%.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不能完全取代多次法,可以用于慢性牙髓炎的治疗,但对于慢性根尖炎使用一次法的疼痛率会明显高于多次法,需慎重.
作者:王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98例已确诊并了解病情的恶性肿瘤病人及90例健康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8.97,P<0.01).不同文化程度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1,P>0.05).不同年龄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03,P<0.05).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χ2=2.77,P>0.05).肺癌病人较其他种类的恶性肿瘤病人有更明显的抑郁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较健康人群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且不同年龄、病种的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文化程度无关.在恶性肿瘤的宣教和治疗中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治疗.
作者:孙颖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d~1年).它具有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成功率高、安全、无需麻醉、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并可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等优点,特别适合肿瘤化疗患者.我科对41例肿瘤患者采取PICC置管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