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萍
目的:探讨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对症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儿经治疗和护理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及时的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儿康复的关键.
作者:杨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中,左侧7例,右侧5例,双侧1例;CT表现为含不同程度的脂肪成分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增强幅度CT值均小于20Hu.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可明确诊断.
作者:何文景;贺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作者:徐菲;金平;吴章松;张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长与患者沟通谈话制度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 000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要求实施护士长与患者沟通谈话制度;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查房,一般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护理投诉、医疗纠纷例数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医疗纠纷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士长与患者沟通谈话制度,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医疗纠纷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玉勤;章霞;陈爱;梁桂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部位及严重性与颈动脉彩超所示部位及严重性是否存在明显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0例,排除心源性卒中,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病灶同侧斑块为204例,占51%,病灶对侧斑块为108例,占27%,斑块中均以软斑及混合斑所占比例为高;NIHSS评分轻度者狭窄占58 例(24%),中度者狭窄占61例(49.2%),重度及极重度者狭窄占27 例(79.4%),且评分重者斑块多发.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密切相关,且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病变严重性与脑血管病严重性亦明显相关.
作者:闻瑛;袁磊;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快速培养鉴定方法的比较.方法:采用沙保氏培养基培养后用API 20C AUX鉴定系统、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直接接种标本.结果: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可快速准确分离鉴定常见真菌.结论: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培养分离鉴定用CHROMagar加察贝克氏培养基完全适用临床的快速诊断.
作者:赵思阳;邹立新;吴晓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复发卵巢癌的疗效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方法:主要针对2010-2012年到本院进行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分组治疗,随机抽取其中的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所进行的方法为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将剩下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进行的治疗方法为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3周给药1次,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以后,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不良反应也比对照组低.结论:运用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复发卵巢癌的疗效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百合食疗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行为学、免疫力及SOD活力、脑组织TChE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氯化铝和D-半乳糖复合造模的方法塑造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百合分30g、50g两组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进行预防.造模后第30天开始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取血和脑组织,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组织匀浆乙酰胆碱酯酶(TChE)等指标,对空白组、百合30g组、百合50g组、模型组、布洛芬组的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百合30g组、百合50g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清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脑组织TChE的浓度低于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百合30g和50g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百合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一定效果.
作者:李银;杨灿明;戴丽琴;黄立花;雷濡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求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营养组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在营养支持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TLC、ALB、Hb在两组得到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TLC、ALB、Hb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牛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原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癫痫持续发作,两次发作之间意识未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有的指出三次连续癫痫发作意识不恢复或一次惊厥发作大于5min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分类: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难治性癫痫.我科共收治6例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心血管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规律,探寻可能有效的综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特点,分析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心脏支持、ECMO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临床具体使用方法.结果:7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病例63例,机械通气20例,肺出血12例.63例危重患儿均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心脏彩超异常16例.终无肺出血患儿均获治愈出院共51例.12例肺出血患儿中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2例,好转放弃治疗死亡2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常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需严密监测,常规行床边心脏彩超检查,合理的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掌握好ECMO的上机时机,可期望降低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巢建新;洪少贤;朱振宏;卓志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调查邵阳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特征,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市大祥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092人,入户调查老年人过去12个月跌倒的情况.结果:1 092人中,12个月中发生跌倒257人,跌倒发生率为23.5%;其中女性151人,发生率为58.8%,男性106人,发生率为41.2%人,女性高于男性(χ2=4.181,P<0.05).跌倒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2=10.232,P<0.01).跌倒的257人中,常见的受伤性质是浅表伤和骨折,分别占31.91%和28.01%.害怕再次跌倒者及导致日常活动减少者分别占62.65%和34.63%;产生过低落等消极情绪者占35.80%.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需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岳月娟;赵亚珍;邓莉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0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按HbA1c控制标准分成达标组(HbA1c≤6.5%)43例和未达标组(HbA1c>6.5%)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以及死亡原因.结果:3年后达标组患者生存27例,生存率为62.79%;未达标组患者生存22例,生存率为46.81%;未达标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达标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标组患者因感染死亡 12 例,占48.00%,心血管疾病死亡6例,占24.00%,脑血管疾病死亡2例,占8.00%,其他5例,占20.00%.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组的患者预后较达标组患者差,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DM透析患者是很有价值的.对于糖尿病透析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冯辉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调查微波烤砂机微波辐射漏能量及评价作业人员接触微波辐射状况.方法:依据GBZ/T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微波辐射>,设备漏能状况靠近设备测量;作业人员接触辐射状况在各巡检位、操作位分别测量.结果:微波烤砂系统作业人员一日接触微波辐射的总能量为88.24μW·h/cm2,13个机柜门漏能辐射的功率密度在252.60~1 844.59μW/cm2之间,入口、出口漏能辐射量在372~502.86μW/cm2之间.结论:烤砂设备操作者接受的微波辐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限值标准;设备漏能辐射符合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5mW/cm2的要求.
作者:阮少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诊断为慢性阑尾炎35例,阑尾黏液囊肿2例,诊断符合率为92.5%,误诊、漏诊率为7.5%.结论:尽管超声对慢性阑尾炎的显示率不是100%,但超声检查可发现部分患者阑尾形态学的改变,包括本管径增粗、管壁增厚,并可发现有无黏液囊肿,可为临床诊断慢性阑尾炎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张慧;马果丰;刘学彬;袁莉;杨姣;朱冬梅;邹玲;曾艳;贾莉;岳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介入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造成的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输卵管造影或选择性输卵管造影确诊为输卵管双侧或单侧梗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必要时联合气液加压术去除管腔内粘连,恢复管腔的通畅,准确统计输卵管再通率及妊娠率等.结果:本组52例共88条输卵管阻塞,总再通成功率87.5%,宫外孕发生率5.8%,输卵管再次阻塞率26.9%,其中2例失访,不计入结果分析.结论:输卵管阻塞的介入再通术对不孕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复通效果.
作者:郑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3-8月在我院进行产后42d盆底功能筛查的212例产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妇FPFD的发生率为19.3%,其发生与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及孕期增加体重有关.结论:FPF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做好广泛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提高医务人员的生物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在输血前对3 536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结果:3 536例患者HBsAg阳性率为9.27%;抗-HIV阳性率为0.056%;抗-HCV阳性率为0.93%;抗-TP阳性率为1.07%.结论: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可使无症状的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保护,是预防控制职业感染和避免医患矛盾的必要措施,还为地区性传染病调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魏晓玲;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2011年度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探讨该病的科学防控体会.方法:对2011年度本地区手足口病的疫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和讨论.结果:本年度共报告手足口病27例(0.083%),其中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0~3岁儿童占77.78%,地区分布范围广,发病时间4~6月发病率高达55.56%,1例重症病例病原检为EV71感染;经过科学防控,发病率和重症逐年下降.结论:手足口病在本地区属于局部聚集发病,只要加强监测、健康宣教、科学治疗,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病例发病率.
作者:于海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导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一般是不可逆的,预后差.在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时如何延缓其进展为尿毒症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口服肾衰宁胶囊与尿毒清颗粒剂结肠透析两者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一民;李菁华;周龙珍;李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