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建新;洪少贤;朱振宏;卓志强
目的:研究百合食疗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行为学、免疫力及SOD活力、脑组织TChE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氯化铝和D-半乳糖复合造模的方法塑造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百合分30g、50g两组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进行预防.造模后第30天开始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取血和脑组织,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组织匀浆乙酰胆碱酯酶(TChE)等指标,对空白组、百合30g组、百合50g组、模型组、布洛芬组的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百合30g组、百合50g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清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脑组织TChE的浓度低于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百合30g和50g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百合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一定效果.
作者:李银;杨灿明;戴丽琴;黄立花;雷濡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肺炎患儿体内维生素A的状况,次要目的是研究个体化、营养等因素对VAD儿童的影响.方法:对北京3所医院中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进行抽样研究,患儿的相关信息通过患儿母亲详述而获得,体内维生素A含量测定通过相关剂量反应实验(RDR)得到结果.结果: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其中17.8%确诊为VAD,50.3%的患儿为正常结果,24.6%的患儿有肝脏储备功能的下降,7.3%的患儿结果与感染过程相关.得出与VAD相关的变量数值:年龄<2个月(OR 3.43,94%CI:1.83~9.23);年龄>6个月并给予配方食品的儿童(OR 0.37,95%CI:0.15~0.9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VAD发生率在北京仍然存在,而且对有维生素A缺乏高危患儿进行维生素A补充是必要的.
作者:耿扬;张俊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d~1年).它具有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成功率高、安全、无需麻醉、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并可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等优点,特别适合肿瘤化疗患者.我科对41例肿瘤患者采取PICC置管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关于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我院于2011年 3月-2012年4月收治64例罹患脑梗死者,所筛选的患者均存在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情况,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2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及降低颅内压等,研究组采取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取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待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率34.4%,有效率53.1%,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显效率18.8%,有效率37.5%,总有效率为56.3%,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在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作者:管雅琳;于长申;纪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留取标本的可行性.方法:以42例住院患儿为例,同一时间应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和普通穿刺针采血法,采集血标本,检测生化指标作自身对照,对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采血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应用静脉留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作常规生化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谢清;王长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作者:徐菲;金平;吴章松;张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治疗作用已受到重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11月对48例危重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夕妍;孙卫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CT征象特征,提高影像学诊断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11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28例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CT资料.采用SIMENS16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层厚及层距均为6mm.结果:28例中26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18例肿块密度均匀,增强一致.6例可见钙化;胰管扩张18例,15例轻度,12例不规则扩张,8例穿过肿块;13例合并胆总管炎,5例胆总管内可见结石;肝外胆管扩张19例,16例轻度;肾前筋膜增厚12例;胰前脂肪层模糊6例.结论: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CT征象,CT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张素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35名在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记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配药时发生的安瓿玻璃伤及注射拔针时发生的针刺伤,分别占百分比为54.29%和45.71%.结论:针对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维护实习护生职业安全.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数字X线摄影(D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由诊断医师分析40例外伤的DR骶尾骨侧位图像处理前影像和图像处理后(对比度、曝光度、亮度、图像切割、局部放大)影像.评价两组骶尾骨影像的质量情况并记录相应图像的曝光指数.结果:40例病例中,处理前和处理后影像的优片率分别为65%和75%(P<0.05),发现4例不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调节后有2例能满足诊断要求,曝光指数小于1 200或大于1 800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1)DR影像经过适当的图像后处理可以提高骶尾骨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2) 曝光指数不当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或可满足诊断要求.
作者:耿旭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是指用息隐(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期妊娠.因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存在着流产不全,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及流产后感染等问题[1,2].为了客观评价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减少或避免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本院近两年来因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360例进行药物流产前后彩超监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超声在女性药物流产过程中的诊断价值、疗效作用,以期进一步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霍晓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长与患者沟通谈话制度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 000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要求实施护士长与患者沟通谈话制度;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查房,一般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护理投诉、医疗纠纷例数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医疗纠纷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士长与患者沟通谈话制度,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投诉、医疗纠纷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玉勤;章霞;陈爱;梁桂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提高医务人员的生物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在输血前对3 536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结果:3 536例患者HBsAg阳性率为9.27%;抗-HIV阳性率为0.056%;抗-HCV阳性率为0.93%;抗-TP阳性率为1.07%.结论: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可使无症状的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保护,是预防控制职业感染和避免医患矛盾的必要措施,还为地区性传染病调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魏晓玲;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原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癫痫持续发作,两次发作之间意识未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有的指出三次连续癫痫发作意识不恢复或一次惊厥发作大于5min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分类: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难治性癫痫.我科共收治6例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探讨针刺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发生针刺伤人员的工龄、类别、发生地点、操作环节、损伤情况及暴露源分布等设计医护员工针刺伤登记表,对2009-2010年报告登记的43例针刺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各级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存在高度差异,其中实习生被针刺伤的人数多,其次是护理人员.拔除静滴时被针刺伤的构成比高,卫生工友对被针刺伤的处理不及时.结论:医院各级人员均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正确传递手术器械、及时处置使用后的针头、避免针头裸露、禁止针头回套等措施控制锐器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秀蕊;王明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UA)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新发脑梗死患者662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180例提示有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狭窄组),其余482例为非狭窄患者(非狭窄组),另选择80例年龄和性别与狭窄组、非狭窄组相匹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血管狭窄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血尿酸分别为(4.7±0.7) mmol/L、(1.7±0.8) mmol/L、(3.7±0.8)mmol/L和(420.1±98.2)μmol/L;非狭窄组患者为(4.2±1.0) mmol/L、(1.6±0.5) mmol/L、(3.4±0.6) mmol/L和(398.6±78.1)μmol/L;对照组为(3.5±0.9) mmol/L、(1.4±0.7) mmol/L、(2.8±0.9) mmol/L和(310.5±60.6)μmol/L.狭窄组、非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浆TC、TG、LDL-C、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血尿酸与TC、TG、LDL-C无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血浆TC、TG、LDL-C、血尿酸水平增高,是脑梗死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血管狭窄相关.
作者:肖利杰;龚爱平;魏秀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怎样避免误伤喉返神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4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资料.结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和颈丛麻醉的患者清醒状况下手术均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论:是否显露喉返神经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摸索探究,这样才能将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降到低程度.
作者:王瑜;富晓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原发性肝癌破裂是原发性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5%~20%,其可突然发生,迅速进展,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正确处理与治疗,对于肝癌患者的预后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正确积极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为治疗肝癌提供机会.我院于2002-2012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2例,女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5岁,原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史20例,其中肝硬化史17例,临床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25例,血压下降12例,体检均有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全组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的23例,18例患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肝癌破裂出血,3例术前诊断不明确,剖腹术中确诊.
作者:陈杰;殷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存质量进行探讨.方法:对已确诊69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在实施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为了使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社区慢病管理不仅要注重治疗,更应做好护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认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卫;李玉琴;孙艳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产后缺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收治的48例产后缺乳患者进行中西医辨证施护.结果:经治疗治愈2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结论:对产后缺乳进行及时的治疗与护理,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