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周勤

关键词:慢性肝病, 肝源性糖尿病, 护理干预
摘要: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肝细胞损害可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引起肝性糖尿病.由于该病缺乏糖尿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且病情多变,而临床症状常又被原发肝病掩盖,一般从实验室检查才发现血糖升高,因此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慢性肝病需要常规检查空腹及餐后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肝源性糖尿病[1].慢性肝病患者约有50%~80%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终发展为糖尿病.由于患者对此类疾病知之甚少,更易引起恐惧、焦虑,同时患者还易发生便秘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合理的护理对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脑梗死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积极开展针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防尤为重要,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本文收集了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各75例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亚芳;成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35名在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记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配药时发生的安瓿玻璃伤及注射拔针时发生的针刺伤,分别占百分比为54.29%和45.71%.结论:针对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维护实习护生职业安全.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63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特点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心血管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规律,探寻可能有效的综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特点,分析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心脏支持、ECMO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临床具体使用方法.结果:7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病例63例,机械通气20例,肺出血12例.63例危重患儿均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心脏彩超异常16例.终无肺出血患儿均获治愈出院共51例.12例肺出血患儿中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2例,好转放弃治疗死亡2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常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需严密监测,常规行床边心脏彩超检查,合理的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掌握好ECMO的上机时机,可期望降低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巢建新;洪少贤;朱振宏;卓志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求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营养组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在营养支持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TLC、ALB、Hb在两组得到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TLC、ALB、Hb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牛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 诊断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中,左侧7例,右侧5例,双侧1例;CT表现为含不同程度的脂肪成分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增强幅度CT值均小于20Hu.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可明确诊断.

    作者:何文景;贺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作者:徐菲;金平;吴章松;张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GSTP1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药物近期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GSTP1与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治疗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GSTP1第105位密码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分析各基因型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携带至少一个Val基因的患者的疗效大于携带Ile/Ile基因的患者(45% VS 28.6%,OR=0.25,95% CI= 0.062 2~0.954;P<0.05).结论:GSTP1 105 多态性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作者:张亚平;盛桂凤;刘永萍;薛宏波;凌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部位及严重性与颈动脉彩超所示部位及严重性是否存在明显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0例,排除心源性卒中,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病灶同侧斑块为204例,占51%,病灶对侧斑块为108例,占27%,斑块中均以软斑及混合斑所占比例为高;NIHSS评分轻度者狭窄占58 例(24%),中度者狭窄占61例(49.2%),重度及极重度者狭窄占27 例(79.4%),且评分重者斑块多发.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密切相关,且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病变严重性与脑血管病严重性亦明显相关.

    作者:闻瑛;袁磊;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55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胃息肉采取胃镜下活检钳夹除和圈套结扎电凝切除的方法进行切除,并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55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活检钳夹除13例,圈套结扎切除18例,电凝混切24例,无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方便,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和开展.

    作者:刘万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头皮采血针在婴幼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方法:选取360例患儿,年龄0~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和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采血.结论:选用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采血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冯桂秀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超声在妇女药物流产中的监测作用评价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是指用息隐(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期妊娠.因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存在着流产不全,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及流产后感染等问题[1,2].为了客观评价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减少或避免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本院近两年来因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360例进行药物流产前后彩超监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超声在女性药物流产过程中的诊断价值、疗效作用,以期进一步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霍晓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肝细胞损害可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引起肝性糖尿病.由于该病缺乏糖尿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且病情多变,而临床症状常又被原发肝病掩盖,一般从实验室检查才发现血糖升高,因此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慢性肝病需要常规检查空腹及餐后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肝源性糖尿病[1].慢性肝病患者约有50%~80%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终发展为糖尿病.由于患者对此类疾病知之甚少,更易引起恐惧、焦虑,同时患者还易发生便秘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合理的护理对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周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护理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据文献报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17.8%,有上升趋势 [1].正确合理维护和使用内瘘,分析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预防内瘘失功的关键.现对本中心内瘘失功预防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引产效果.方法:对照组只使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观察组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结果:两组宫缩发动平均时间分别为36.82h和20.26h(P<0.05),宫缩发动至胎儿娩出平均时间分别为10.63h和6.42h(P<0.05);而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6.3%和100%(P>0.05);两组产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4.56ml和68.24ml(P<0.05),对照组胎盘残留率(59.26%25.9%)及产道损伤率(7.4%: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药联合使用提高了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分娩镇痛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目的:合理使用分娩镇痛,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在住院分娩的孕妇中,自愿应用分娩镇痛,个体化地应用非药物性和药物性分娩镇痛,统计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结果:分娩镇痛的合理应用,明显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合理应用分娩镇痛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3-8月在我院进行产后42d盆底功能筛查的212例产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妇FPFD的发生率为19.3%,其发生与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及孕期增加体重有关.结论:FPF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做好广泛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原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癫痫持续发作,两次发作之间意识未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有的指出三次连续癫痫发作意识不恢复或一次惊厥发作大于5min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分类: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难治性癫痫.我科共收治6例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米咪宫内节育器93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咪宫内节育器放置后临床效果.方法:93例受术者均自愿选择米咪宫内节育器,其中经产妇90例,未孕妇3例,经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均无放置禁忌证.放置后1、3、6、12个月随防.结果:93例均放置成功.其中自然脱落率1.07%;带器妊娠率0%;因症取出率1.07%;1年续用率97.84%;月经异常及疼痛在放置后第1个月主诉率为65%.随时间延长及对症处理后逐渐减轻.结论:米咪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较好,适用于广大育龄妇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百合食疗对老年性痴呆症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百合食疗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行为学、免疫力及SOD活力、脑组织TChE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氯化铝和D-半乳糖复合造模的方法塑造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百合分30g、50g两组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进行预防.造模后第30天开始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取血和脑组织,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组织匀浆乙酰胆碱酯酶(TChE)等指标,对空白组、百合30g组、百合50g组、模型组、布洛芬组的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百合30g组、百合50g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清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脑组织TChE的浓度低于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百合30g和50g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百合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一定效果.

    作者:李银;杨灿明;戴丽琴;黄立花;雷濡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手术室管理在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之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手术室的管理尤为重要.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环境、患者自身、手术器械、物品、手术操作等多种因素,在外科手术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比率为6.8%~20.5%[1],医院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成功率及患者的预后和医院的医疗效果,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手术感染管理中,各个环节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加强其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