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王玉琴

关键词:疤痕子宫, 中期妊娠引产,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引产效果.方法:对照组只使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观察组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结果:两组宫缩发动平均时间分别为36.82h和20.26h(P<0.05),宫缩发动至胎儿娩出平均时间分别为10.63h和6.42h(P<0.05);而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6.3%和100%(P>0.05);两组产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4.56ml和68.24ml(P<0.05),对照组胎盘残留率(59.26%25.9%)及产道损伤率(7.4%: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药联合使用提高了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3月-2012年11月共收治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4例,椎体高度减少25%~75%,均有腰背痛,活动后疼痛加剧,均无脊髓及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结果: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未出现感染、肺栓塞、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6%.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仲爱国;杨金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求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营养组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在营养支持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TLC、ALB、Hb在两组得到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TLC、ALB、Hb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牛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PRL) 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n=35)和利培酮组(n=35),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前、中、后采用磁酶免疫法检测血清催乳素(PRL)的水平.结果:两组PANSS减分率分别为阿立哌唑组(47.21±13.34)%、利培酮组(46.78±14.13)%,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57%、88.57%,治疗前、后阿立哌唑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PRL明显增高(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PRL水平的差值与PANSS减分率经相关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利培酮组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出现月经紊乱或泌乳阿立哌唑组(1/16,6.25%)较利培酮组(8/17,47.06%)明显为少(P<0.05).结论:两种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均较显著,阿立哌唑对PRL水平影响很少,利培酮则影响较大,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作者:杨显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以来对46例HIE患儿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方法.结果:46例HIE患儿均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获得满意图像.结论: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就能够确保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完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服务.

    作者:陈迎良;苗重昌;张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55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胃息肉采取胃镜下活检钳夹除和圈套结扎电凝切除的方法进行切除,并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55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活检钳夹除13例,圈套结扎切除18例,电凝混切24例,无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方便,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和开展.

    作者:刘万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GSTP1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药物近期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GSTP1与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治疗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GSTP1第105位密码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分析各基因型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携带至少一个Val基因的患者的疗效大于携带Ile/Ile基因的患者(45% VS 28.6%,OR=0.25,95% CI= 0.062 2~0.954;P<0.05).结论:GSTP1 105 多态性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作者:张亚平;盛桂凤;刘永萍;薛宏波;凌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的诊治体会

    原发性肝癌破裂是原发性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5%~20%,其可突然发生,迅速进展,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正确处理与治疗,对于肝癌患者的预后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正确积极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为治疗肝癌提供机会.我院于2002-2012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2例,女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5岁,原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史20例,其中肝硬化史17例,临床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25例,血压下降12例,体检均有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全组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的23例,18例患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肝癌破裂出血,3例术前诊断不明确,剖腹术中确诊.

    作者:陈杰;殷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分析

    目的:关于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我院于2011年 3月-2012年4月收治64例罹患脑梗死者,所筛选的患者均存在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情况,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2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及降低颅内压等,研究组采取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取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待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率34.4%,有效率53.1%,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显效率18.8%,有效率37.5%,总有效率为56.3%,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在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作者:管雅琳;于长申;纪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作者:徐菲;金平;吴章松;张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先天性梅毒25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孕母患早期梅毒未经治疗,其胎儿大多会受到感染.近几年,我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有持续增高的趋势.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5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报告如下.

    作者:庄骏;毛旭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实践探讨

    目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存质量进行探讨.方法:对已确诊69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在实施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为了使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社区慢病管理不仅要注重治疗,更应做好护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认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卫;李玉琴;孙艳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肾衰宁胶囊口服与尿毒清颗粒剂结肠透析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导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一般是不可逆的,预后差.在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时如何延缓其进展为尿毒症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口服肾衰宁胶囊与尿毒清颗粒剂结肠透析两者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一民;李菁华;周龙珍;李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UA)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新发脑梗死患者662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180例提示有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狭窄组),其余482例为非狭窄患者(非狭窄组),另选择80例年龄和性别与狭窄组、非狭窄组相匹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血管狭窄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血尿酸分别为(4.7±0.7) mmol/L、(1.7±0.8) mmol/L、(3.7±0.8)mmol/L和(420.1±98.2)μmol/L;非狭窄组患者为(4.2±1.0) mmol/L、(1.6±0.5) mmol/L、(3.4±0.6) mmol/L和(398.6±78.1)μmol/L;对照组为(3.5±0.9) mmol/L、(1.4±0.7) mmol/L、(2.8±0.9) mmol/L和(310.5±60.6)μmol/L.狭窄组、非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浆TC、TG、LDL-C、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血尿酸与TC、TG、LDL-C无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血浆TC、TG、LDL-C、血尿酸水平增高,是脑梗死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血管狭窄相关.

    作者:肖利杰;龚爱平;魏秀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口服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头皮采血针在婴幼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方法:选取360例患儿,年龄0~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和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采血.结论:选用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采血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冯桂秀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米咪宫内节育器93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咪宫内节育器放置后临床效果.方法:93例受术者均自愿选择米咪宫内节育器,其中经产妇90例,未孕妇3例,经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均无放置禁忌证.放置后1、3、6、12个月随防.结果:93例均放置成功.其中自然脱落率1.07%;带器妊娠率0%;因症取出率1.07%;1年续用率97.84%;月经异常及疼痛在放置后第1个月主诉率为65%.随时间延长及对症处理后逐渐减轻.结论:米咪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较好,适用于广大育龄妇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男性不育不孕症治验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不孕症中医药辨证的合理治疗.方法:均以中药汤剂水煎内服.治以育肾为主:脾肾阳虚,益气壮阳;肾阳虚,温补肾阳;肾阴虚,滋阴补肾.结果:一般服药2~4个疗程显效.结论:男性不育不孕症中医药辨证施治效果显著.

    作者:赵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AECOPD患者42例,随机分为噻托溴铵治疗组(对照组,n=21)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1).两组患者均辅以吸氧、祛痰、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显著提高,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较单独使用噻托溴铵对AECOPD 患者疗效好,在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上改善更明显.

    作者:余阗;王莹;李伟铭;杨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分娩镇痛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目的:合理使用分娩镇痛,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在住院分娩的孕妇中,自愿应用分娩镇痛,个体化地应用非药物性和药物性分娩镇痛,统计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结果:分娩镇痛的合理应用,明显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合理应用分娩镇痛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急诊宫外孕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手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21例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我院急诊收治的21例宫外孕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100%.结论:急诊宫外孕手术中的医护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