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雅琳;于长申;纪勇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孕期病理表现,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报道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HELLP综合征发病率国内为2.7%,国外为4%~16%.由于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不高,临床表现多变,无特异性且常被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影响医师对该疾病的及时诊断,而延误诊断或治疗,会对母婴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病死率高.因此对其诊断与处理应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降低母儿病死率.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陆亦蕊;金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的孕妇.以往人工流产手术一般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人流综合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在此类手术常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第1种是传统的人流术;第2种是药流;第3种是无痛人流术,我院从2011年用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手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21例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我院急诊收治的21例宫外孕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100%.结论:急诊宫外孕手术中的医护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心血管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规律,探寻可能有效的综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特点,分析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心脏支持、ECMO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临床具体使用方法.结果:7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病例63例,机械通气20例,肺出血12例.63例危重患儿均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心脏彩超异常16例.终无肺出血患儿均获治愈出院共51例.12例肺出血患儿中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2例,好转放弃治疗死亡2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常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需严密监测,常规行床边心脏彩超检查,合理的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掌握好ECMO的上机时机,可期望降低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巢建新;洪少贤;朱振宏;卓志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作者:徐菲;金平;吴章松;张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据文献报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17.8%,有上升趋势 [1].正确合理维护和使用内瘘,分析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预防内瘘失功的关键.现对本中心内瘘失功预防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胃息肉采取胃镜下活检钳夹除和圈套结扎电凝切除的方法进行切除,并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55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活检钳夹除13例,圈套结扎切除18例,电凝混切24例,无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超细电子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方便,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和开展.
作者:刘万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5年,术后1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28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骨折易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此类骨折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董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2007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运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的方法结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58.2岁;病程5~20年,平均16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4~18年,平均15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
作者:孙继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调查微波烤砂机微波辐射漏能量及评价作业人员接触微波辐射状况.方法:依据GBZ/T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微波辐射>,设备漏能状况靠近设备测量;作业人员接触辐射状况在各巡检位、操作位分别测量.结果:微波烤砂系统作业人员一日接触微波辐射的总能量为88.24μW·h/cm2,13个机柜门漏能辐射的功率密度在252.60~1 844.59μW/cm2之间,入口、出口漏能辐射量在372~502.86μW/cm2之间.结论:烤砂设备操作者接受的微波辐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限值标准;设备漏能辐射符合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5mW/cm2的要求.
作者:阮少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d~1年).它具有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成功率高、安全、无需麻醉、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并可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等优点,特别适合肿瘤化疗患者.我科对41例肿瘤患者采取PICC置管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本院主要针对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复发卵巢癌的疗效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方法:主要针对2010-2012年到本院进行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分组治疗,随机抽取其中的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所进行的方法为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将剩下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进行的治疗方法为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3周给药1次,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以后,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不良反应也比对照组低.结论:运用卡铂3周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治疗复发卵巢癌的疗效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和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我科于2009年11月-2011年 4月运用该技术治疗 23 例软组织缺损创面,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嘱是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为此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然而现实工作中常存在一些潜在安全隐患,为此应加强对执行医嘱的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杜绝在执行网络医嘱不规范现象,以此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庄卫理;陈瑞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原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癫痫持续发作,两次发作之间意识未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有的指出三次连续癫痫发作意识不恢复或一次惊厥发作大于5min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分类: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局灶性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难治性癫痫.我科共收治6例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郑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术.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肺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肺功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
作者:袁庆锋;张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导致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一般是不可逆的,预后差.在慢性肾衰(氮质血症期)时如何延缓其进展为尿毒症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口服肾衰宁胶囊与尿毒清颗粒剂结肠透析两者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一民;李菁华;周龙珍;李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原发性肝癌破裂是原发性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5%~20%,其可突然发生,迅速进展,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正确处理与治疗,对于肝癌患者的预后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正确积极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为治疗肝癌提供机会.我院于2002-2012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2例,女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5岁,原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史20例,其中肝硬化史17例,临床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25例,血压下降12例,体检均有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全组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的23例,18例患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肝癌破裂出血,3例术前诊断不明确,剖腹术中确诊.
作者:陈杰;殷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脑梗死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积极开展针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防尤为重要,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本文收集了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各75例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亚芳;成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探求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营养组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在营养支持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TLC、ALB、Hb在两组得到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TLC、ALB、Hb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牛菁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