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失功, 预防护理
摘要: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据文献报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17.8%,有上升趋势 [1].正确合理维护和使用内瘘,分析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预防内瘘失功的关键.现对本中心内瘘失功预防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8年3月-2012年11月共收治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4例,椎体高度减少25%~75%,均有腰背痛,活动后疼痛加剧,均无脊髓及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结果: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min.未出现感染、肺栓塞、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6%.结论: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仲爱国;杨金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实践探讨

    目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存质量进行探讨.方法:对已确诊69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在实施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为了使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社区慢病管理不仅要注重治疗,更应做好护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认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卫;李玉琴;孙艳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术.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肺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肺功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

    作者:袁庆锋;张琪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超声在妇女药物流产中的监测作用评价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是指用息隐(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期妊娠.因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存在着流产不全,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及流产后感染等问题[1,2].为了客观评价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减少或避免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本院近两年来因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360例进行药物流产前后彩超监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超声在女性药物流产过程中的诊断价值、疗效作用,以期进一步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霍晓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护理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据文献报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17.8%,有上升趋势 [1].正确合理维护和使用内瘘,分析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预防内瘘失功的关键.现对本中心内瘘失功预防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PICC在肿瘤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d~1年).它具有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成功率高、安全、无需麻醉、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并可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等优点,特别适合肿瘤化疗患者.我科对41例肿瘤患者采取PICC置管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治疗作用已受到重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11月对48例危重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夕妍;孙卫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DR摄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图像后处理在骶尾骨侧位数字X线摄影(DR)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由诊断医师分析40例外伤的DR骶尾骨侧位图像处理前影像和图像处理后(对比度、曝光度、亮度、图像切割、局部放大)影像.评价两组骶尾骨影像的质量情况并记录相应图像的曝光指数.结果:40例病例中,处理前和处理后影像的优片率分别为65%和75%(P<0.05),发现4例不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调节后有2例能满足诊断要求,曝光指数小于1 200或大于1 800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1)DR影像经过适当的图像后处理可以提高骶尾骨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2) 曝光指数不当的影像经图像后处理或可满足诊断要求.

    作者:耿旭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慢性肝病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肝细胞损害可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引起肝性糖尿病.由于该病缺乏糖尿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且病情多变,而临床症状常又被原发肝病掩盖,一般从实验室检查才发现血糖升高,因此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慢性肝病需要常规检查空腹及餐后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肝源性糖尿病[1].慢性肝病患者约有50%~80%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终发展为糖尿病.由于患者对此类疾病知之甚少,更易引起恐惧、焦虑,同时患者还易发生便秘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合理的护理对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周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求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营养组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在营养支持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TLC、ALB、Hb在两组得到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TLC、ALB、Hb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牛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手术室管理在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之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课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预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手术室的管理尤为重要.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环境、患者自身、手术器械、物品、手术操作等多种因素,在外科手术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比率为6.8%~20.5%[1],医院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成功率及患者的预后和医院的医疗效果,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手术感染管理中,各个环节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加强其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兰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林氏乳癖方加减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56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林氏乳癖方加减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体会.方法:对56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用林氏乳癖方加减口服治疗,进行观察总结.结果:该组方在4周内总有效率达87.5%,8周内总有效率达94.6%.结论:林氏乳癖方加减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好、效率高、恢复快,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邱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舍曲林合并喹硫平组(30例):给予舍曲林(50~20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喹硫平(25~200mg/d),实际完成试验者27例;舍曲林组(30例):单用舍曲林(50~200mg/d)治疗,实际完成试验者26例,2组持续治疗观察期为6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2、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舍曲林合并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62.96%;舍曲林组的总有效率为26.92%,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安全性较好.

    作者:黄文忠;蒋敏;耿德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和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我科于2009年11月-2011年 4月运用该技术治疗 23 例软组织缺损创面,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留取标本的可行性.方法:以42例住院患儿为例,同一时间应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和普通穿刺针采血法,采集血标本,检测生化指标作自身对照,对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采血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应用静脉留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作常规生化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谢清;王长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分析

    目的:关于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我院于2011年 3月-2012年4月收治64例罹患脑梗死者,所筛选的患者均存在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情况,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2例,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及降低颅内压等,研究组采取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取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待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显效率34.4%,有效率53.1%,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显效率18.8%,有效率37.5%,总有效率为56.3%,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在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作者:管雅琳;于长申;纪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以来对46例HIE患儿进行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方法.结果:46例HIE患儿均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获得满意图像.结论: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就能够确保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完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服务.

    作者:陈迎良;苗重昌;张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急诊宫外孕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宫外孕手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对21例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我院急诊收治的21例宫外孕患者手术成功率达到100%.结论:急诊宫外孕手术中的医护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蔡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微波烤砂作业场所微波漏能及辐射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微波烤砂机微波辐射漏能量及评价作业人员接触微波辐射状况.方法:依据GBZ/T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微波辐射>,设备漏能状况靠近设备测量;作业人员接触辐射状况在各巡检位、操作位分别测量.结果:微波烤砂系统作业人员一日接触微波辐射的总能量为88.24μW·h/cm2,13个机柜门漏能辐射的功率密度在252.60~1 844.59μW/cm2之间,入口、出口漏能辐射量在372~502.86μW/cm2之间.结论:烤砂设备操作者接受的微波辐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限值标准;设备漏能辐射符合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5mW/cm2的要求.

    作者:阮少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3-8月在我院进行产后42d盆底功能筛查的212例产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妇FPFD的发生率为19.3%,其发生与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及孕期增加体重有关.结论:FPF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做好广泛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