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

张素琴

关键词:胰腺炎, 肿块, 计算机断层
摘要: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CT征象特征,提高影像学诊断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11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28例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CT资料.采用SIMENS16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层厚及层距均为6mm.结果:28例中26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部.18例肿块密度均匀,增强一致.6例可见钙化;胰管扩张18例,15例轻度,12例不规则扩张,8例穿过肿块;13例合并胆总管炎,5例胆总管内可见结石;肝外胆管扩张19例,16例轻度;肾前筋膜增厚12例;胰前脂肪层模糊6例.结论: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具有较可靠的CT征象,CT能对大多数的肿块型胰腺炎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实践探讨

    目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存质量进行探讨.方法:对已确诊69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护理干预,并在实施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为了使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糖、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社区慢病管理不仅要注重治疗,更应做好护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应通过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认识、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卫;李玉琴;孙艳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提高医务人员的生物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在输血前对3 536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结果:3 536例患者HBsAg阳性率为9.27%;抗-HIV阳性率为0.056%;抗-HCV阳性率为0.93%;抗-TP阳性率为1.07%.结论: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可使无症状的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保护,是预防控制职业感染和避免医患矛盾的必要措施,还为地区性传染病调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魏晓玲;杨红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63例危重手足口病患儿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特点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心血管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规律,探寻可能有效的综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3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特点,分析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心脏支持、ECMO等多种治疗手段的临床具体使用方法.结果:7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病例63例,机械通气20例,肺出血12例.63例危重患儿均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心脏彩超异常16例.终无肺出血患儿均获治愈出院共51例.12例肺出血患儿中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2例,好转放弃治疗死亡2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常合并心血管功能障碍,需严密监测,常规行床边心脏彩超检查,合理的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掌握好ECMO的上机时机,可期望降低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巢建新;洪少贤;朱振宏;卓志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课件在形态学科实验考核中的应用与评价

    医学形态学科,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等,在对学生的实验考核中,一直存在着资源、效率、效果、可行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在院校中的广泛应用,利用课件来考核,能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传统实物标本考核的效果,解决上述的诸多实际问题[1,2].

    作者:杜志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快速分离鉴定运用探讨

    目的:研究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快速培养鉴定方法的比较.方法:采用沙保氏培养基培养后用API 20C AUX鉴定系统、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直接接种标本.结果: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察贝克氏培养基可快速准确分离鉴定常见真菌.结论:临床常见深部真菌培养分离鉴定用CHROMagar加察贝克氏培养基完全适用临床的快速诊断.

    作者:赵思阳;邹立新;吴晓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超声在妇女药物流产中的监测作用评价

    药物流产又称药流,是指用息隐(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期妊娠.因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存在着流产不全,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及流产后感染等问题[1,2].为了客观评价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减少或避免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本院近两年来因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360例进行药物流产前后彩超监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超声在女性药物流产过程中的诊断价值、疗效作用,以期进一步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霍晓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完全型)1例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孕期病理表现,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报道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HELLP综合征发病率国内为2.7%,国外为4%~16%.由于HELLP综合征发病率不高,临床表现多变,无特异性且常被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影响医师对该疾病的及时诊断,而延误诊断或治疗,会对母婴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病死率高.因此对其诊断与处理应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降低母儿病死率.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陆亦蕊;金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 诊断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1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中,左侧7例,右侧5例,双侧1例;CT表现为含不同程度的脂肪成分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增强幅度CT值均小于20Hu.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可明确诊断.

    作者:何文景;贺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3-8月在我院进行产后42d盆底功能筛查的212例产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妇FPFD的发生率为19.3%,其发生与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及孕期增加体重有关.结论:FPF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做好广泛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保健意识,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观察

    目的:比较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于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炎术后疼痛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80颗前牙,其中80颗为慢性牙髓炎,100颗为慢性根尖炎.80颗慢性牙髓炎随机分成两组:35颗用一次法治疗,45颗用多次法治疗.100颗慢性根尖炎随机分成两组:55颗用一次法治疗,45颗用多次法治疗.结果:慢性牙髓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率分别为17.1%和15.5%.慢性根尖炎一次法与多次法术后疼痛率分别为32.72%和15.6%.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不能完全取代多次法,可以用于慢性牙髓炎的治疗,但对于慢性根尖炎使用一次法的疼痛率会明显高于多次法,需慎重.

    作者:王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头皮采血针在婴幼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方法:选取360例患儿,年龄0~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和观察组(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一次性头皮采血针股静脉采血.结论:选用一次性头皮采血针颈外静脉采血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冯桂秀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的诊治体会

    原发性肝癌破裂是原发性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5%~20%,其可突然发生,迅速进展,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正确处理与治疗,对于肝癌患者的预后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正确积极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为治疗肝癌提供机会.我院于2002-2012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2例,女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5岁,原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史20例,其中肝硬化史17例,临床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25例,血压下降12例,体检均有腹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全组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的23例,18例患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肝癌破裂出血,3例术前诊断不明确,剖腹术中确诊.

    作者:陈杰;殷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0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按HbA1c控制标准分成达标组(HbA1c≤6.5%)43例和未达标组(HbA1c>6.5%)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以及死亡原因.结果:3年后达标组患者生存27例,生存率为62.79%;未达标组患者生存22例,生存率为46.81%;未达标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达标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标组患者因感染死亡 12 例,占48.00%,心血管疾病死亡6例,占24.00%,脑血管疾病死亡2例,占8.00%,其他5例,占20.00%.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组的患者预后较达标组患者差,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DM透析患者是很有价值的.对于糖尿病透析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冯辉亮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GSTP1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药物近期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GSTP1与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治疗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接受含铂方案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GSTP1第105位密码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分析各基因型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携带至少一个Val基因的患者的疗效大于携带Ile/Ile基因的患者(45% VS 28.6%,OR=0.25,95% CI= 0.062 2~0.954;P<0.05).结论:GSTP1 105 多态性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作者:张亚平;盛桂凤;刘永萍;薛宏波;凌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35名在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记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注射室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配药时发生的安瓿玻璃伤及注射拔针时发生的针刺伤,分别占百分比为54.29%和45.71%.结论:针对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维护实习护生职业安全.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脂、血尿酸水平(UA)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诊断新发脑梗死患者662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180例提示有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狭窄组),其余482例为非狭窄患者(非狭窄组),另选择80例年龄和性别与狭窄组、非狭窄组相匹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结果:血管狭窄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血尿酸分别为(4.7±0.7) mmol/L、(1.7±0.8) mmol/L、(3.7±0.8)mmol/L和(420.1±98.2)μmol/L;非狭窄组患者为(4.2±1.0) mmol/L、(1.6±0.5) mmol/L、(3.4±0.6) mmol/L和(398.6±78.1)μmol/L;对照组为(3.5±0.9) mmol/L、(1.4±0.7) mmol/L、(2.8±0.9) mmol/L和(310.5±60.6)μmol/L.狭窄组、非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血浆TC、TG、LDL-C、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血尿酸与TC、TG、LDL-C无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血浆TC、TG、LDL-C、血尿酸水平增高,是脑梗死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且与血管狭窄相关.

    作者:肖利杰;龚爱平;魏秀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求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营养组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在营养支持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TLC、ALB、Hb在两组得到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TLC、ALB、Hb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牛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2组,舍曲林合并喹硫平组(30例):给予舍曲林(50~20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喹硫平(25~200mg/d),实际完成试验者27例;舍曲林组(30例):单用舍曲林(50~200mg/d)治疗,实际完成试验者26例,2组持续治疗观察期为6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2、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舍曲林合并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62.96%;舍曲林组的总有效率为26.92%,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安全性较好.

    作者:黄文忠;蒋敏;耿德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随着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治疗作用已受到重视.由于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11月对48例危重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救治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夕妍;孙卫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男性不育不孕症治验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不孕症中医药辨证的合理治疗.方法:均以中药汤剂水煎内服.治以育肾为主:脾肾阳虚,益气壮阳;肾阳虚,温补肾阳;肾阴虚,滋阴补肾.结果:一般服药2~4个疗程显效.结论:男性不育不孕症中医药辨证施治效果显著.

    作者:赵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