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的抑郁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富琴

关键词:妊娠, 抑郁, 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孕妇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自愿参加调查的200例孕妇进行调查,并对孕妇的抑郁状况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①共约20.5%孕妇有抑郁情绪,其中可能有抑郁症状者30例(15.00%),肯定有抑郁症状者11例(5.50%);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孕妇的抑郁情绪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抑郁心理越严重;文化程度越高抑郁心理越低.③孕次和流产史对孕妇抑郁情绪无影响.结论 孕妇的抑郁情绪发生率有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随文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的趋势,后者可能与文化程度高者接受和理解能力强、能正确对待妊娠有关.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治中的经验与教训

    随着CT的普及应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现日趋增多.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住此类病人3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356例的9%.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大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早期

    目的 总结使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腕部热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手、腕部热轧伤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早期修复术治疗,随访6~8个月,观察手部功能、外形和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手、腕部热轧伤治疗不当易继发手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早期消灭创面、恢复手的功能是治疗手、腕部热轧伤后手部软组织损伤的关键.骨间北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能大限度恢复手功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魏一珉;王新苗;翟学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静脉高压围术期的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5例,年龄32~79岁,平均55.5岁.其中男41例,女24例,均有消化道出血史,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脾肿大.

    作者:王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76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病例资料,比较采用常规加压包扎引流组与采用负压引流组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结果 采用加压包扎组术后7~10 d拔管,12例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采用负压引流组,术后5~6 d拔管,7例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负压引流,明显减少皮下积液发生,缩短拔管时间.

    作者:贾树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产妇产后乳腺管堵塞疏通方法探讨

    目的 研究解决产后乳腺管堵塞的简单有效手段.方法 对70例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使用鹿角片、鲜橘子叶和红糖一起煎制后,取汁顿服,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乳汁量,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患者服用后乳胀明显减轻,所有乳腺管均被疏通,挤奶或吸奶时有大量乳汁从乳腺管射出,有效率为100%.结论 鹿角片、鲜橘子叶和红糖一起煎制能有效疏通乳腺管,解除乳房胀痛,疗效确切,易于操作.

    作者:王艳晓;母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

    舒适是一种主观感觉,作为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身心舒适的条件,并通过相关的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求,这对于在施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是非常必要的.让病人感到大程度的舒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也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150例前列腺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表浅静脉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对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规定的静脉炎判断标准,对静脉输液引起的Ⅰ~Ⅱ度静脉炎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 11例Ⅰ~Ⅱ度静脉炎患者均于2~4 d内痊愈,静脉炎症状消失.结论 50%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和预防表浅性静脉炎的效果良好.

    作者:高梅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龄骨科患者术后诱发基础病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1].老龄患者有其自身特点:全身各组织器官衰老而导致功能及调节机能减退,机体的顺应性下降,反应性低下,免疫功能低下,应激能力和手术的耐受性均下降,动作迟缓,或多或少伴随有一些基础病、慢性病的存在.

    作者:朱粤菊;倪淑娜;郭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肛周脓肿150例临床治疗体会

    近两年我科共收治肛周脓肿病人150例,采用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肛周脓肿均为住院患者150例,其中男106例,女44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32岁.

    作者:魏金立;晋俊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 采取术前积极准备、术后细致护理观察,早期施行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结果 本组患者37例,恢复良好19例,好转13例.结论 通过对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下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早期康复治疗,降低了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赫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乳腺肿块住院患者,首先用二维超声明确肿块部位、形态、大小等一般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记录血流分级,用频谱多普勒测量病灶内多处血管并记录高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峰值流速等参数.结果 本组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部分后方有衰减,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声晕,肿块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数为2~3级;PI值>1.2,RI值>0.70,血流丰富.乳腺良性肿块大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侧缘无声晕,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数为0~1级,PI值<1.2,RI值<0.70,少量血流.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琳;李阿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7年收治的80例经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80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治愈出院.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论 在围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魏保华;吴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套管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浅静脉套管针输液近几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它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血管,更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术中病人提供了通畅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液体快速顺利的输入病人体内,提高了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及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史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移植手术的巡回配合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无论从移植数量还是从移植效果,在器官移植中均居首位.移植目的已经从抢救生命、延长生命,转变成为提高肾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1].肾移植供者、受者的选择,合理的组织配型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提高肾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

    作者:马颖娟;龚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防治体会(附98例报告)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 对9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术中电刀的合理应用,彻底止血和淋巴管结扎,纤维蛋白胶的使用,重视术后切口的包扎,术中放置及术后适时拔除引流管,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仅9例患者发生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为9.18%,均经细针穿刺后消失.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采取综合措施可降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作者:高喜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的护理

    胃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已发展为现今的电子胃镜,其优点图象清晰,色彩逼真,使胃镜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胃镜检查对病人的侵入性所带来的不适得到改善.病人对胃镜安全性程度,消毒效果有所顾虑及检查过程中的痛苦有畏惧感.有些病人因畏惧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治[1].

    作者:王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迟发性颅内血肿59例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颅内迟发性血肿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59例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均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在CT下定点,选用合适长度穿刺针,用电钻将穿刺针钻入血肿部位,引流冲洗,2~3 d复查CT拔出穿刺针,术中注意穿刺针深度、引流速度及引流量.结果 本组59例颅内迟发性血肿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大部分患者当即感头痛、头昏减轻,部分烦躁患者经微创治疗后即安静,59例患者全部治愈,恢复良好.结论 颅内迟发性血肿微创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佳,适合在一般医院开展.

    作者:程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术期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的常见病种之一,好发于体型较瘦的年轻男性,多数患者为肺大疱破裂所致.传统的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易复发,行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期长.

    作者:刘世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心理护理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黄晓敏;谷慧峰;王改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立止血用于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172例疗效观察

    甲状腺血供丰富,手术切除容易出血,甚至大出血,危害性极大.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立止血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取得了良好止血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彬;梁成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