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保华;吴杰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14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144例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治愈129例,缓解9例,无效2例,死亡4例.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监测消化道出血,加强消化道护理,合理及时用药能减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吴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邻指掌侧瘢痕挛缩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儿童手指掌侧瘢痕挛缩畸形16例19指,作者采用包含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侧方岛状皮瓣进行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6例19指皮瓣均成活,并全部获得随访,皮瓣两点分辨觉2~6 mm,患指主动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健指植皮区均成活,活动正常.结论 小儿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邻指掌侧瘢痕挛缩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红卫;姬亚飞;吴卫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病案是临床医疗的原始记录,又是提供教学、科研、医务人员的重要资料,在当前全社会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时期,病案在解决医疗纠纷、鉴定医疗事故,在调解、仲裁、判决医疗案件,在医疗保险索赔、理赔中,更体现出它的重要作用.病案记录中的任何一点疏漏、差错或文字语言缺陷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提高病案质量十分重要.我院按<河南省病历书写规范>,对2007年1月至8月份的出院病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隐患.
作者:郭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所收治的21例创伤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5例;经腹径路手术17例,经胸径路手术2例,胸腹联合径路手术2例;21例全部治愈.结论 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开胸探查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首选的手术方法,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程长春;陈国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的常见病种之一,好发于体型较瘦的年轻男性,多数患者为肺大疱破裂所致.传统的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易复发,行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期长.
作者:刘世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采用MIPPO治疗4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17~56岁,平均34.6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9例,高处坠地伤12例,自行跌伤8例,重物砸伤4例.开放伤9例,均为Gustilo Ⅰ型,闭合伤3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11 d .术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术后3 d、1个月、2个月、3个月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Johner-Wruhs评分体系评价疗效.结果 随访10~25个月,平均1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4.2个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优良率88%.结论 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损伤小,恢复快,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平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充气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326例在我院行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止血带不同的使用方法,分为三组,A组126例,在假体安装完毕、骨水泥固化后放松止血带,术野充分止血后关闭切口;B组142例,在关闭切口,加压包扎后放松止血带;C组58例,未使用止血带.观察三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失血、总失血量以及术后深静脉栓塞(DVT)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失血(242±120)ml和术后失血(214±156)ml,总失血量(467±232)ml,DVT发生率12.7%;B组患者术中失血(224±116)ml和术后失血(387±160)ml,总失血量(610±252)ml,DVT发生率26.8%;C组患者术中失血(463±246)ml和术后失血(184±112)ml,总失血量(654±303)ml,DVT发生率12.1%.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充气止血带,在假体安装完毕、骨水泥固化后再放松止血带止血的方法能够减少围手术期失血,而且不增加DVT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止血带使用方法,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加强临床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2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500 ml的患者作为出血组,选择出血病例前后非出血患者252例作为对照,流行病学优势比(OR)分析和多元Logistic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胎盘粘连或植入、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巨大儿、妊高征、子宫切口撕裂和产程异常与术中出血相关联(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切口撕裂、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前置胎盘是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独立因素,在控制混杂因素之后其OR值分别是10.522、2.235、4.502和9.910(P<0.01).结论 子宫切口撕裂、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前置胎盘是剖宫产术中出血显著的危险因素,重视孕前和孕期保健,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提高医生手术操作技术是减少出血的关键.
作者:张秀兰;陈环;翁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牙髓炎患者158例176颗牙,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疗,观察术后3~7 d疼痛发生率,随访1年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3 d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 d两组间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1.76%和93.4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较多次法疗程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适应证可以避免治疗后疼痛,并且达到长期稳定的效果.
作者:白群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4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7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4月后我们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共37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曙涛;李予闽;周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胸腹联合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胸腹联合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42例痊愈,2例死亡,2例转院,治愈率91%.结论 对胸腹联合伤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严密的观察,有效的护理,可缩短抢救时间,防止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娄新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58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8.6岁,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12~16 cm,平均14 cm,平均住院24.6 d,髋关节评价采用Harris评分标准,由术前的(31±4)分,提高到术后出院时(89±5)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少,均能顺利通过围术期.结论 老年高龄,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经多学科综合治疗,积极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王海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寻求一种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 通过对38例此类骨折患者行胫骨外固定器,腓骨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随访36例患者,一期愈合33例,2例延期愈合,1例不愈合.愈合患者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此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大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妇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孕妇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自愿参加调查的200例孕妇进行调查,并对孕妇的抑郁状况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①共约20.5%孕妇有抑郁情绪,其中可能有抑郁症状者30例(15.00%),肯定有抑郁症状者11例(5.50%);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孕妇的抑郁情绪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抑郁心理越严重;文化程度越高抑郁心理越低.③孕次和流产史对孕妇抑郁情绪无影响.结论 孕妇的抑郁情绪发生率有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随文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的趋势,后者可能与文化程度高者接受和理解能力强、能正确对待妊娠有关.
作者:李富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隐性乳腺癌(occuit breast,OBC)是指乳腺内扪不到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具体包块而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癌的乳腺癌,临床上必较少见.1998年元月至2008年元月我们共收治乳腺癌264例,其中OBC 16例(0.6%),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泉水;王宪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器械的佳清洗管理效果.方法 对器械公司自行清洗器械和医院规范化培训管理后清洗器械进行比较,放大镜目测检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结果 两组间目测检验结果比较χ2=96.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手术器械与植入物品比较χ2=20.7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组内手术器械与植入器械清洗结果比较χ2=1.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骨科植入器械的清洗管理和培训工作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
作者:吕锡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 采取术前积极准备、术后细致护理观察,早期施行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结果 本组患者37例,恢复良好19例,好转13例.结论 通过对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下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早期康复治疗,降低了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赫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产后尿潴留临床上较常见,我院采用新斯的明局部理疗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于我院住院孕产妇经阴道分娩4120例,发生产后尿潴留者123例,年龄20~35岁.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新斯的明耻骨联合上局部理疗组63例,对照组新斯的明肌注治疗组60例.两组年龄、产程、膀胱充盈程度及会阴缝合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袁恕玲;李红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腹部外伤患者往往病情急、危、重、难,病情变化较快,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医务人员的准确判断伤情及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并且为手术赢得时间.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76例腹部外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浅静脉套管针输液近几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它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血管,更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术中病人提供了通畅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液体快速顺利的输入病人体内,提高了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及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史润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