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银妹;陈凯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现象,特别是老年人更常见.老年人的静脉血管多有硬化,管壁厚而无弹性,腔隙窄,脆性大,缺乏皮下脂肪,皮肤松弛,又加之所用某些药物可降低血液粘稠度,稀释血液,使血管渗透性增高,又因经验缺乏、错误操作等原因,致静脉穿刺拔针后,血液渗入皮下组织,造成皮下瘀血,给病人造成恐慌、痛苦,给下一步的静脉用药造成穿刺困难,掌握老年人血管特点,掌握拔针后止血要领,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预防皮下瘀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爱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使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腕部热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手、腕部热轧伤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早期修复术治疗,随访6~8个月,观察手部功能、外形和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手、腕部热轧伤治疗不当易继发手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早期消灭创面、恢复手的功能是治疗手、腕部热轧伤后手部软组织损伤的关键.骨间北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能大限度恢复手功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魏一珉;王新苗;翟学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病例资料,比较采用常规加压包扎引流组与采用负压引流组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结果 采用加压包扎组术后7~10 d拔管,12例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采用负压引流组,术后5~6 d拔管,7例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负压引流,明显减少皮下积液发生,缩短拔管时间.
作者:贾树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应用PICC治疗的96例患者总结分析.结果 PICC留置输液,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穿刺局部疼痛.本组96例患者未出现感染、血气胸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结论 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卫锦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4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7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4月后我们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共37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曙涛;李予闽;周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外伤性胃肠破裂误诊的原因,探讨外伤性胃肠破裂延期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26例延期就诊胃肠破裂病例的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治愈,2例因感染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是尽早确定是否有剖腹指征,不必过度要求准确的脏器定位.诊断明确后宜早期手术治疗,延期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
作者:曹洪超;杨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胸主动脉瘤术后烦躁等精神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常规镇静方法治疗效果不满意率较高,不利于术后血压控制及循环维持.我院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胸主动脉瘤33例,积累了一定的术后镇静治疗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书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全面、准确掌握康复训练方法,制定系统、连续的康复计划,大限度恢复伤肢的功能.方法 术后伤肢麻醉消失后即指导做握拳、手指、关节屈伸活动,每次训练20~40次,每日数次,根据骨折的三期辨症施治,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强度.结果 经该方法指导训练,50例患者随访2~3个月,全部患者伤肢功能恢复正常,收到满意效果.结论 该方法是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重建的有效措施,对患者功能的康复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外科手术中由于严重创伤、大出血等常需大量快速输血,此时除可发生输血的一般不良反应如过敏、溶血、发热等外,还可发生一些特殊并发症,此类患者多伴有休克及脏器功能障碍,病情危重、复杂,因此并发症较难予以确切判断和处理.本文就我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32例手术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以及预防和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可行性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多导睡眠仪(PSG)及临床确诊的OSAHS患者68例病历资料,其阻塞部位位于咽腔及鼻腔.经联合或分次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有效率100%,12个月有效率97%.提高了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确诊为OSAHS患者,根据阻塞部位为咽腔及鼻腔者分别行腭垂腭咽成形术、鼻部手术以扩大咽腔改善通气,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思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该组患者45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8例,闭合性损伤27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2例(93.3%).经腹手术26例,经胸手术9例,经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手术后改胸腹联合切口3例,未手术死亡 1 例.结果 全组死亡3例,病死率6.7%.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本病治愈率,胸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外科手术是治疗膈肌损伤的可靠方法.术中仔细探查膈肌是减少漏诊的关键.
作者:王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采用MIPPO治疗4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17~56岁,平均34.6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9例,高处坠地伤12例,自行跌伤8例,重物砸伤4例.开放伤9例,均为Gustilo Ⅰ型,闭合伤3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11 d .术后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术后3 d、1个月、2个月、3个月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Johner-Wruhs评分体系评价疗效.结果 随访10~25个月,平均13.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4.2个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优良率88%.结论 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损伤小,恢复快,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平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男护士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带教,提高教学质量,使男护士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方法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30名男护士在实习第5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实习期间存在问题、好的带教老师、带教方法等,分析调查结果,选择有效的带教方法,在实习30周后由带教老师对他们进行评估和学生自评.结果 绝大多数男护生能端正学习态度,稳定情绪,适应护理工作.结论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多与男护生沟通交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启发教学,病例教学法的带教方法等,可以促进男护生角色适应,使男护士能顺利地从实习走向工作岗位.
作者:杜雪莲;卢陈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高龄患者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中立位和旋后位固定的康复效果,寻求一种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骨折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桡骨下端骨折高龄患者行前臂小夹板四夹固定, 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中立位固定4~6周;治疗组采用中立位固定,从第3周开始改用旋后位再固定2~4周,3周后掌腕关节不固定,指导患者早期主动前臂旋转及腕关节活动.并分别按桡骨下端骨折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 治疗组伤肢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0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组高龄患者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采用中立位固定,从第3周开始改用旋后位固定法,患者早期主动前臂旋转活动,能促进伤肢的功能康复进程.
作者:梁银妹;陈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5-氟尿嘧啶(5-FU)属时间依赖性药物,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有关研究发现,采用持续高浓度缓慢静脉滴注,其恒定的血液浓度可增强抗癌活性,获得佳疗效[1].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采用了便携式化疗泵用于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5-FU持续化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妮;谢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60例绳肌肌腱重建病人术后给予心理支持、特殊体位制动、冷疗、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100%.结论 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王华玲;吴玉玲;季东梅;霍丽娟;稽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的常见病种之一,好发于体型较瘦的年轻男性,多数患者为肺大疱破裂所致.传统的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易复发,行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期长.
作者:刘世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05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肿瘤TNM分期,手术方式,肿瘤生物学特性,放化疗情况,雌孕激素受体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术后复发病例和无复发病例的因素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率随着TNM分期增高而增高;术后放疗者复发率较低(χ2=4.875,P=0.027),雌孕激素受体阴性者复发率低于阳性者(χ2=5.064,P=0.024).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大小(T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N分期)、远处转移情况(M分期)是局部复发的显著危险因素,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结论 肿瘤TNM分期和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有高危险复发因素的患者,应常规术后放疗,并定期追踪随访.
作者:滑秀云;户亚光;陈东娜;张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30例不同年龄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由于及时的治疗、精心的护理,避免了脊髓损伤的加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周到细致的护理对病情的转归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尿道下裂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的、令人满意的手术方式.尿道下裂手术方式正在不断改进发展.尿道下裂修复术后的治愈标准为[1]:①阴茎下曲完全矫正,阴茎头下曲常表现为球状阴茎头,也应矫正,恢复其正常圆锥状;②尿道口位于阴茎头尖;③阴茎外观满意,接近正常,能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作者:王文敏;钱冲;尹心宝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