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

黄清华

关键词:外伤性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整体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30例不同年龄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由于及时的治疗、精心的护理,避免了脊髓损伤的加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外伤性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周到细致的护理对病情的转归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术前改变病人心理应激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分析,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减轻病人心理负担,配合治疗.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抢救生命,赢得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薛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鉴别与处理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切除术后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选择以及非手术治疗的措施.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26例好转;手术探查6例.术中证实为机械性因素引起梗阻4例;2例未发现明显机械性梗阻因素,其中1例做Braun's吻合,1例仅做探查空肠造痿术,除1例术后仍出现排空障碍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人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胃切除术后排空障碍可能是功能性引起,也可能是机械性梗阻造成.应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特征加以鉴别.如没有绞窄现象,应先行保守治疗,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如排空障碍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大多症状在2~3周内缓解,若无缓解征象,应考虑手术探查.

    作者:高振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行剖宫产术发生子宫切口撕裂伤病例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子宫切口撕裂与子宫、胎儿、医源性因素的关系.结果 枕后位、先露深嵌、宫口开大8 cm以上切口撕伤率明显升高;胎儿体重>4000 g、子宫下段形成差、瘢痕子宫切口撕伤率增高;子宫下段切口位置的选择、麻醉效果、手术的技巧与切口撕伤有密切关系.结论 术前必须正确评估胎位、胎先露、宫口开大情况、胎儿体重、子宫手术史、麻醉效果等因素,术中娩出胎儿务必沉着、稳健,避免急躁、粗暴.

    作者:周翠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全营养混合液应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静脉全营养混合液是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以及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混合而制成的营养液.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急救及临床营养支持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全营养液广泛应用于高危新生儿,使得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得到逐年提高,同时肠外营养并发症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焕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龄胃癌患者外科个体化治疗65例

    目的 探讨适合高龄胃癌患者外科个体化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65例高龄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 根治性手术34例,1年存活率73.5%,3年存活率41.2%,5年存活率23.5%;非根治性手术31例,1年存活率77.4%,3年存活率45.2%,5年存活率22.5%;术后辅助化疗38例,1年存活率71.1%,3年存活率42.1%,5年存活率23.7%;无辅助化疗27例,1年存活率81.5%,3年存活率48.1%,5年存活率22.2%.结论 对高龄胃癌患者且存在耐受差、合并症多及晚期患者应强调治疗个体化,而不主张为求根治而扩大手术范围及术后辅助化疗.

    作者:李锦润;孙昂扬;肖胜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的护理

    胃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已发展为现今的电子胃镜,其优点图象清晰,色彩逼真,使胃镜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胃镜检查对病人的侵入性所带来的不适得到改善.病人对胃镜安全性程度,消毒效果有所顾虑及检查过程中的痛苦有畏惧感.有些病人因畏惧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治[1].

    作者:王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巴通氏骨折经皮闭合穿针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全面、准确掌握康复训练方法,制定系统、连续的康复计划,大限度恢复伤肢的功能.方法 术后伤肢麻醉消失后即指导做握拳、手指、关节屈伸活动,每次训练20~40次,每日数次,根据骨折的三期辨症施治,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强度.结果 经该方法指导训练,50例患者随访2~3个月,全部患者伤肢功能恢复正常,收到满意效果.结论 该方法是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重建的有效措施,对患者功能的康复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龄骨科患者术后诱发基础病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1].老龄患者有其自身特点:全身各组织器官衰老而导致功能及调节机能减退,机体的顺应性下降,反应性低下,免疫功能低下,应激能力和手术的耐受性均下降,动作迟缓,或多或少伴随有一些基础病、慢性病的存在.

    作者:朱粤菊;倪淑娜;郭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胫骨干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32例胫骨干骨折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0~18个月.结果 32例胫骨干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梁兴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隐性乳腺癌的诊治体会

    隐性乳腺癌(occuit breast,OBC)是指乳腺内扪不到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具体包块而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癌的乳腺癌,临床上必较少见.1998年元月至2008年元月我们共收治乳腺癌264例,其中OBC 16例(0.6%),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泉水;王宪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1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诊断符合率B超为66.7%,CT为86.7%.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4 例,误诊为肾细胞癌1例.行肿瘤剜除肾部分切除8例,肾切除4例,根治性肾切除1例.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手段,脂肪含量少,瘤体出血是影像学不典型导致误诊的原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可避免误诊.手术治疗应尽量采用保留肾脏手术.

    作者:孙仰国;袁新军;牛新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手术治疗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小儿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邻指掌侧瘢痕挛缩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儿童手指掌侧瘢痕挛缩畸形16例19指,作者采用包含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侧方岛状皮瓣进行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6例19指皮瓣均成活,并全部获得随访,皮瓣两点分辨觉2~6 mm,患指主动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健指植皮区均成活,活动正常.结论 小儿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邻指掌侧瘢痕挛缩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红卫;姬亚飞;吴卫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3例创伤性膈疝的急诊手术分析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所收治的21例创伤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5例;经腹径路手术17例,经胸径路手术2例,胸腹联合径路手术2例;21例全部治愈.结论 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开胸探查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首选的手术方法,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程长春;陈国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300份缺陷病案情况分析

    病案是临床医疗的原始记录,又是提供教学、科研、医务人员的重要资料,在当前全社会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时期,病案在解决医疗纠纷、鉴定医疗事故,在调解、仲裁、判决医疗案件,在医疗保险索赔、理赔中,更体现出它的重要作用.病案记录中的任何一点疏漏、差错或文字语言缺陷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提高病案质量十分重要.我院按<河南省病历书写规范>,对2007年1月至8月份的出院病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隐患.

    作者:郭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的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6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11.5 d.6例保守治疗无效而手术治疗.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有效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胃肠外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疗效差.

    作者:周克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心理研究

    目的 了解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迫切的需求和顾虑,为制定及时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60例进行心理调查分析,SCL-90还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门诊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①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指数和各个因子分多高于个全国常模.②SAS和SDS评分均提示:存在明显焦虑或抑郁情况.结论 ①前臂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且随着骨折的愈合心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②采取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创伤是必要的.

    作者:莫菊英;刘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乳腺肿块住院患者,首先用二维超声明确肿块部位、形态、大小等一般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记录血流分级,用频谱多普勒测量病灶内多处血管并记录高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峰值流速等参数.结果 本组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部分后方有衰减,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声晕,肿块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数为2~3级;PI值>1.2,RI值>0.70,血流丰富.乳腺良性肿块大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有包膜,内部回声均匀,侧缘无声晕,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数为0~1级,PI值<1.2,RI值<0.70,少量血流.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琳;李阿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移植手术的巡回配合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无论从移植数量还是从移植效果,在器官移植中均居首位.移植目的已经从抢救生命、延长生命,转变成为提高肾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1].肾移植供者、受者的选择,合理的组织配型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提高肾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

    作者:马颖娟;龚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1900至2005年间因产后大出血行宫腔填塞治疗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宫腔填塞治疗产后出血全部成功,无一例切除子宫或盆腔感染.结论 宫腔填塞是治疗产后出血极为有效、安全的措施之一.

    作者:何爱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Tossi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Tossi 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90例Tossi 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者,分别采用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喙锁间螺丝钉内固定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三种方法治疗.结果 9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karlsson疗效标准评价,三种治疗方法优良率分别为96.7%、75.8%、72.4%.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组与喙锁间螺丝钉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组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喙锁间螺丝钉内固定组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并发症例次分别为3、15、19例.结论 双10号丝线重建喙锁韧带法是一种治疗 Tossi 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不仅取材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可靠,而且无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

    作者:李诗;耿玲;李娟;李智勇;何平;刘世杰;林景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