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栓塞介入术护理体会

蒋利真

关键词:介入术, 肝癌, 护理
摘要: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病死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一旦出现腹痛、食欲不振、消瘦等临床症状,多属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发展快,预后差.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氨茶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应用于临床,静脉注射药物禁忌表已经不能满足于新药配伍禁忌查询的要求.在临床中,笔者发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氨茶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李运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磁共振检查患者的沟通与护理

    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已成为当今医学影像领域先进的诊断设备,其安全无电离辐射损伤、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图像高对比度等优势,使MRI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医学诊断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虽然采用了3.0T MRI,然而MRI的应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成像速度相对较慢.此外,MRI 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包括自主性/非自主性运动.这些局限性,使得MRI 检查应注意做好检查前护理、加强与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沟通和护理,确保检查顺利安全.

    作者:何桂凤;何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46例分析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方法:46例在局麻下行侧脑室前角穿刺术,术后4~6h观察引流管无新鲜出血后,将尿激酶1~2万U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至4ml注入脑室系统.结果:死亡16例,重残9例,中残8例,良好13例.结论:早期脑室外引流,加强脑脊液置换过程中引流管的管理,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监护得当,可明显降低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病死率.

    作者:陈春林;康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称DVT)的效果.方法:、将63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常规护理,术后穿着弹力袜,术后10d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术前心理辅导、评估高危者、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学会术后需要功能训练的项目;术后早期做深呼吸运动、人力挤压腓肠肌、主动功能训练.两组患者术后14d常规复查双下肢彩色多普勒.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DVT 1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中药房管理措施

    医院药房作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参与医院经济活动,药房管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临床用药是否安全、有效、影响到医院经济效益和医院声誉,与医院的发展紧密相关.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3年2月-2010年7月期间我院产科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32例.其中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30例,术中、术后出血量均无增加.结论:在医院有一定设备和技术及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必要的、安全可行的.

    作者:程秀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症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与书写对策

    重症护理记录单是患者病情危重时所做的护理记录,一般用于危重、大手术后、抢救或特殊检查、治疗后的患者.重症护理记录单应详细、及时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护理措施及其效果、饮食、出入液体量等,以便及时进行抢救.

    作者:康学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合并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合并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通过对我院接诊和住院手术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病人6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无病例在手术中死亡或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事件,65例病人在通过健康宣教以及抗感染、营养支持、控制血糖、血压、强心及抗心律失常后痊愈出院.结论:对围手术期高血压进行有效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围手术期高血压并发症,且方法简便,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张品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影响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治疗,一般护理;干预组80例,在常规治疗,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10天的白细胞,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第10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O2)明显低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疗效.

    作者:陈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儿肤康搽剂佐治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儿肤康搽剂局部外用治疗手足口病(HFMD)患儿皮肤上的斑丘疹、疱疹的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62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儿肤康搽剂,对照组使用本院自制制剂炉甘石洗剂,两种药物的剂量、用药方法和疗程均相同,使用时将药物均匀涂于患处,3次/d,疗程7d.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经统计学处理χ2=5.64,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肤康搽剂能止痒、抗变态反应,可以佐治HFMD的皮损,迅速止痒,减轻患儿痛苦.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及止痒的作用而无儿肤康搽剂的上述作用.说明儿肤康搽剂可试用于急HFMD皮损的辅助治疗,可起到快速止痒、消肿、止痛、抗感染的功效.

    作者:陈宝川;何秋萍;陈丽芳;张亚月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催乳素血症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 HP)是指血中催乳素(prolactin,PRL)高于正常值,包括显性高催乳素血症(24h血中PRL持续升高)、潜在性高催乳素血症、巨分子催乳素血症.

    作者:秦辛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25例体会

    目的:观察应用AO/ASIF锁骨钩钢板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伤后2h~7d,平均3.5d.术后随访3~27个月.术后肩锁关节位置恢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范围达90°~180°,4例在举重物时肩锁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肩关节外展80°时肩锁关节开始疼痛,患侧上肢肌力较健侧稍减弱.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2个月左右可行无痛自由活动.结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好方法,手术简单、固定确实,可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郭柳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马来酸曲美布汀+PPI)和对照组(PPI),每组各26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通过胃镜结果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26例中,显效1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26例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返流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万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晚期羊水过少诊疗进展

    晚期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与胎儿因素、胎盘因素、母体因素均有关联,而且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更为多见,使剖宫产率明显增高,且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产前诊断羊水过少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和复杂性,目前超声诊断大羊水暗区的垂直径、羊水指数判断产前羊水量与实际羊水量均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应综合全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应用母体水疗法及羊膜腔内灌注法治疗晚期羊水过少近年来取得较大的进展,并显著降低了剖宫产率、保障了母婴安全、提高了围产期结局.下面对晚期羊水过少的基本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治疗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原发于视网膜的恶性肿瘤,多数被发现于新生儿和儿童.新生儿发病率为1/15 000~1/20 000.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与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掌握康复训练知识及护理技能,更有利于指导家属如何做好肢体功能锻炼.为减轻幸存者的致残程度,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笔者选择了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54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开展脑血管病患者偏瘫的康复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晶;黄圣明;李要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子宫颈脱落细胞2640例分析

    目的: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防癌普查.方法:对2 640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病例中179例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活检,并对照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与宫颈液基细胞学相比较.结果:179例细胞异常病例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0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75例,不典型腺细胞5例,癌4例,HPV感染35例.其中139例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阳性率HSIL 70%,CA 100%,LSIL 20%.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异常病例结合阴道镜病理检查可以筛查出危险性较高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从而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万日明;康东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的疗效.方法:以43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AMI 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43例接受传统护理的AMI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发生心绞痛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从平均(55.1±7.3)分下降到(36.6±5.9)分(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焦虑程度改善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 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疗效肯定,可以明显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宋世谦;贾大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股沟巨大疝伴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5年-2010年,我科收治了腹股沟巨大疝伴冠心病老年患者31例.由于疝囊巨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成为治愈该疾病的唯一手段,而冠心病可引起多种致命性心律失常[1],导致心力衰竭,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对围手术期护理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组31例患者成功实施了网塞加补片无张力修补术,通过全面细致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参与式管理提高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的应用及体会

    总结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技术操作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组织护士参与护理技术操作管理,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护理技术操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