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二期愈合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2010年外科手术后二期愈合的切口26例30处切口的湿性愈合疗法进行治疗回顾.所有的切口经评估后,进行恰当的伤口床的准备,选用合适的敷料,结合局部、全身治疗及辅助治疗.结果:14处切口无需Ⅱ期缝合愈合,其中10例11处切口8~24d内愈合,14例16处切口经湿性愈合疗法清创处理3~10d后行Ⅱ期缝合,缝合后7~15d愈合,2例3处切口1~2个月内愈合,其中1例为臀部深部感染瘘道切除术后,经过近2个月的处理,瘘道逐渐变浅,在肉芽填平切口时才愈合;另1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患者,在治疗其间患者每2周化疗1次,切口愈合进展不顺利,经过2个多月处理后行植皮手术才愈合.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湿性愈合疗法在治疗术后二期愈合的切口中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降低费用,疗效满意.
作者:李小芳;雷莉华;胡斌琴;李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CT影像的孤立性肺结节识别与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0年11月间,确诊为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症在CT影像中的表现、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识别和探讨.结果:孤立性肺结节在CT影像中表现为毛刺、分叶征、CT晕征、钙化、空洞症、血管集束征以及孤立性肺结节的位置.结论:CT影像对肺结节的识别和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紫杉醇是从紫杉植物中分离出的天然产品,它通过促进微血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阻碍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广泛应用于妇科卵巢癌的治疗,紫杉醇与铂类联合用药,是国内、国外作为治疗卵巢癌的一线化疗方案.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4月应用紫杉醇化疗取得较好疗效,其中有1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患者脱离了危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钟京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已成为当今医学影像领域先进的诊断设备,其安全无电离辐射损伤、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图像高对比度等优势,使MRI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医学诊断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虽然采用了3.0T MRI,然而MRI的应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成像速度相对较慢.此外,MRI 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包括自主性/非自主性运动.这些局限性,使得MRI 检查应注意做好检查前护理、加强与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沟通和护理,确保检查顺利安全.
作者:何桂凤;何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引导.方法:分别采用蟾蜍和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和参考文献,经过多次多组实验对照、探索和经验积累,摸索出大白鼠在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引导方法.结果:此方法由于是以在体大白鼠为实验对象,接近实体客观,具有可重复性,因而可作为某些实验所需技术指标的检测手段,也可用于某些药物作用在体内进行验证的途径,甚至对人体某些疾病的诊断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结论:采用大鼠作为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引导对象,操作技术简便可靠、易掌握.
作者:薛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尿路感染患者525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67.4%,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63.4%;其次是G+菌,占20.6%;真菌占12.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小于1% ;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南妥因有较高的敏感性,在90%以上.结论:泌尿系统感染仍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但球菌和真菌感染的比例升高,致病菌的耐药率上升,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献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方法:46例在局麻下行侧脑室前角穿刺术,术后4~6h观察引流管无新鲜出血后,将尿激酶1~2万U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稀释至4ml注入脑室系统.结果:死亡16例,重残9例,中残8例,良好13例.结论:早期脑室外引流,加强脑脊液置换过程中引流管的管理,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监护得当,可明显降低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病死率.
作者:陈春林;康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医学基础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在药理学教学中,可通过了解学生学习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整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现代药理学教学发展.
作者:曲震理;胡清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659例脐带绕颈病例分为阴道试产和择期剖宫产两组,分析其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脐带绕颈的产妇经阴道试产时,脐带绕颈≥3周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脐带绕颈1~2周者(P<0.01).脐带绕颈1~2周者阴道试产组与择期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脐带绕颈3周以上者阴道试产组显著高于择期剖宫产者,两者有显著茬异(P<0.01).结论:脐带绕颈1~2周的产妇,通过S/D比值和CST或OCT筛选,可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脐带绕颈≥3周者宜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妥.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称DVT)的效果.方法:、将63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常规护理,术后穿着弹力袜,术后10d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术前心理辅导、评估高危者、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学会术后需要功能训练的项目;术后早期做深呼吸运动、人力挤压腓肠肌、主动功能训练.两组患者术后14d常规复查双下肢彩色多普勒.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DVT 1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高龄直肠癌病人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36例高龄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的36例病人中,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1例,出现呼吸衰竭的1例,其余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高龄直肠癌病人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行姑息性直肠癌切除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作者:贾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聚肌胞、西咪替丁联合应用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水痘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聚肌胞注射液肌注,隔日1次,并用西咪替丁片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肌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肌胞、西咪替丁合用治疗水痘安全有效,用药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俞萍;俞卫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也至关重要.
作者: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在开展整体护理的过程中,为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动态情况,对加强巡视病房的时间、内容、方式及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方法: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共同巡视病房,查找护理问题,按照护理程序,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动态评估,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为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巡视;采用例行性巡视和检查性巡视两种形式,巡视中把看、问、讲、查相结合.内容:查找护理问题、检查病区秩序、回答患者的问题、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增强了对患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实施健康教育.结论:促进了整体护理工作的落实.
作者:何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脑卒中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高致残及高致死的特点.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占人口总数60%~80%.
作者:吴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总结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强调术中眼位配合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眼反应,指导患者根据医嘱按时点眼药水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果:治疗50例患者中62只患眼取得了满意疗效,无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及视网膜出血.结论: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护理,对患眼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黎琴;廖美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精神病住院患者的自杀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或处于抑郁状态,自杀的方式主要为自缢、服药过量及吞食异物等,其自杀的时间多为夜间和清晨.结论:护理人员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对出现幻觉、妄想及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并针对患者的自杀原因作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率.
作者:李天萍;杨蕉;庞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如今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招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招聘到合适医院及合适所需岗位的人员绝非易事.本文对校园招聘、招聘会招聘、媒体广告招聘、网络招聘、中介机构招聘、内部招聘、医疗行业特定人群重点招聘七种招聘方式进行分析.找出每种招聘方式的优点、缺点以及招聘使用对象,并分析各种招聘方式在医院中的使用情况.通过这些分析,以期更好的灵活使用这些招聘方式,更好、更有效、更及时的招聘到医院所需要的人才,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卫生医疗服务.
作者:郑京晶;史新叶;程军;王炼涛;马佳;杜新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增强对本病的认识及MRI、MRA、CT、DSA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患者均行MRI检查,11例行MRA检查,12例行CT检查,15例行DSA检查,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9例表现梗死,5例表现脑出血,2例脑实质未见确切异常.MRI诊断正确率为38%,CT诊断正确率为3%,MRA及DSA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烟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MRI及CT主要显示烟雾病的脑实质病变,而DSA及MRA主要显示烟雾病的血管性改变.MRA是首选检查方法,若需要手术时行DSA检查,以显示更多有关烟雾病的细节.
作者:王树江;麻桂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在学校周边小餐馆用餐后,出现阵发性上腹痛,腹泻,恶心,呕吐4h,自服吡哌酸2片,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