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周血循环干细胞(PBMSCs)测定与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及探讨

衣丰;潘晓华;林博文;李刚;胡秀娟;杨晶

关键词:外周血循环干细胞(PBMSCs), 骨折不愈合, 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通过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检测其外周血中PBMSCs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骨折不愈合与PBMSCs的关系.方法:采集大鼠和人类的外周血进行PBMSCs 和BMMSCs的细胞培养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4+.结果:大鼠的单核细胞在人类BMMSCs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培养基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8d后,BMMSCs 的细胞总数、CD34-CD44+和CD34+CD45+细胞分别较接种起始数量增加了9、29和8倍.结论:本文初步实验和已有研究证据证实在人、大鼠体内存在循环干细胞(PBMSCs),此类细胞可在体内或体外进行功能性成骨分化,测定循环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量值变化来预测和早期诊断骨折不愈合的新方法和新标准.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解剖学课程以学习方案导学的研究

    随着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课教学以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护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而护理操作技术的实现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目前使用的护理教材中70%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其中抢救技术操作100%与解剖学有关[1].解剖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逐渐显示出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方案>在高职护理专业 <解剖学> 课程导学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余文富;徐忠勇;李群锋;诸葛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不育不孕患者检测抗精子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抗精子抗体(AsAb)在不育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3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男484例,女446例,其中早期自然流产者106例.同时取正常生育夫妇7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3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sAb.结果:不育不孕患者血清AsAb阳性率为22.58%,高于对照组(7.89%),男性患者阳性率25%,女性患者阳性率19.95%,均高于对照组(7.89%),P<0.05.早期自然流产患者106 例,血清AsAb阳性45例,占42.45%,高于对照组(女性正常生育者7.89%).结论:血清AsAb有助于临床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

    作者:王逢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癌射频治疗基础研究进展

    肝癌是常见是实体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肝癌[1],未经治疗的肝癌,5年生存率不足5%.此外肝脏也是仅次于淋巴结的实体肿瘤转移第二大好发部位,特别是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到目前为止,手术切除病灶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够接受手术治疗,据报道临床中仅5%~10%肝癌或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一经发现即手术治疗[2],大多数患者由于肿瘤大小、数目、位置(临近门脉),肝外受累,及肝硬化严重易发生残肝肝衰竭[3]等原因不能耐受手术.

    作者:朱晓琳;侯文静;张雪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体检人员高尿酸血症知识认知的缺乏与对策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1].由于80%~90%高尿酸血症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只有体检时才被发现[2],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要重视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对健康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预防其发生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1 974人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认知需求的连续调查并提出了相关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万芳;何冬梅;许宝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期使用超声刀(23例) 和电刀(18例) 行食管癌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146.42±19.7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5.21±5.23)ml,术后24h平均胸腔引流量(204.33±24.24)ml,电刀组分别为(233.64±32.32) min,(147.85±16.21)ml,(325.45±35.2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均无胸、腹腔内出血二次手术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具有精确切割、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可以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安全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荣琦;张万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喉罩通气全麻在高龄患者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用于经尿道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老年患者30例,ASA 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组(T组)和喉罩通气组(LMA组),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中、术后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停药后呼吸恢复和苏醒的时间.结果:LMA组MAP和HR波动比T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的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要远远短于T组( P<0.01).结论:在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中,喉罩通气全麻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干扰小,苏醒快速,是钬激光碎石术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作者:余伶俐;简道林;杨刚;邹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灌注化疗28例体会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加灌注化疗的方法.方法:应用气化电切对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加灌注化疗.结果:TURBT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去除肿瘤效果满意,操作简便,且可多次重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加灌注化疗复发率低.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操作简便,加灌注化疗复发率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正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护理,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周到的护理,使其保持佳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亚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美学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让体检客人感到被尊重、被关怀,在佳身心状态下接受健康体检.方法:创造美的体检环境,不断提高中心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塑造规范的语言、良好的形象,造就精湛的技术,硬件与软件同时提高.结果:体检客人享受到专业、温馨、舒适的体检,满意度上升,为医院及体检中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护理美学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顺应了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要求.

    作者:李月凤;许宝珠;郑万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体会及急诊方案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牙髓炎疼痛急诊诊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急诊科因急性牙髓炎导致疼痛而就诊的患者510例,分别采用局麻开髓-冠髓去除-引流术、局麻开髓-冠髓去除-失活术和局麻开髓-冠髓根髓去除术治疗后,了解患者接受治疗后48h症状,对比三组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原因.结果:三种急诊治疗方法均可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但对比三种方案,其受影响于医疗资源即时饱和度、患者精神心理适应度、局部麻醉深度以及牙髓炎病理分期.结论:局麻开髓-冠髓去除-引流术所需必要诊疗时间短、对患者精神心理适应度和局部麻醉深度要求低、几乎对各个时期的牙髓炎均可取得缓解急性疼痛的效果;局麻开髓-冠髓去除-失活术需在医疗资源相对充裕状况下针对前者治疗后麻醉深度相对较低、引流物较少的状况下使用,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后续根管治疗的一次复诊;局麻开髓-冠髓根髓去除术所需必要诊疗时间长、对患者心理适应度和局部麻醉深度要求高,缓解疼痛效果较好,且可以大幅度缩短后续根管治疗的周期.

    作者:郁翠萍;张庆治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是一个反映动脉硬度的新指数.本文旨在探讨动脉动态硬化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从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心内科因高血压就诊患者中选取120例,其中MAU阳性患者32例为试验组,88例MAU阴性患者为对照组,均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IMT、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MAU阳性组患者AASI、脉压水平显著高于MAU阴性组(P<0.05).结果显示MAU、AASI有明显相关关系,呈正相关(r=0.432,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MAU有明显相关关系.MAU越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越增大;脉压越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也越增大.

    作者:游向东;崔炜;王会娣;万会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3.9%(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hs-CRP水平(P<0.01或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和降低hs-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hs-CRP水平,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谢盛;曹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应用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全麻后苏醒质量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4例,随机法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42例.循证组在常规术前访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手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给予个体化的疏导和手术过程模拟演示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苏醒质量放变化.结果:循证组患者术后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信息支持有效缓解了术前焦虑,减少了麻醉镇静药物用量,缩短了苏醒期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者:朱宇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肝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对肝脏炎性假瘤(IPL)的诊断价值.方法:7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中,所有病人全部行CT检查,4例行MR对比检查.结果:7例均为单发病灶,全部位于肝右叶,圆形或类圆形4例,葫芦形3例;CT平扫均为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扫描,2例病灶有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7例病灶均可见轻度至中等度强化、中心核心样强化及不规则分割样强化.MR显示2例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1例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1例病灶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动态扫描与CT相似.结论:肝脏炎性假瘤的CT及MR表现反映了其病理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丽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开封市800例人群智齿萌出状况的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开封地区普通人群智齿萌出状况.方法:研究开封市800例人群智齿萌出状况,观察智齿的萌出情况,智齿未萌出者通过全景曲面断层片来判断智齿牙胚的阻生情况.结果:上颌智齿先天缺失率为26.5%,下颌智齿先天缺失率为16.5%.上颌智齿阻生率为3.5%,下颌智齿阻生率为16%.结论:开封地区普通人群智齿萌出状况接近全国水平,不论男女,上、下颌智齿阻生率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姚树宾;曹素芬;杜士民;李峥;杨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同时检测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清蛋白并比对.结果:两组人群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清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正常检测血糖外,还要定期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和尿24h微量清蛋白,以便及早诊治糖尿病肾病和控制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发展,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姜晓;归改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可能者需手术治疗.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月行子宫全切术7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2011年1月来我院行子宫全切术患者75例,均诊断为子宫肌瘤,年龄35~55岁,均为择期手术.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生后,经临床积极正确干预,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在一段时间内仍继续严重恶化,可造成严重残疾或死亡[1].由于引起进展性脑梗死的因素非常复杂,目前对进展性脑梗死尚缺乏特异性疗法.近几年来,我科采用微量泵持续泵肝素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并在护理上密切配合,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郎永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7例股神经损伤的肌电图改变

    目的:为探讨股神经损伤后的肌电图改变特点与神经肌肉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不同原因股神经损伤的肌电图特点、比较随诊检查结果及结合手术探查所见.结果:7例股神经损伤中3例在病后20d内检查,肌电图改变为全部表现为插入电位延长、纤颤、正相电位,全部无运动单位电位.伤后2个月以上的4例中除1例外均见纤颤、正相电位,3例有运动单位电位,提示部分性损伤.3例股神经损伤手术探查发现肌神经粘连、疤痕压迫2例,其中1例随诊过程中功能有恢复(例1);神经变性、神经瘤形成1例,随诊半年未恢复.结论:肌电图对急性股神经外伤的诊断和随诊、功能恢复均有帮助.

    作者:鹿红芹;杨冬梅;垢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哲学思维在药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在专业药理课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内容,及时将哲学思想观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章节、各个环节,使学生对药物的认识不拘泥于事实的表象,分析问题不再片面,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考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具体的知识,而且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学习和应用药物的能力.

    作者:李先伟;杨解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