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阳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82岁,以肺部感染诊断入院,患者呈醒状昏迷状态,被动体位、咳嗽、咳痰,不能自行排出,留置胃管,吞咽功能存在,患者住院期间,医嘱为患者留取痰培养.医嘱第2天清晨,值班护士备齐用物,留取痰培养方法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截取距茂菲式滴管上下5cm长的输液管,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从中间剪开,裁取输液管一端与一次性吸痰管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吸痰管末端连接,到病房接上负压吸引即可实施操作.到患者床前首先实施翻身、叩背,做好准备工作,为患者留取痰标本.操作过程中此位患者不配合,牙齿紧紧咬住吸痰管前端,然后护士协助患者松口,这时患者出现咳嗽,立即为患者实施吸痰,不料输液器前端与吸痰管连接处脱落,患者也在这时出现吞咽动作,痰液连同吸痰管前端吞入胃内,导致误服,后通过床旁胃镜,为患者取出吸痰管前端.
作者: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重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也呈现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社会慢慢开展健康基地.一个好的健康管理中心应拥有3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优质化护理服务,管理的周善性.本文主要从优质化服务的角度来阐述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意义. 1 体检前宣教 加强宣传力度、制定体检套餐、说明注意事项是体检前必备的基础.
作者:徐金红;李喜梅;李惠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意识不断增强.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护理与孕产妇、新生儿的生命息息相关,加强产科安全管理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确保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现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产科安全管理与防范差错事故的对策,笔者针对医疗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何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为降低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必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为了更好地预防、治疗早产,现将我院收治的60例先兆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收集 我院自2005年1月20日-2010年11月30日收治的60例中,均为初产妇,孕28~30周,其中32例有规律腹痛,每7~8分钟1次,未伴阴道流血、流水;28例规律腹痛,每5~6分钟1次,伴阴道血性分泌物流出,宫颈管缩短,无流水;其中10例有孕早期先兆流产史,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
作者:杨娅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静脉采血是门诊抽血室的主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皮下淤血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往往会给部分患者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造成精神紧张和痛苦,甚至引起护患矛盾与纠纷.具体分析造成皮下淤血的原因,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护士操作技术原因 (1)穿刺前查对不仔细:由于采血针、真空采血管的质量问题, 导致穿刺不成功,造成患者痛苦.(2)检验的项目多:在更换采血管时不可避免的推拉针头,使采血管发生移动,刺破血管出血,引起皮下淤血.(3)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操作穿刺时间长,损伤血管,引起皮下淤血.(4)穿刺后拔针不当:穿刺完成后,采取按压针头后拔针的方法,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皮下淤血.(5)沟通技巧的欠缺和宣教不全面:使患者压迫穿刺处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短,形成皮下淤血.
作者:苑焕肖;钱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课教学以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护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而护理操作技术的实现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目前使用的护理教材中70%的内容与解剖学相关,其中抢救技术操作100%与解剖学有关[1].解剖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逐渐显示出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方案>在高职护理专业 <解剖学> 课程导学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余文富;徐忠勇;李群锋;诸葛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全切适用于恶性程度高、浸润深、范围广的肿瘤.2005年4月-2011年3月我科对10例膀胱癌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膀胱全切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71岁,其中移行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3例,均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指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
作者:沈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其特点是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是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对正常人血糖无降低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显示出二甲双胍除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外,还能够防治其他疾病,现将二甲双胍的降糖外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赵红玲;张雪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全麻后苏醒质量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4例,随机法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42例.循证组在常规术前访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手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给予个体化的疏导和手术过程模拟演示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苏醒质量放变化.结果:循证组患者术后呼之睁眼、呼之握拳、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信息支持有效缓解了术前焦虑,减少了麻醉镇静药物用量,缩短了苏醒期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达到了预期效果.
作者:朱宇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间实施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7例术后能自主排尿,每次尿量约100~300ml,1例时有尿失禁,夜间遗尿,1例出现尿漏、肠漏,引流后治愈,能自主控尿,新膀胱容量300~700ml.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操作简化,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元福;窦家青;龚德霖;万志成;李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采取早期干预措施的64例新生儿及对照组60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例,对照组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可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下降,并能降低黄疸的程度.
作者:徐建营;郑至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初产妇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达标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产后尿潴留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效果观察比较,实验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天数也相应缩短,产后尿潴留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浪费并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徐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1].由于80%~90%高尿酸血症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只有体检时才被发现[2],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要重视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对健康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预防其发生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1 974人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认知需求的连续调查并提出了相关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万芳;何冬梅;许宝珠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探讨其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61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血清Hcy水平(15.9±6.67)μmol/L高于对照组(11.4±5.51)μmol/L(P<0.05),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16μmol/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2,P<0.05).Hcy水平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总分呈正相关(r=0.47/0.4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升高与精神病理症状(特别是阴性症状)有关.
作者:史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医患关系日趋复杂,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和消除医患纠纷尤为重要.首先要深入剖析护患关系:所谓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所谓特殊的人际关系,即指其相对于友情、爱情等一般人际关系有一定差异.笔者将其特殊关系总结为4个方面,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欢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抚触,一组对照,各42例;对抚触组婴儿进行抚触,2次/d,每次15min,坚持4个月,每天记录吃奶量、哭闹情况、睡眠情况.测量出生后第7天的身长、头围及摄奶量.记录出生时和第42天的体重.结果:婴儿出生第7天的头围、身长、体重、摄奶量抚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抚触组哭闹较对照组少,睡眠优于对照组.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抚触后睡眠质量高,奶摄入量多.
作者:闫长虹;霍兴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期使用超声刀(23例) 和电刀(18例) 行食管癌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146.42±19.7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5.21±5.23)ml,术后24h平均胸腔引流量(204.33±24.24)ml,电刀组分别为(233.64±32.32) min,(147.85±16.21)ml,(325.45±35.2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均无胸、腹腔内出血二次手术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具有精确切割、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可以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安全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荣琦;张万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重点研究精品课程建设对学生学习效果,以期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
作者:金立军;熊天山;李蓉山;胡丽;黄书蓉;隋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按照国际公认的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标准衡量,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1].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维持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2].20世纪80年代,60岁以上是血液透析的禁忌证,但是目前各大血液净化中心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达到50%~65%[3].老年患者由于各系统衰老及多种疾病并存,常有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同时存在着血管脆性增强、反应能力差,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容易发生并发症.本文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朱国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进入NICU 1周内的颅脑外伤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独立样本t检验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SDS平均T分为52.9分,T分≥50分者占76.1%;SAS平均T分为51.2分,T分≥50分者占47.3%;SAS和SDS T分同时≥50分者占27.9%.男性家属抑郁明显,而女性家属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焦虑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脑损伤的危重患者家属普遍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在层级护理中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地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缓解家属的心理状态.
作者:刘仕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