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

何静

关键词:产科, 护理, 安全管理, 差错事故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意识不断增强.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护理与孕产妇、新生儿的生命息息相关,加强产科安全管理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确保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现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产科安全管理与防范差错事故的对策,笔者针对医疗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喉罩通气全麻在高龄患者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用于经尿道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老年患者30例,ASA 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组(T组)和喉罩通气组(LMA组),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中、术后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停药后呼吸恢复和苏醒的时间.结果:LMA组MAP和HR波动比T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的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要远远短于T组( P<0.01).结论:在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中,喉罩通气全麻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干扰小,苏醒快速,是钬激光碎石术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作者:余伶俐;简道林;杨刚;邹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按照国际公认的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标准衡量,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1].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维持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2].20世纪80年代,60岁以上是血液透析的禁忌证,但是目前各大血液净化中心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达到50%~65%[3].老年患者由于各系统衰老及多种疾病并存,常有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同时存在着血管脆性增强、反应能力差,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容易发生并发症.本文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朱国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改良超滤联合平衡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IL-6,TNF-α,sICAM-1血浆含量和心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害机理及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改良超滤组(M)和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U).M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U组在转流开始后进行平衡超滤,转流结束后进行改良超滤.分别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后20min(T2)、术后2h(T3)、术后6h(T4)、术后12h(T5)和术后24h(T6)测量动脉血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黏附因子(sICAM-1)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蛋白 (CTn-1)、脑利钠肽(BNP)的浓度.结果:IL-6、TNF-α及sICAM-1体外循环术后浓度三组均明显升高,U组的IL-6、TNF-α及sICAM-1浓度明显低于M 组和C组.SOD体外循环术后浓度三组均降低,U和M组较C组降低明显;MDA体外循环术后浓度C和M组增高,U组无明显增高;CTn-1 、CK-MB体外循环术后血浆浓度三组均较术前增高,U和M组较C组增高明显; BNP体外循环术后血浆浓度U和M组较术前明显降低,U组和M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害可能与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关.联合应用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可降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及脑利钠肽的浓度,对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但无明显减轻心肌急性损伤作用.

    作者:李祥;马黎明;褚衍林;乔衍礼;武广华;程前进;张洪宇;李平萍;张来柱;刘宏生;孙立新;董海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抚触,一组对照,各42例;对抚触组婴儿进行抚触,2次/d,每次15min,坚持4个月,每天记录吃奶量、哭闹情况、睡眠情况.测量出生后第7天的身长、头围及摄奶量.记录出生时和第42天的体重.结果:婴儿出生第7天的头围、身长、体重、摄奶量抚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抚触组哭闹较对照组少,睡眠优于对照组.结论:抚触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抚触后睡眠质量高,奶摄入量多.

    作者:闫长虹;霍兴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医院建设科学管理初探

    医院建筑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得到各地政府及人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医院建设项目包括的内容广泛,功能布局复杂,流程交通限制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是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人、财、物,将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安全等的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把医院建设成更加便捷、美观、舒适、安全的综合建筑,这需要从业者不断地努力.现笔者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阮磊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衡水市桃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桃城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人群现状,为更好地开展VCT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务人员与求询者进行匿名的访谈式调查.结果:2008年6月-2011年3月期间,共咨询574例,从中检出12例阳性.77.9%的求询者因有不安全性行为而前来咨询;仅有36.1%每次性接触坚持使用安全套;求询者数量呈上升的趋势,65.0%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相关信息.结论: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有效地开展VCT服务工作,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作者:王海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百色市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依从性影响调查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百色市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依从性影响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我院产科门诊60例孕妇分别进行地中海贫血知识和产前筛查依从性的调查.其中3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指导之后实验组对地中海贫血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产前筛查依从性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地贫产前筛查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率,可避免重型地贫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林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护理,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周到的护理,使其保持佳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亚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采取早期干预措施的64例新生儿及对照组60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例,对照组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可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下降,并能降低黄疸的程度.

    作者:徐建营;郑至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1例喉癌术后放疗患者护理体会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声门和声门上区,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一经发现多属于晚期,术后放疗就成为治疗喉癌的重要措施,喉癌术后行放疗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术后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或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以防止和减少局部复发.主要适用于喉癌病灶难以切除干净或术后残留、声门下型喉癌、颈清扫术后有广泛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癌或其他分化类型差的病例[1].为保证放疗顺利完成,护理是一重要环节,现将2007年1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喉癌术后放疗患者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作者:吴德香;李桂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间实施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7例术后能自主排尿,每次尿量约100~300ml,1例时有尿失禁,夜间遗尿,1例出现尿漏、肠漏,引流后治愈,能自主控尿,新膀胱容量300~700ml.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操作简化,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元福;窦家青;龚德霖;万志成;李铮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5~14岁符合中度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136例,随机分为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68例与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68例,随访1年,观察无症状的时间、急诊就医次数及PEF(大呼气流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无症状的时间、急诊就医次数及PEF的提高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

    作者:范楚平;张碧清;史文元;唐翠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自制痰培养标本采样器留取痰培养致误服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82岁,以肺部感染诊断入院,患者呈醒状昏迷状态,被动体位、咳嗽、咳痰,不能自行排出,留置胃管,吞咽功能存在,患者住院期间,医嘱为患者留取痰培养.医嘱第2天清晨,值班护士备齐用物,留取痰培养方法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截取距茂菲式滴管上下5cm长的输液管,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从中间剪开,裁取输液管一端与一次性吸痰管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吸痰管末端连接,到病房接上负压吸引即可实施操作.到患者床前首先实施翻身、叩背,做好准备工作,为患者留取痰标本.操作过程中此位患者不配合,牙齿紧紧咬住吸痰管前端,然后护士协助患者松口,这时患者出现咳嗽,立即为患者实施吸痰,不料输液器前端与吸痰管连接处脱落,患者也在这时出现吞咽动作,痰液连同吸痰管前端吞入胃内,导致误服,后通过床旁胃镜,为患者取出吸痰管前端.

    作者:刘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期使用超声刀(23例) 和电刀(18例) 行食管癌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146.42±19.7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5.21±5.23)ml,术后24h平均胸腔引流量(204.33±24.24)ml,电刀组分别为(233.64±32.32) min,(147.85±16.21)ml,(325.45±35.2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均无胸、腹腔内出血二次手术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刀在行新辅助放疗后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中具有精确切割、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可以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安全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荣琦;张万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重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也呈现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社会慢慢开展健康基地.一个好的健康管理中心应拥有3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优质化护理服务,管理的周善性.本文主要从优质化服务的角度来阐述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意义. 1 体检前宣教 加强宣传力度、制定体检套餐、说明注意事项是体检前必备的基础.

    作者:徐金红;李喜梅;李惠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哲学思维在药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在专业药理课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内容,及时将哲学思想观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章节、各个环节,使学生对药物的认识不拘泥于事实的表象,分析问题不再片面,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考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具体的知识,而且能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学习和应用药物的能力.

    作者:李先伟;杨解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是一个反映动脉硬度的新指数.本文旨在探讨动脉动态硬化指数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从2009年1月-2010年2月在心内科因高血压就诊患者中选取120例,其中MAU阳性患者32例为试验组,88例MAU阴性患者为对照组,均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IMT、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MAU阳性组患者AASI、脉压水平显著高于MAU阴性组(P<0.05).结果显示MAU、AASI有明显相关关系,呈正相关(r=0.432,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MAU有明显相关关系.MAU越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越增大;脉压越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也越增大.

    作者:游向东;崔炜;王会娣;万会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灌注化疗28例体会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加灌注化疗的方法.方法:应用气化电切对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加灌注化疗.结果:TURBT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去除肿瘤效果满意,操作简便,且可多次重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加灌注化疗复发率低.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操作简便,加灌注化疗复发率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正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55例饮食从业人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分析

    目的:为了分析饮食从业人员感染和传播胃幽门螺杆菌的风险.方法:利用PCR技术对从事饮食行业的人员255例(包括炊事员、饭店服务员)唾液中胃幽门螺杆菌特异性 CagA 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3.1%(161/255);男性中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46.2%(61/132),女性中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81.3%(100/12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35岁以上者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50.0%(50/100),35岁以下者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1.6%(111/1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饮食行业的人员中存在较高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性及其传染性,尤其是女性和年纪较轻的饮食行业的人员.

    作者:陆雷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门诊患者静脉采血后造成皮下淤血的原因及预防

    静脉采血是门诊抽血室的主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皮下淤血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往往会给部分患者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造成精神紧张和痛苦,甚至引起护患矛盾与纠纷.具体分析造成皮下淤血的原因,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护士操作技术原因 (1)穿刺前查对不仔细:由于采血针、真空采血管的质量问题, 导致穿刺不成功,造成患者痛苦.(2)检验的项目多:在更换采血管时不可避免的推拉针头,使采血管发生移动,刺破血管出血,引起皮下淤血.(3)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操作穿刺时间长,损伤血管,引起皮下淤血.(4)穿刺后拔针不当:穿刺完成后,采取按压针头后拔针的方法,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皮下淤血.(5)沟通技巧的欠缺和宣教不全面:使患者压迫穿刺处方法不正确,按压时间短,形成皮下淤血.

    作者:苑焕肖;钱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