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4887例分析

娄翠英

关键词:剖宫产, 手术指征,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上升的原因,手术指征的变化,手术并发症及母婴围生期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5至2007年间4887例剖宫产资料,统计剖宫产、剖宫产指征,并发症的构成比,计算百分率.结果 2005年至2007年3年间:剖宫产分别为30.0%、41.0%、49.0%;首位剖宫产指征分别为难产24.8%,胎儿宫内窘迫25.06%,瘢痕子宫27.07%;手术时间分别为31、25、20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270、230、220 ml;产妇死亡率分别为0.07%、0%、0%;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70%、0.92%、0.70%;术中血率分别为2.50%、1.53%、1.02%;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35%、0.24%、0.10%.子宫切除率分别为0.42%、0.24%、0.10%.结论 3年间剖宫产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39.2%,剖宫产指征排序逐年变化,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分别位居2005年至2007年的首位,瘢痕子宫和社会因素剖宫产上升较快.手术时间逐年缩短,术中出血逐年减少,孕产妇死亡率较上世纪末显著下降,手术并发症中术中出血、子宫切除、切口感染是主要病发症,膀胱输尿管损伤发生率逐年降低.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护理

    重度妊高征属高危妊娠,对母婴的危害极大,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围生儿死亡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为降低母婴死亡率,我院对重度妊高征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24~48 h,无好转或胎儿已成熟或妊娠>36周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通过对128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确保母婴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力的证明剖宫产是抢救妊高征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有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温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黏膜肥厚程度在鼻腔的不同位置程度不一,以下鼻甲为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也较多,随着鼻窦内镜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行此手术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寻求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方法 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87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根据患者原来就诊时机,术后综合治疗不同而分别于术后8~72个月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胸壁局部复发16例,肺转移28例,胸椎转移21例,远处骨转移12例,肝转移9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9例,14例合并2个脏器以上转移.结论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促使患者早期就诊,强调手术无瘤观念,规范、实施各项综合治疗措施,可收到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良好效果.

    作者:陶彦杰;张国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烧伤后溶痂创面29例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深度烧伤病例溶痂创面手术治疗的措施.方法 对29例创面溶痂病人,围术期加强抗感染治疗,剥痂与切痂相结合,肢体抬高驱血而禁止挤压驱血,头颈躯干采用电刀切痂,创面覆盖前彻底清洗,外用新型杀菌剂,创基较差时延期植皮,注意术区引流,术后提前换药.结果 29例病人手术失血量与早期手术相当,没有因手术引起感染扩散的病例,相反感染症状明显改善,各种方式植皮及皮瓣转移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烧伤创面溶痂并非手术禁忌证,针对感染、出血的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雷会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1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用纤溶酶进行溶栓治疗.通过患肢加压输液,首次缓慢静滴,定期监测D-二聚体及凝血系列,观察肢体的肿胀疼痛,总结了护理要点.结果 24~48 h消除肿胀,减轻疼痛率100%,过敏反应6例,出血2例,发生肺栓塞1例.结论 应用纤溶酶患肢加压,溶栓效果可靠,首次缓慢静滴可以有效的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严密监测防止出血倾向,溶栓期间卧床休息、禁止按摩患肢、防止腹内压增高,以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邢桃红;张军;汪文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分析

    目的 探讨经鼻蝶窦入路38例垂体瘤切除术的麻醉特点.方法 38例垂体瘤病人择期手术.ASAⅠ~Ⅲ级,均为成年人(21~55岁),静注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拔管前静注小剂量舒芬太尼止痛.结果 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效果满意.整个麻醉过程生命指标基本平稳,苏醒时间为2~30 min,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垂体瘤病人常合并有肢端肥大、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综合征,对麻醉药的耐受性不同,力求麻醉平稳、苏醒快、镇痛完善.

    作者:牛煜;罗高丰;王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增高的因素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增高的因素.方法 对112例PCI术后4~20 h,平均(12±5)h的患者常规检测CK和CK-MB.如果测定值在正常范围者,则不再检测,如超过正常范围则次日连续检测,直至正常.以CK值≥正常上限的2倍为增高组(n=12),在正常范围为正常组(n=89),介于两者之间者(n=11)为轻度增高组.结果 组间平均年龄、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分级、吸烟史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20 min的胸痛、冠状动脉分支闭塞、冠状动脉内膜撕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病变复杂程度在增高组较为明显,而正常组病变较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部分患者CK、CK-MB增高与术中复杂病变、冠状动脉撕裂、分支闭塞、微血栓及微栓塞形成等因素有关.

    作者:代永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人工流产是不可避免的.在人流时,由于患者精神紧张、神经反射等原因而导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末梢发凉等,严重时可发生晕厥和虚脱,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异丙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等优点,适合于短小手术的麻醉.

    作者:刘书玉;张文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76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方法 采用TURP治疗BPH 176例,其中Ⅱ度前列腺增生122例,Ⅲ度前列腺增生54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岁.结果 176例均切除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继发出血6例,假性尿失禁3例,尿道狭窄5例等并发症.结论 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十分良好的方法,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于文建;韩建秋;张扬;张曼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童指端严重损伤的微创急诊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严重指端损伤的急诊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9月,采用微创清创缝合和Snow皮瓣修复儿童指端损伤104例125指.结果 104例均获随访,其中78例2周拆线,伤口一期愈合;26例采用微创清创缝合中10例延期愈合形成小面积瘢痕,6例再次用Snow皮瓣修复,60例随访半年以上,外形及感觉功能良好.结论 微创清创缝合能大限度保存患指,Snow皮瓣血供可靠,技术简单,术后外观及功能、感觉满意,两者分别或结合应用是急诊修复儿童指端损伤首选.

    作者:刘伟;黄先功;亢长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对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唤醒疗法的现状及展望

    介绍人文关怀对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唤醒疗法的现状及展望,重点阐述了人文关怀对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唤醒疗法的的意义及临床护理服务的途径,提出了人文关怀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工程.人文关怀体现在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唤醒疗法的全过程中,通过更新理念,营造人文氛围,注重以人为本,对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实施唤醒疗法的同时,注入人文关怀,创造全程护理,是护士一种对质量品质的追求,也是创建危重症病人护理的佳服务路径和效果;同时,塑造了当代护士的新形象,并为护理服务领域拓展了新的空间.

    作者:陆琳;刘兰霞;郭秋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分娩时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分娩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瓜熟蒂落的概念,如何使产妇能顺利分娩,母婴平安,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实施积极正确的心理疏导,提供人性化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儿科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儿科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对本院收住的患儿,按年龄段分别评估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治愈率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评估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能使患儿及家长顺利配合治疗,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宁玉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ST)的治疗方法.方法 ACST患者26例经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梗阻原因不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及胆囊切除术1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胆囊造瘘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6例;经肝取石并置管引流1例;1例胆道蛔虫行胆总管切开取蛔虫、T型管引流.结果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结石残留2例.26例中治愈好转24例,占92.3%;死亡2例,病死率为7.7%,2例均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结论 早期、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对提高ACST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经早期快速抗休克治疗后,病情一旦稳定或有好转,即是施行胆道减压引流术的有利时机.手术方式应以快速、有效、简便为原则.

    作者:赵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后防褥护理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目前称压力溃疡.我科大多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后平卧6~8 h,加之术中平卧,某些病人有可能发生的1~2度褥疮往往被忽视.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病人1392人次,手术率为90%以上,其中有8例术后发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紫、水疱.现将经验教训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云;王秀芳;王素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加长型伽玛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

    目的 应用加长型伽玛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方法 2000年8月至2005年2月,采用国产加长型伽玛带锁髓内钉治疗1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3(6~18)d.全部采用有限扩髓闭合复位穿钉.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2(16~2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完全负重时间为20周,愈合时间平均为10(5~21)个月.根据Sanders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6例,良4例,差1例.1例患肢轻度外旋,1例肢体缩短1.2 cm,髋膝关节恢复满意,无髋内翻、切口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经此方法治疗可早期活动关节及功能锻炼,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结论 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加长型伽玛带锁髓内钉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亦明;周雄清;宋德煌;周文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

    目的 探讨提高护士对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能力的方法.方法 把自己平时工作中积累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体会.结果 病人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论 丰富的专科知识,科学的药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提高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责任心,把差错降到低,从而取得病人的信任.

    作者:董巧玲;程建丽;刘月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早期手术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手术方式多样.现将我们自2000年以来应用多根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共35例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术前情况: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岁,受伤后至治疗时间4 h~3 d 28例,4~10 d 7例,平均2.5 d.右侧19例,左侧16例.伤因:摔伤24例,撞伤9例,坠伤2例.骨折部位:头下型8例,颈中型20例,基底型7例.按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13例,Ⅲ型11例,Ⅳ型7例.合并伤5例,其中颅脑损伤保守治疗2例,脾破裂切除1例,肋骨骨折、尺桡骨折各1例,伴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3例.

    作者:陈建立;戴学军;王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在剖宫产术前、术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

    作者:孟宪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开展专科护理、用药期间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 36例病人中治愈15例,好转10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孝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