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置胎盘在剖宫产术前、术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孟宪莲

关键词: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妊娠晚期出血, 严重并发症, 子宫下段, 宫颈内口, 位置, 覆盖, 附着
摘要: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体式桩核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应用

    磨牙连体式桩核常有一长桩一短桩(或多短)组成,易因就位道不致而造成根管侧穿,或蜡型制取、桩核就位困难,笔者采用分体式桩校修复磨牙的残冠、残根,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胸外科合并心肺疾患病人围术期处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合并心肺疾患病人在胸外科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如何正确评估心肺疾患程度与手术风险,围术期如何处理,是一个被逐渐重视和完善的过程.伴随胸外科各项技术进展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手术风险逐渐降低.正确评估心肺疾患程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用药以及严密的围术期正确处理是胸外科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风;鲁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管源性尿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导尿并留置尿管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用,属于诊疗过程中的基础操作.由于部分病人泌尿生殖系疾病因素导致局部解剖变异或术者操作方法不当,容易发生尿道损伤.笔者总结2000年2月至2007年3月收治因留置气囊尿管致尿管源性尿道损伤2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当代医疗环境下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总结

    实习是护生走向临床工作的桥梁,带教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让护生通过实习并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我们每位护理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和带教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沈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膀胱结石的同期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对于36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根据结石大小不同分别采用经膀胱镜大力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与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结果 所有36例患者术中术后无输血,结石残留及排尿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经膀胱镜大力碎石、气压弹道碎石和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建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皮肤黏膜糜烂及溃疡

    皮肤黏膜的糜烂及溃疡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对皮肤黏膜糜烂和溃疡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18~63岁,平均41.8岁,治疗过程中创面出现感染者则作为剔除病例.

    作者:吴学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体会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1],但产科DIC多数病因明确,做好主要病因预防,早期诊断,及时祛除病因,合理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潘红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伤性肝破裂146例临床治疗分析

    肝脏是人体大的实质性脏器,且质脆而易受损伤,在各种腹部外伤中发生率约占15%~20%,右肝破裂较左肝为多[1],一般都是伤情较复杂,病情较凶险,死亡率较高.总结我院1992年至2007年的146例创伤性肝破裂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慧;张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胫骨平台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三种内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用单侧钢板、双侧钢板及单纯螺钉、克氏针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作内固定疗效.分析伤后手术时机、术后外固定和屈膝功能锻炼时间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本组共186例随访6个月~6年,总优良率为85.5%.术后2周内作屈膝功能锻炼者膝关节伸屈功能90%以上恢复,外固定6周后再作屈膝功能锻炼者27.5%病例出现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减少.结论 单侧钢板适用于按Schectzker分类Ⅰ~Ⅳ型骨折,双侧钢板适用于Ⅴ~Ⅵ型骨折;单纯螺钉克氏针可用于Ⅰ~Ⅲ型骨折,但稳定性差.手术时机在受伤1周后局部水肿消退,皮肤出现皱纹时为佳.术中植骨将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陷,并能早期进行屈膝及负重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作者:齐武松;张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76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方法 采用TURP治疗BPH 176例,其中Ⅱ度前列腺增生122例,Ⅲ度前列腺增生54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岁.结果 176例均切除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继发出血6例,假性尿失禁3例,尿道狭窄5例等并发症.结论 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十分良好的方法,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于文建;韩建秋;张扬;张曼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后防褥护理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目前称压力溃疡.我科大多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后平卧6~8 h,加之术中平卧,某些病人有可能发生的1~2度褥疮往往被忽视.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病人1392人次,手术率为90%以上,其中有8例术后发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紫、水疱.现将经验教训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云;王秀芳;王素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的胰腺急性炎症病变,由于胰管梗阻,伴有十二指肠或胆道内容物反流加上胰腺血运不足或神经性原因,导致胰液分泌排空障碍,逆向渗入胰腺实质,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其两个基本条件为:①胰液排出障碍,反流进入胰腺实质;②胰液中各种酶原被激活,继而引起胰腺组织水肿、出血或坏死等病理改变.据国内外报道,AHNP的病死率约为20%~90%,早期手术病死率约为43.1%,非手术治疗病死率约为8.6%.为了降低病死率,提高AHNP的治愈率,我科在3年间对收治的胰腺炎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根据治疗过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殷广利;崔珂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48例颅脑术后发热病人应用亚低温仪降温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发热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248例颅脑术后发热病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应用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24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及时正确使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降低发热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颅内压,保护血脑屏障,改善脑缺氧,从而降低病死率及致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万中英;姜振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上腹部癌症根治术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病人循环、苏醒、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 42例择期行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1例.分别测定麻醉前、插管后、探查时、术中2 h、拔管后,SBP、DBP及HR的变化及全麻药用量,术毕观察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 术中监测时段的SBP、DBP、HR、Ⅰ组均较Ⅱ组低且平衡,Ⅰ组插管后心率有减慢趋势,Ⅱ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术中SBP、DBP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拔管后恢复到术前水平,Ⅱ组插管后DBP下降(P<0.05),但术中BP无明显改变,拔管后B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Ⅰ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苏醒时间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上腹部癌症手术病人循环状态稳定,应激反应小,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魏小伍;杜广民;汤瑞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特殊性感染围术期安全问题的探讨

    目的 探讨特殊性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安全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南阳市卧龙区第一人民医院自1998年2月至2008年2月112例特殊性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充分认识到特殊性感染的危害性,做好术中、术后处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白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结肠切除术的护理

    结肠是机体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少量糖和其他水溶性物质的重要器官.全结肠切除是侵袭性较大的手术,不仅要切除升结肠、盲肠、降结肠,而且对结肠癌病人还要进行周围淋巴结清除.全结肠切除会对水分、无机盐等物质造成吸收障碍.就我科自2000年至2007年收治的6例全结肠切除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余庆梅;韩淑娟;程素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分析

    目的 探讨经鼻蝶窦入路38例垂体瘤切除术的麻醉特点.方法 38例垂体瘤病人择期手术.ASAⅠ~Ⅲ级,均为成年人(21~55岁),静注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拔管前静注小剂量舒芬太尼止痛.结果 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效果满意.整个麻醉过程生命指标基本平稳,苏醒时间为2~30 min,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垂体瘤病人常合并有肢端肥大、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综合征,对麻醉药的耐受性不同,力求麻醉平稳、苏醒快、镇痛完善.

    作者:牛煜;罗高丰;王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ST)的治疗方法.方法 ACST患者26例经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梗阻原因不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及胆囊切除术1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胆囊造瘘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6例;经肝取石并置管引流1例;1例胆道蛔虫行胆总管切开取蛔虫、T型管引流.结果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结石残留2例.26例中治愈好转24例,占92.3%;死亡2例,病死率为7.7%,2例均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结论 早期、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对提高ACST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经早期快速抗休克治疗后,病情一旦稳定或有好转,即是施行胆道减压引流术的有利时机.手术方式应以快速、有效、简便为原则.

    作者:赵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输精管吻合分析

    目的 报道显微外科技术行输精管吻合术的方法、临床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局麻下切断、结扎的输精管断端,使其上、下保持锐性游离0.5 cm输精管,在10倍显微镜下看清管腔,缓慢注入生理盐水3~5 ml.确认管腔通畅后,进行吻合.结果 36例全部复通.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行输精管吻合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作者:骆效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作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儿40例,男26例,女14例, 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M-K组为咪唑安定氯胺酮组,P-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4~6 mg/kg,维持:P-K组用丙泊酚1.5 mg/kg、氯胺酮2 mg/kg;M-K组用咪唑安定0.1 mg/kg、氯胺酮2 mg/kg.记录麻醉前和用药后5、10、20、30和60 min ECG、BP、RR、SpO2各值.结果 两组在用药后均出现呼吸抑制,M-K组20 min后逐渐正常.P-K组10 min后渐正常.M-K组从末次给药算起至小儿完全清醒时间为(110±30)min,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占70%.P-K组手术结束后10~15 min唤醒试验满意,无哭闹、呼叫睁眼,未出现恶心、呕吐、恶梦及异常行为等现象.结论 通过本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微泵静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效果确切,副作用小,苏醒迅速,可控性强,是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佳选择.

    作者:范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