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梅;韩淑娟;程素琴
目的 总结20例10 kg以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CBP)管理体会.方法 根据病例术前心肺循环情况、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采用氯胺酮、依托咪酯、力月西、维库溴铵、芬太尼.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建立体外循环,预充液用菲克雪浓、红细胞、血浆,加入甲基强的松龙、碳酸氢钠、甘露醇、氯酸钾、硫酸镁、氯化钙、速尿.浅、中低温循环,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结果 20例患儿麻醉满意.CPB时间33~104 min,升主动脉阻断6~61 min,除1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除颤1次复跳,19例自动复跳,20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良好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合适的麻醉深度,合理的预充,确切的心肌保护,CPB维持较高的灌注流量,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对保证低体重患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刘文领;陈振华;张艳;任敦吉;张静;赵友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对择期手术的胃癌患者采取在麻醉后插胃管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92例,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取在麻醉后插胃管.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病房内按常规方法插胃管.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人均插管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结论 对于食管、胃手术的病人,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应选择在麻醉诱导后插胃管,且选用硬度好的硅胶胃管.
作者:戚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7年经治疗的37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其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结果 非手术治疗粘连性的梗阻208例(55.61%),手术治疗166例(44.39%),急诊手术治疗112例,其中肠切除30例(26.79%),死亡4例(3.57%),平均住院12 d;非手术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54例,其中肠切除20例(37.04%),死亡4例(7.41%),平均住院23 d.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霍根柱;范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及心肌酶谱测定确诊的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认为术后早期一旦发现心电异常或临床上有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压榨样痛、烦躁、心慌、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情况,均应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测定以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给予激化液、扩张冠脉血管、营养心肌等药物以及纠正低氧血症等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5例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均在3 d内好转或转变为正常而临床治愈.结论 食管、贲门癌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高龄、基础心脏病存在、手术创伤刺激、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提出医务人员应增强责任心,术前充分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术中力求麻醉平稳,轻柔操作,防止大出血,防止术中术后长期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等均是关键措施.一旦确诊,及早正确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孙培军;李宏宾;马尚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结我院治疗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162人工假体置换病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122例,全髋置换40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结果 3例完全再通,5例有不同程度的再通,无一例发生肺梗死.结论 除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及血液凝固性增加是主要原因外,手术时过度内收及内外旋患肢、过度屈曲髋关节及膝关节、手术野牵拉过度、手术后髋部肿胀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术中的小心操作及术后引流也是预防的主要措施.
作者:冀明欣;王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女性不孕因素中,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症中常见因素之一.据文献报道,66.7%的不孕症是因输卵管阻塞所致[1],且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且配合药物治疗,使输卵管性不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应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联合中成药物金刚腾胶囊及大黄庶虫丸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良好,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聂红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加长型伽玛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方法 2000年8月至2005年2月,采用国产加长型伽玛带锁髓内钉治疗1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3(6~18)d.全部采用有限扩髓闭合复位穿钉.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2(16~2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完全负重时间为20周,愈合时间平均为10(5~21)个月.根据Sanders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6例,良4例,差1例.1例患肢轻度外旋,1例肢体缩短1.2 cm,髋膝关节恢复满意,无髋内翻、切口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经此方法治疗可早期活动关节及功能锻炼,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结论 对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加长型伽玛带锁髓内钉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亦明;周雄清;宋德煌;周文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食管狭窄可由食管良性疾病和食管恶性疾病所致,且食管恶性肿瘤多数为晚期癌症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是继血管内支架成功置入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其操作简便、完全可靠、疗效显著,能有效解除病人吞咽困难等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现已广泛应用于食管的各类狭窄型病变和晚期食管癌的非手术治疗.2000年至2007年我科采用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各类食管狭窄35例,取得良好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韦华;张婷;蒋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常见的一项治疗措施,它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膨胀,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严谨的护理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若有不慎,将会出现护理问题,甚至发生纠纷.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们对我院外科319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实施了标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亚娜;刘伟敏;孙许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作用,探讨佳给药方案.方法 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40),芬太尼组(F组,n=40),按等效镇痛剂量应用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5 min(T3)、置入腹腔镜时(T4)、气腹后5 min(T5)、气腹后10 min(T6)、拔管前5 min(T7)、拔管即刻(T8)记录SP、DP和HR,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术中追加用药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循环都存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术中、术后舒芬太尼组对循环的稳定作用均较芬太尼组明显;等效镇痛剂量下,舒芬太尼组术中药物追加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拔管时间明显短于芬太尼组. 结论在等效剂量下,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及术后麻醉恢复均优于芬太尼.
作者:邱林;姜丽华;赵保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疾病,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具有不开刀、痛苦小、止血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耻骨上开刀手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护理观察极为重要[1],我院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成功地为4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汽化电切术,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与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翠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GS症状出现后经综合治疗全部恢复,其中14~20 d恢复11例,21~34 d恢复5例,35~41 d恢复2例,55 d恢复1例.结论 对PGS的治疗一定要早发现、早处理.在明确诊断PGS的情况下,应坚持非手术治疗.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鼻蝶窦入路38例垂体瘤切除术的麻醉特点.方法 38例垂体瘤病人择期手术.ASAⅠ~Ⅲ级,均为成年人(21~55岁),静注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术中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拔管前静注小剂量舒芬太尼止痛.结果 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效果满意.整个麻醉过程生命指标基本平稳,苏醒时间为2~30 min,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垂体瘤病人常合并有肢端肥大、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综合征,对麻醉药的耐受性不同,力求麻醉平稳、苏醒快、镇痛完善.
作者:牛煜;罗高丰;王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剖宫产适应证的放宽,剖宫产率正逐年上升.虽然大多数产妇都是择期手术,但还是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焦虑、恐惧导致胎盘血流量降低,使胎儿缺氧;又导致产妇的痛阈降低,使产妇身心痛苦;不利于手术配合,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做好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
作者:袁清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卵巢良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对于卵巢良性肿瘤治疗目前主要采取开腹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因没有大的手术切口、患者痛苦少、恢复快而成为近年来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费用较高,需全身麻醉等.为此,我们对符合条件的35例卵巢肿瘤患者分别施行了阴式卵巢肿瘤切除术,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单纯皮质动脉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所收治的14例病人资料.结果 3个月按格拉斯哥评分评定,死亡2例,病死率14.29%,重残2例,自理1例,良好9例.结论 单纯皮质动脉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有以下临床特征:①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患者脑外伤轻微或不伴有外伤史.②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中间清醒期.③多有明确高血压病史,伴有脑动脉硬化、脑萎缩.④比合并脑挫裂伤的硬膜下血肿手术效果好.
作者:吴中亚;熊海洋;乔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电切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宫颈炎性增生组织及良性赘生物,切除组织送病检.治疗80例,随访1~12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5~20 min,出血量5~25 ml.6.25%患者结痂后出血量如月经量,对症治疗止血.一次治疗有效率为100%.94.0%患者宫颈组织恢复正常.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孔笑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治疗自发性气胸主要是促进患者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发生等.方法 保守治疗、胸腔减压、开胸手术等.结果 70例自发性气胸57例复张,11例肺膨胀不全,6例死亡.结论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应根据类型、病因、发生频次、肺压缩程度、病情状态及有无并发症等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轻者保守治疗,多数需作胸腔减压以助患肺复胀,少数需手术治疗.
作者:武凤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硬膜外阻滞行阑尾切除术中,牵拉或处理阑尾时,病人常诉胸口疼痛、恶心、呕吐、鼓肠,有的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反应.为防止阑尾牵拉反应,我们将穿刺点由原来T12~L1提高到T9~T11,采用尾向注试验量,头向置管注有效量,将哌替啶与局麻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对预防阑尾牵拉反应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尹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大部分患者经过药物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但有些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他治疗方法如配戴角膜接触镜、角膜移植等,存在难以推广和效果欠佳等问题.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对16例较难治愈的角膜溃疡且溃疡较浅的患者采取羊膜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军;张立湘;射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