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管源性尿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李巧玲

关键词:尿道损伤, 留置气囊尿管, 泌尿生殖系, 诊疗过程, 留置尿管, 临床工作, 解剖变异, 基础操作, 护理措施, 方法不当, 发生原因, 总结, 预防, 局部, 导尿, 病因, 病人
摘要:导尿并留置尿管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用,属于诊疗过程中的基础操作.由于部分病人泌尿生殖系疾病因素导致局部解剖变异或术者操作方法不当,容易发生尿道损伤.笔者总结2000年2月至2007年3月收治因留置气囊尿管致尿管源性尿道损伤2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皮肤黏膜糜烂及溃疡

    皮肤黏膜的糜烂及溃疡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剂对皮肤黏膜糜烂和溃疡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18~63岁,平均41.8岁,治疗过程中创面出现感染者则作为剔除病例.

    作者:吴学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820位在职干部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

    脂肪肝是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疾病的过渡阶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为了解机关在职干部脂肪肝的患病情况,2007年8至12月,对郑州市1820位在职干部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对其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洁平;李俊娥;王惠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病情观察能力

    目的 探讨提高护士对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能力的方法.方法 把自己平时工作中积累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体会.结果 病人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结论 丰富的专科知识,科学的药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提高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责任心,把差错降到低,从而取得病人的信任.

    作者:董巧玲;程建丽;刘月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病例特点的分析,提高对该病诊治的正确率.方法 对7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例为钝性胸部挤压伤,2例为高处坠落伤,年龄7~56岁误诊为肺不张的1例,按外伤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5例,1例因延误诊断呼吸衰竭死亡,其余6例经手术治愈.结论 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是导致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作者:邹刚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胆漏及胆道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胆道损伤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3月至2007年8月中2091例LC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 2091例LC中,主动中转开腹62例,19例胆管损伤.19例患者中14例迷走胆管漏,9例经腹腔引流后治愈,5例经B超引导穿刺引流后治愈;胆囊管残端漏2例,再次手术缝扎,胆总管探查取石放置T型管引流后治愈,肝总管损伤漏2例,1例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放置腹腔引流治愈1例剖腹手术修补漏口,放置T型管支撑6个月:胆总管横断l例剖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放置T管支撑6~7个月.术后随访1~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及时发现,恰当处理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吕厚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人体患病是一处生理机能紊乱的现象,它是有机体与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不相协调的一种表现,是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它不仅是机体细胞或器官的自我调节机能发生障碍引起的,而且和病人的心理因素有着重要关系.

    作者:赫卫红;胡光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温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黏膜肥厚程度在鼻腔的不同位置程度不一,以下鼻甲为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也较多,随着鼻窦内镜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行此手术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76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方法 采用TURP治疗BPH 176例,其中Ⅱ度前列腺增生122例,Ⅲ度前列腺增生54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岁.结果 176例均切除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继发出血6例,假性尿失禁3例,尿道狭窄5例等并发症.结论 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十分良好的方法,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于文建;韩建秋;张扬;张曼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创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强调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院院前急救中采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BNTI)42例病人的插管指征、时机及影响插管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病人在院前急救中均成功进行BNTI,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对一次插管成功率有影响.结论 BNTI在院前急救中能有效的解除患者的通气障碍,为患者提供了基本的生命支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尚刚;梁隆斌;罗斌;余明海;王媛;刘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法硬膜外麻醉减轻阑尾手术牵拉反应

    硬膜外阻滞行阑尾切除术中,牵拉或处理阑尾时,病人常诉胸口疼痛、恶心、呕吐、鼓肠,有的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反应.为防止阑尾牵拉反应,我们将穿刺点由原来T12~L1提高到T9~T11,采用尾向注试验量,头向置管注有效量,将哌替啶与局麻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对预防阑尾牵拉反应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尹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当代医疗环境下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总结

    实习是护生走向临床工作的桥梁,带教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让护生通过实习并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我们每位护理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和带教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沈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

    经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0.1%~0.5%和0.32%~0.59%[1],是胆囊切除术中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多需再次手术修复.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约22%,病死率约11.3%.说明该损伤的严重性[2],必须高度重视.1990年元月至2007年12月17年间我们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16例,其中2例系作者单位发生,12例为外院转入病人,2例为院外会诊病例.

    作者:尹建平;牛跃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319例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常见的一项治疗措施,它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膨胀,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严谨的护理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若有不慎,将会出现护理问题,甚至发生纠纷.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们对我院外科319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实施了标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亚娜;刘伟敏;孙许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剂量氯胺酮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对禁饮食完善无胎儿宫内窘迫的足月妊娠的孕妇选择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首次注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后,如无足趾不能活动等脊麻现象,再注入2%利多卡因8~10 ml,再观察5 min之后,对于硬膜外阻滞有效,但仍有痛觉的孕妇36例,在切皮时经静脉推注20~30 mg氯胺酮,待新生儿剖出后经静脉推注含杜冷丁20 mg、氟哌利多0.4 mg的杜氟合剂.结果 麻醉效果优的33例占91.67%,病人用了氯胺酮、杜氟合剂后能安静入睡,叫之能应,无痛觉、幻觉、躁动、恶心呕吐等反应;良3例,占8.33%,病人应用氯胺酮、杜氟合剂后有轻度幻觉、躁动但无痛觉、恶心、呕吐.结论 杜冷丁和氟哌利多的镇静作用可预防和消除氯胺酮所致的幻觉、躁动等不良反应,氟哌利多可抑制延髓呕吐中枢,具有镇吐作用,防止由于手术、麻醉引起的呕吐反应.

    作者:李永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全厚网状皮移植治疗36例关节部位皮肤缺损

    随着关节部位创伤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创伤急救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挽救生命,同时要重视关节部位外形与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严重创伤患者要考虑其以后的生存质量,通过中全厚网状皮移植治疗36例关节部位皮肤缺损的治疗过程体会到,重要的是使其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力求充分利用小的手术创伤获得早大限度的关节活动功能.为以后的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伟;周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寰枢关节不稳(脱位)致高位颈脊髓损伤在基层医院的漏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寰枢关节不稳(脱位)疾病的认识,减少或杜绝在基层医院的漏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避免致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病人的门诊检查及其他相关医疗单位进行检查,终在北医三院获得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行手术治疗的15例病人中,除1例因长期漏诊,病程较长,脊髓损伤较重,效果一般外,其余14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对寰枢关节不稳(脱位)引起的高位颈脊髓病,在基层医院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对寰枢关节不稳(脱位)的认识不足;其次是对上颈椎影像学的典型表现模糊不清或未对其加以重视,若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就能减少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保权;张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我院骨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15例下肢骨折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5例,男74例,女41例,年龄大86岁,小31岁,平均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粗隆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折共13例,胫骨干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7例.115例手术治疗98例,保守治疗17例.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94例.

    作者:李素贞;魏乃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结肠切除术的护理

    结肠是机体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少量糖和其他水溶性物质的重要器官.全结肠切除是侵袭性较大的手术,不仅要切除升结肠、盲肠、降结肠,而且对结肠癌病人还要进行周围淋巴结清除.全结肠切除会对水分、无机盐等物质造成吸收障碍.就我科自2000年至2007年收治的6例全结肠切除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余庆梅;韩淑娟;程素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及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在退变损伤的基础上,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种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与劳动强度及外伤有关.

    作者:樊素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2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防治,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发生的产后出血122例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122例,发生率为1.8%,其中宫缩乏力占80.3%,胎盘因素占16.6%,软产道损伤占2.0%,凝血功能障碍占1.2%.结论 产后出血的预防关键是:①做好产前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防治,高危妊娠应做好急救措施的准备;②产时注意胎盘及胎膜的处理,尽早清除完整,注意保护会阴以免软产道撕裂,娩肩时静脉推注缩宫素10 U,产后密切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量;③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早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