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

史超

关键词:鼻内镜下, 下鼻甲, 黏膜下层, 慢性肥厚性鼻炎, 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推广和应用, 主要特点, 内镜手术, 慢性炎症, 方法, 不同位置, 鼻腔, 保守治疗, 局限性, 成形术, 增生, 骨质, 鼻窦
摘要: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温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黏膜肥厚程度在鼻腔的不同位置程度不一,以下鼻甲为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也较多,随着鼻窦内镜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行此手术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72例报告

    腹股沟疝后入路修补术又称腹膜前修补,由腹直肌后直接进入腹膜前间隙,不打开腹股沟管,不强调游离精索,修补主要利用髂耻梳和耻骨梳韧带即可作缝合修补,亦可用单层网片进行修补.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10月行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邹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 探讨大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GS症状出现后经综合治疗全部恢复,其中14~20 d恢复11例,21~34 d恢复5例,35~41 d恢复2例,55 d恢复1例.结论 对PGS的治疗一定要早发现、早处理.在明确诊断PGS的情况下,应坚持非手术治疗.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我院骨科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15例下肢骨折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5例,男74例,女41例,年龄大86岁,小31岁,平均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粗隆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折共13例,胫骨干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7例.115例手术治疗98例,保守治疗17例.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94例.

    作者:李素贞;魏乃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病例特点的分析,提高对该病诊治的正确率.方法 对7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例为钝性胸部挤压伤,2例为高处坠落伤,年龄7~56岁误诊为肺不张的1例,按外伤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5例,1例因延误诊断呼吸衰竭死亡,其余6例经手术治愈.结论 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是导致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作者:邹刚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反应与防范措施

    护士在医院这一特定的服务场所,难免因各种原因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在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千变万化.作为护理人员怎样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纠纷的发生,积极寻找主、客观因素,认真反省及检查工作中的过失与不足,从中吸取经验及教训,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是每位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联合中西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在女性不孕因素中,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症中常见因素之一.据文献报道,66.7%的不孕症是因输卵管阻塞所致[1],且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且配合药物治疗,使输卵管性不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应用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联合中成药物金刚腾胶囊及大黄庶虫丸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良好,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聂红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法硬膜外麻醉减轻阑尾手术牵拉反应

    硬膜外阻滞行阑尾切除术中,牵拉或处理阑尾时,病人常诉胸口疼痛、恶心、呕吐、鼓肠,有的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反应.为防止阑尾牵拉反应,我们将穿刺点由原来T12~L1提高到T9~T11,采用尾向注试验量,头向置管注有效量,将哌替啶与局麻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对预防阑尾牵拉反应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尹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参附治疗组24例及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伤后早期给予参附注射液3 ml/kg,分3次,连续使用10 d.所有患者行颅内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高颅内压、觉醒天数,甘露醇使用天数及剂量,并发症并对预后评估.结果 参附治疗组颅内压控制更为良好,觉醒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预后明显改善.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李锋;钟宏;陈喜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的选择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部位.方法 将146例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在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组73例在足背动脉穿刺采血.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误穿静脉发生率及患者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低氧血症患者在足背动脉进行血气标本的采集,提高了一次采集成功率,并降低了血肿发生率.

    作者:陈凤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急性心肌梗死防治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院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及心肌酶谱测定确诊的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分析,认为术后早期一旦发现心电异常或临床上有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压榨样痛、烦躁、心慌、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情况,均应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测定以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给予激化液、扩张冠脉血管、营养心肌等药物以及纠正低氧血症等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5例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均在3 d内好转或转变为正常而临床治愈.结论 食管、贲门癌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高龄、基础心脏病存在、手术创伤刺激、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提出医务人员应增强责任心,术前充分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术中力求麻醉平稳,轻柔操作,防止大出血,防止术中术后长期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等均是关键措施.一旦确诊,及早正确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孙培军;李宏宾;马尚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的胰腺急性炎症病变,由于胰管梗阻,伴有十二指肠或胆道内容物反流加上胰腺血运不足或神经性原因,导致胰液分泌排空障碍,逆向渗入胰腺实质,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其两个基本条件为:①胰液排出障碍,反流进入胰腺实质;②胰液中各种酶原被激活,继而引起胰腺组织水肿、出血或坏死等病理改变.据国内外报道,AHNP的病死率约为20%~90%,早期手术病死率约为43.1%,非手术治疗病死率约为8.6%.为了降低病死率,提高AHNP的治愈率,我科在3年间对收治的胰腺炎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根据治疗过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殷广利;崔珂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纤溶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1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用纤溶酶进行溶栓治疗.通过患肢加压输液,首次缓慢静滴,定期监测D-二聚体及凝血系列,观察肢体的肿胀疼痛,总结了护理要点.结果 24~48 h消除肿胀,减轻疼痛率100%,过敏反应6例,出血2例,发生肺栓塞1例.结论 应用纤溶酶患肢加压,溶栓效果可靠,首次缓慢静滴可以有效的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严密监测防止出血倾向,溶栓期间卧床休息、禁止按摩患肢、防止腹内压增高,以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邢桃红;张军;汪文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儿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特点

    目的 探讨小儿输尿管息肉引发肾积水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总结我院近年来18例输尿管息肉引发肾积水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KUB),排泄性尿路造影(IVP),泌尿系超声(US)检查,CT平扫或增强及三维重组检查.部分患儿行磁共振尿路造影检查.结果 临床有腹痛,腰痛及消化道症状者14例,不同程度血尿者4例.影像学检查均可见不同程度肾积水表现,合并或可见充盈缺损,或可见软组织密度影,或可见输尿管内肿物等征象.结论 小儿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96例双胎妊娠合并贫血与妊娠结局的分析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合并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496例双胎妊娠分为两组,妊娠合并贫血者(贫血组)共321例,其余17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妊高征、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与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贫血组妊高征、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贫血严重程度与妊高征、产后出血发生率呈正相关,与平均孕周呈负相关.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度贫血病例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胎妊娠合并贫血时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成倍增加,特别是重度贫血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有严重的威胁.

    作者:胡秋霞;黄小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唇腭裂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唇腭裂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45例唇腭裂患儿按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实施护理.结果 按照临床路径对患儿进行护理,目标明确,有利于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操作.结论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例10公斤以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 总结20例10 kg以内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CBP)管理体会.方法 根据病例术前心肺循环情况、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采用氯胺酮、依托咪酯、力月西、维库溴铵、芬太尼.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建立体外循环,预充液用菲克雪浓、红细胞、血浆,加入甲基强的松龙、碳酸氢钠、甘露醇、氯酸钾、硫酸镁、氯化钙、速尿.浅、中低温循环,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结果 20例患儿麻醉满意.CPB时间33~104 min,升主动脉阻断6~61 min,除1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除颤1次复跳,19例自动复跳,20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术前准备,选择良好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合适的麻醉深度,合理的预充,确切的心肌保护,CPB维持较高的灌注流量,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对保证低体重患儿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刘文领;陈振华;张艳;任敦吉;张静;赵友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成人肠套叠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类型、诊断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1981年至2007年收治的18例成人肠套叠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时具有腹痛、腹块、血便者3例(16.7%);18例中具有阵发性腹痛者16例(88.9%),腹部肿块10例(55.6%),恶心呕吐11例(61.1%),血便5例(27.8%);肠套叠的主要原因: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和炎性水肿.17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行钡灌肠复位,均康复出院.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有病理因素存在,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李应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疾病,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具有不开刀、痛苦小、止血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耻骨上开刀手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护理观察极为重要[1],我院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成功地为4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汽化电切术,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与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翠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后防褥护理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目前称压力溃疡.我科大多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术后平卧6~8 h,加之术中平卧,某些病人有可能发生的1~2度褥疮往往被忽视.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病人1392人次,手术率为90%以上,其中有8例术后发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紫、水疱.现将经验教训与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云;王秀芳;王素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6例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为疝囊高位结扎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已在多数基层医院开展,我院2003年至2007年共施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156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育生;郭献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