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辜丽江;胡玉冰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 综合干预,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9年1-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96人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mmol/L)、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46人),对干预组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定期观察,随访1年.结果: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实施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血脂、体重,是预防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9年1-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96人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mmol/L)、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46人),对干预组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定期观察,随访1年.结果: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实施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血脂、体重,是预防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辜丽江;胡玉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早产的诊治与护理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国内早产占分娩数的5%~15%.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探讨临床上各种早产预测诊断的方法、指标及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其目的是明确诊断,抑制早产临产,延长妊娠期限,以促胎肺成熟药物发挥作用,改善胎儿成熟度和新生儿结局,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本文就我国临床常用临床早产预测指标及早产的治疗方法、护理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朱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心血管内科1 352例患者的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用药问题的病历有243例(18.0%),因用药问题而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有87例(35.8%),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心血管科临床医生应及时总结经验,丰富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知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薛亚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年来68例心脏急诊患者进行CDE检查并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直接明确诊断或提供重要参考61例,诊断阳性率89.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强、方法简单且无损伤和痛苦,故对正确诊断急诊心脏疾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勇;崔槐生;张金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60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60例肛瘘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一次性痊愈占82%,再发11例占18%,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占8%.结论: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胃肠道准备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治洲;李军;李自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论医院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医学信息量的不断增多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大多数医院相继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满足读者对信息多样化、及时化的要求,采用快捷、方便的全新的阅览方式,方便广大医护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研究水平, 了解医学前沿及医学动态,促进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新的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将进一步扩大医院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使其以崭新的服务方式, 快捷的服务手段, 为医院医疗工作提供新的信息资源和更高层次的服务.

    作者:崔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电话回访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出院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回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系统的癫痫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回访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回访,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癫痫控制情况.结果:回访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回访组癫痫控制情况亦优于对照组控制情况(P<0.01).结论:对癫痫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社区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的督促作用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期间在我中心建档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短信提醒、定期门诊复诊、上门服务及联系家人督促配合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干预,通过发放高血压治疗评估调查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干预组的遵医行为符合率、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很好的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优劣与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B组(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C组(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PaO2、PaCO2两个指标均具有组间差异(P<0.05);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65.62%;B组有效率为81.82%;C组有效率为93.94%,三组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改善COPD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各指标,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成本,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文芳;罗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藻酸盐伤口敷料治疗皮肤擦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藻酸盐伤口敷料在皮肤擦伤中的修复效果.方法:于2011年1-8月将104例皮肤擦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组应用清创后藻酸盐伤口敷料覆盖,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干燥换药方法.结果:藻酸盐伤口敷料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创面无感染和不良反应.结论:藻酸盐伤口敷料对皮肤擦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陈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减数方案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疗程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减数模式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疗程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76例正畸患者,根据正畸治疗中的减数模式分为两组.A组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14.25岁.B组为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13.86岁.全部患者遵循MBT矫治原则完成治疗.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减数模式的正畸治疗时间.结果: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其后牙的咬合更利于控制.

    作者:杨一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神经系统损害26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MP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具有神经系统并发症且外周血清和/或脑脊液MP-IgM抗体阳性26例患儿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MP感染神经系统损害以学龄儿童多发.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抽搐、肌力下降、性格改变等,伴有或不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MP脑炎患儿脑电图大多异常,部分患儿头颅或脊髓MRI有异常.26例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或好转.结论:MP感染神经系统损害可以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也可与其他系统症状并存,临床上若怀疑神经系统感染,一定要考虑MP感染可能,及时做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治疗.

    作者:陈同排;时步卿;王新岭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危重患者使用3L袋营养液的应用

    目的:总结3L袋营养液在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我科行TPN应用3L袋营养液临床治疗的85例患者,观察患者应用3L袋营养液后营养状况(体重、白蛋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85例患者体重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其中72例低蛋白血症者白蛋白均有明显提高;55例手术患者恢复顺利,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患者好转出院,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病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余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3L袋营养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其操作方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周晓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可发生许多并发症,轻者可延长治愈时间,重者可导致死亡.如果护理人员认真观察和细心护理,有些并发症则可避免或得到及时治疗.我科从2009年7月-2011年7月两年共行气管切开术268例,为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现将笔者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丽萍;姜品妮;吕巧英;王文秀;史金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为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我院采用CA153、CEA、CA125和CA199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胜利;吴群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其治疗方法涉及内科、外科、中医和内镜治疗等方面,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判断患者的病情,给予全面综合及个体化治疗.笔者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和内镜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高海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以教学评估为契机,争做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改革的引领者

    目的:根据<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特点,结合第四军医大学教学评估工作,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尝试性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结果表明,在遵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大胆对原有教学模式改革,可调动教员、学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晓娟;顾宜;王荣华;王荣;崔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例实施术前、术后康复护理.结果: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有计划康复训练,能够缩短卧床时间,预防并发症,使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薛丽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盐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50例,A组盐酸罗哌卡因(1%盐酸罗哌卡因1.7ml+麻黄碱0.1ml +50%葡萄糖0.2ml);B组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行腰麻+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大感觉阻滞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P<0.01);2组高感觉阻滞平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2组麻醉效果评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较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更加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赵增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回顾70例胎膜早破病例的护理体会,从而提高胎膜早破专科护理的质量及专业素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无宫腔感染,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护理,对降低孕产妇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米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