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琴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为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我院采用CA153、CEA、CA125和CA199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胜利;吴群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前实验室定量测定和临床应用中存在妊娠周数计算方式不同、受精卵植入时间描述不同、产生部位描述欠准确以及检测系统不同所致参考区间迥异等问题,致临床应用不便,更难以检测结果互认.应当规范相关临床概念,检测系统标准化,方能正确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结果.
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机理、临床危害与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我中心近2年对76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入组后随访的病例.结果:血糖控制3个月后血脂正常者63例,血脂仍异常者13例.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关键要控制血糖,血糖降低后,血脂明显下降,对于血糖控制后,血脂仍异常者,必需给予降脂治疗,从而防止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桂玲;荆晓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介绍腰椎滑脱手术中俯卧位的安置方法及其术中护理要点.方法: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胸下、两肩、骨盆下、膝部、足背部垫海绵枕,双臂自然弯曲,置于头部两侧搁手架上.结果:体位安置正确、稳定;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术者操作;患者未出现循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无皮肤压伤、器官受损等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的体位安置、及时有效的术中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徐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胸腔镜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经开胸手术治疗的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作者:赵敬国;李新艳;李文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总结3L袋营养液在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我科行TPN应用3L袋营养液临床治疗的85例患者,观察患者应用3L袋营养液后营养状况(体重、白蛋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85例患者体重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其中72例低蛋白血症者白蛋白均有明显提高;55例手术患者恢复顺利,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患者好转出院,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病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余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3L袋营养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其操作方法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周晓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就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开展医疗保险工作,为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患者住院信息数据,从每位患者每次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年龄、性别、人员类别、收入水平等方面对其住院频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每位患者住院费用、年龄、人员类别、收入水平,随年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住院频次增加.结论:从医保统筹费用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减慢慢性病的进程,从而降低发病率,达到控制住院频次,提高医保统筹费用利用率的目的.
作者:万卫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模式走向了整体化,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走近患者,走进他们的生活,护士必须与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了解患者的状况、满足患者的需求,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护患关系,促进整体护理的更好开展.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双方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大程度地及时地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服务;有利于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张俊红;宫本娜;刘丽萍;张述华;王文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分别用苦碟子注射液30ml/d和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疗程皆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反射,肌电图检查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肌电图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用可改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DPN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乙华;曾恒礼;蔡燕;陈敏;陈玉华;严宗逊;康后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前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3例择日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按喉癌术前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减轻喉癌患者焦虑水平,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苏星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评价不同减数模式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疗程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76例正畸患者,根据正畸治疗中的减数模式分为两组.A组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14.25岁.B组为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13.86岁.全部患者遵循MBT矫治原则完成治疗.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减数模式的正畸治疗时间.结果: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其后牙的咬合更利于控制.
作者:杨一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大量先进医疗诊断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医疗仪器设备的数据是否可靠,是否准确,将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效果,更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准确的计量器具要依靠科学的计量管理来保证,因此计量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和医疗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我院计量管理工作的做法及一些体会供大家探讨.
作者:张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硫酸依替米星这三种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尿路感染患者分成三组,A组给予加替沙星治疗(40例),B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40例),C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40例),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87.5%和9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2%、88.9%和94.6%;这两项指标中,A和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它们与C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和2.5%.结论:三种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都很明显,安全性好.其中,硫酸依替米星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一些.
作者:刘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例实施术前、术后康复护理.结果: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有计划康复训练,能够缩短卧床时间,预防并发症,使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薛丽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09年1-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96人处于空腹血糖受损(血糖5.6~6.9mmol/L)、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危险因素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46人),对干预组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定期观察,随访1年.结果:干预组疾病的认知率、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明显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实施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血糖、血脂、体重,是预防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辜丽江;胡玉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泰州海陵区散居儿童的保健状况.方法:对重点体弱儿管理情况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该地区体弱儿的发病率在较低水平,贫血工作抓得很细,佝偻病管理还要加强.结论: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对家长进行耐心的保健指导,还有做好孕期的保健工作,做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也是做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方面.
作者:刘青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心血管内科1 352例患者的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用药问题的病历有243例(18.0%),因用药问题而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有87例(35.8%),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心血管科临床医生应及时总结经验,丰富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知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薛亚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藻酸盐伤口敷料在皮肤擦伤中的修复效果.方法:于2011年1-8月将104例皮肤擦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组应用清创后藻酸盐伤口敷料覆盖,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干燥换药方法.结果:藻酸盐伤口敷料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创面无感染和不良反应.结论:藻酸盐伤口敷料对皮肤擦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陈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微创、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腹壁瘢痕小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患者接受.但是,微创手术入路整体损伤及并发症不容忽视.预防措施是采取正确的气腹针穿刺方法,熟悉解剖方位和控制穿刺力度.
作者:余文富;徐忠勇;诸葛毅;诅德学;陈春生;程科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于怀疑盆腔肿瘤的患者来说,CT检查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诊断手段,这是因为CT能对盆腔脏器获得十分清楚的影像学表现.因此,对于卵巢肿瘤不仅诊断上必不可少,而且对于确定治疗方案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对我院2008-2009年间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卵巢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CT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