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实行后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狄晓萍;任婷;狄维鹏

关键词:处方点评, 抗生素, 效果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实行后,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12月门诊处方42 291张,其中使用抗生素处方21 718张,逐一审核并填写不合格用药项目表和处方点评工作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并对处方基本指标、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7-12月我院平均每张处方使用抗生素品种数为1.7种(点评前为2.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上半年的50.7%,下降到了43.4%;注射剂的使用率由上半年的44.3%,下降到了37.4%.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实行后,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率逐步下降,趋于合理.但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问题.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KS-IA型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04例

    目的:探讨KS治疗仪和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用KS治疗仪照射宫颈的糜烂面.结果:KS治疗组104例患者中一次治愈率98.08%,好转率1.92%;激光治疗组一次治愈率86.21%,好转率13.79%,总有效率都是100%.结论:KS治疗仪操作简单且对组织损伤小、痛苦小、易于接受、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文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心血管内科1 352例患者的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用药问题的病历有243例(18.0%),因用药问题而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有87例(35.8%),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心血管科临床医生应及时总结经验,丰富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知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薛亚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浅谈我院计量管理工作的做法及体会

    随着大量先进医疗诊断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医疗仪器设备的数据是否可靠,是否准确,将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效果,更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准确的计量器具要依靠科学的计量管理来保证,因此计量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和医疗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我院计量管理工作的做法及一些体会供大家探讨.

    作者:张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下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为了适应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学院建立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突破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开展多媒体互动病理实验教学活动.这种实验教学新模式优化了实验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宋祥和;蔡红星;李惠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2010年使用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骨折140例,资料完整的有120例,其中男47例,女73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5岁.伤后就诊时间30min~6d.骨折部位:T11 5例,T12 40例,L1 44例,L2 11例,L3 7例,L45例,L5 8例.椎体前缘压缩程度:1例完全压缩,10例压缩>4/5,23例>2/3,50例>1/2,36例>1/3.结果:120例中,2例合并后脱位下肢不全瘫在整复过程中神经功能无恢复或神经功能部分恢复后停止,改手术治疗.其余1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3年2个月.120例受伤压缩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整复前的50%恢复至整复后的90%.受伤椎体后凸角由平均13.25°恢复至平均-1.6°,14例合并脱位基本恢复.结论:持续腰椎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方法简单,治疗后3、7、10d要根据X线片适当调整复位高度.

    作者:仲爱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165例腰椎滑脱手术的体位安置与护理

    目的:介绍腰椎滑脱手术中俯卧位的安置方法及其术中护理要点.方法: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胸下、两肩、骨盆下、膝部、足背部垫海绵枕,双臂自然弯曲,置于头部两侧搁手架上.结果:体位安置正确、稳定;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术者操作;患者未出现循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无皮肤压伤、器官受损等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的体位安置、及时有效的术中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徐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腹部微创手术安全入路分析研究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微创、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腹壁瘢痕小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患者接受.但是,微创手术入路整体损伤及并发症不容忽视.预防措施是采取正确的气腹针穿刺方法,熟悉解剖方位和控制穿刺力度.

    作者:余文富;徐忠勇;诸葛毅;诅德学;陈春生;程科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制剂瑞代营养状况评价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使用传统鼻饲流质饮食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胰岛素注射的颅脑损伤糖尿病患者,评价使用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的颅脑损伤糖尿病患者置管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2011年4月64例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使用传统鼻饲流质饮食+胰岛素泵入,研究组32例患者鼻饲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前及治疗后第10、20、30天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支持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波动小,胰岛素用量少,高血糖2例(6%);对照组患者术后空腹及EN后血糖水平波动大,高血糖9例(28%),低血糖4例(12.5%),营养支持后第10、20、30天,研究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蛋白(TP)、体重指数以及皮下脂肪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可使营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并且患者血糖波动较小.

    作者:蒲小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优劣与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B组(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C组(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PaO2、PaCO2两个指标均具有组间差异(P<0.05);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65.62%;B组有效率为81.82%;C组有效率为93.94%,三组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改善COPD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各指标,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成本,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文芳;罗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60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60例肛瘘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一次性痊愈占82%,再发11例占18%,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占8%.结论: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胃肠道准备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治洲;李军;李自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巡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方法,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方法:对26例COPD患者进行体重指数﹑吸烟指数﹑C-反应蛋白﹑血pH值﹑PaO2等方面综合评价分析危险因素[1]﹐应用巡诊护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帮助有效戒烟、长期氧疗、呼吸道护理、呼吸训练等.结果:患者疾病复发率降低了、安全感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减轻.结论:COPD患者采取巡诊护理是可行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构建了患者、家庭、社会和谐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徐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神经系统损害26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MP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具有神经系统并发症且外周血清和/或脑脊液MP-IgM抗体阳性26例患儿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MP感染神经系统损害以学龄儿童多发.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抽搐、肌力下降、性格改变等,伴有或不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MP脑炎患儿脑电图大多异常,部分患儿头颅或脊髓MRI有异常.26例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或好转.结论:MP感染神经系统损害可以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也可与其他系统症状并存,临床上若怀疑神经系统感染,一定要考虑MP感染可能,及时做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治疗.

    作者:陈同排;时步卿;王新岭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骶尾部藏毛窦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1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护理,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崔晓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分析及相关性讨论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血脂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34例ICP患者(ICP组)和34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测定并比较两组孕妇血脂水平与甲状腺激素等生化指标.结果:ICP组孕妇TC、TG、LDL值均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ICP组孕妇TSH 以及TT3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T4均低于对照组,FT3以及FT4也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ICP组血脂TC、TG、LDL值与甲状腺激素TSH、TT3、FT3、FT4呈负相关(r<0),与TT4呈正相关(r>0),HDL值与TSH、TT3、FT3、FT4呈正相关(r>0),与TT4呈负相关(r<0),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作为ICP的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测指标.

    作者:彭碧;赵蓉芬;罗明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苦碟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分别用苦碟子注射液30ml/d和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疗程皆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反射,肌电图检查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肌电图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用可改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DPN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乙华;曾恒礼;蔡燕;陈敏;陈玉华;严宗逊;康后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减数方案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疗程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减数模式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疗程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76例正畸患者,根据正畸治疗中的减数模式分为两组.A组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14.25岁.B组为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13.86岁.全部患者遵循MBT矫治原则完成治疗.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减数模式的正畸治疗时间.结果: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其后牙的咬合更利于控制.

    作者:杨一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测定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前实验室定量测定和临床应用中存在妊娠周数计算方式不同、受精卵植入时间描述不同、产生部位描述欠准确以及检测系统不同所致参考区间迥异等问题,致临床应用不便,更难以检测结果互认.应当规范相关临床概念,检测系统标准化,方能正确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结果.

    作者:陈华根;黄学斌;宋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前焦虑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前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3例择日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按喉癌术前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减轻喉癌患者焦虑水平,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苏星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依匹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匹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依匹斯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肤痒颗粒(组成:黄芪、白术、防风)治疗.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结论:依匹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作者:王彦芳;李克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社区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的督促作用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期间在我中心建档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短信提醒、定期门诊复诊、上门服务及联系家人督促配合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干预,通过发放高血压治疗评估调查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干预组的遵医行为符合率、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很好的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