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巍
目的:就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开展医疗保险工作,为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患者住院信息数据,从每位患者每次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年龄、性别、人员类别、收入水平等方面对其住院频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医保患者住院频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每位患者住院费用、年龄、人员类别、收入水平,随年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住院频次增加.结论:从医保统筹费用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减慢慢性病的进程,从而降低发病率,达到控制住院频次,提高医保统筹费用利用率的目的.
作者:万卫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心血管内科1 352例患者的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用药问题的病历有243例(18.0%),因用药问题而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有87例(35.8%),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心血管科临床医生应及时总结经验,丰富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知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薛亚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为了适应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学院建立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突破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开展多媒体互动病理实验教学活动.这种实验教学新模式优化了实验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宋祥和;蔡红星;李惠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藻酸盐伤口敷料在皮肤擦伤中的修复效果.方法:于2011年1-8月将104例皮肤擦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组应用清创后藻酸盐伤口敷料覆盖,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干燥换药方法.结果:藻酸盐伤口敷料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创面无感染和不良反应.结论:藻酸盐伤口敷料对皮肤擦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陈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总结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60例肛瘘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一次性痊愈占82%,再发11例占18%,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占8%.结论: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胃肠道准备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治洲;李军;李自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94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对照组97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40~8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B6.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炎琥宁,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双重功效,可以加速病情缓解,加速退热过程.本文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试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并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作者:王聪聪;陈宝川;卓志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近年来发展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为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我院采用CA153、CEA、CA125和CA199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阳胜利;吴群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对比使用传统鼻饲流质饮食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胰岛素注射的颅脑损伤糖尿病患者,评价使用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的颅脑损伤糖尿病患者置管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2011年4月64例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使用传统鼻饲流质饮食+胰岛素泵入,研究组32例患者鼻饲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前及治疗后第10、20、30天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支持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波动小,胰岛素用量少,高血糖2例(6%);对照组患者术后空腹及EN后血糖水平波动大,高血糖9例(28%),低血糖4例(12.5%),营养支持后第10、20、30天,研究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蛋白(TP)、体重指数以及皮下脂肪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糖尿病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瑞代可使营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并且患者血糖波动较小.
作者:蒲小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硫酸依替米星这三种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尿路感染患者分成三组,A组给予加替沙星治疗(40例),B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40例),C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40例),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87.5%和9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2%、88.9%和94.6%;这两项指标中,A和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它们与C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和2.5%.结论:三种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都很明显,安全性好.其中,硫酸依替米星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一些.
作者:刘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对于怀疑盆腔肿瘤的患者来说,CT检查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诊断手段,这是因为CT能对盆腔脏器获得十分清楚的影像学表现.因此,对于卵巢肿瘤不仅诊断上必不可少,而且对于确定治疗方案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对我院2008-2009年间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卵巢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CT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介绍腰椎滑脱手术中俯卧位的安置方法及其术中护理要点.方法: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胸下、两肩、骨盆下、膝部、足背部垫海绵枕,双臂自然弯曲,置于头部两侧搁手架上.结果:体位安置正确、稳定;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术者操作;患者未出现循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无皮肤压伤、器官受损等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的体位安置、及时有效的术中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徐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2月-2010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187例、非手术治疗180例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访18个月~3年,比较两种方法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脊柱后突角经Cobb氏法测定,复位前平均为(19.1±0.6)°,复位后平均为(5.64±0.2)°;椎体前缘高度复位前平均为(48.06±10.1)%,复位后平均为(92.33±4.12)%.非手术组:脊柱后突角复位前平均为(18.9±0.8)°,复位后平均为(10.5±0.5)°;椎体前缘高度复位前平均为(52.03±11.5)%,复位后平均为(88.05±4.23)%.结论: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时,两种方法都可得到很好的效果,近期手术治疗应用较多.
作者:薛桂彬;宋建宽;冯真国;姜磊;桑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出院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回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系统的癫痫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回访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回访,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癫痫控制情况.结果:回访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回访组癫痫控制情况亦优于对照组控制情况(P<0.01).结论:对癫痫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为临床上经头静脉或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共36侧,对头静脉和贵要静脉进行观察并测量.结果:头静脉、贵要静脉长度和各部位外径数值,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头静脉外径以IEL处为粗大,贵要静脉外径则是IEL以上尤其是注入点处为粗大,且明显超过头静脉外径.相对于头静脉,贵要静脉走行较直,瓣膜少.结论:PICC置管穿刺选择在IEL以上的贵要静脉为宜.
作者:李玉彬;胡一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不同的液体复苏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结果:96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常规液体复苏组52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80mmHg(1mmHg=0.133kPa),病死率4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限制性液体复苏组44例患者MAP维持在40~60mmHg,病死率2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两组MAP、病死率及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降低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严明科;罗显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回顾70例胎膜早破病例的护理体会,从而提高胎膜早破专科护理的质量及专业素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无宫腔感染,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护理,对降低孕产妇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米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5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观察组)使用自创的补气通络养心方治疗,并以同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内心绞痛的发病人数、3个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发生人数.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人数、术后半年内心绞痛的发病人数、半年后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发生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创的补气通络养心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具有理想的预防作用.
作者:邬淼林;陈红林;蔡荣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年来68例心脏急诊患者进行CDE检查并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直接明确诊断或提供重要参考61例,诊断阳性率89.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强、方法简单且无损伤和痛苦,故对正确诊断急诊心脏疾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勇;崔槐生;张金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内镜下行鼻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行的内镜下142例鼻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142例患者术中均放置填塞纱条,术后拔除纱条时间:短18h,长48h,平均25.8h;一次拔除纱条成功108例(76.1%),术后有14例(9.9%)拔除纱条后出现出血予以再次填塞治愈,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鼻息肉经内镜切除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疗效,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动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0例术中应用电动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缚扎止血带,选择合适的压力和使用时间,术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切口无渗血,术野清晰,便于术者操作.手术结束,肢端血运良好,缚扎部位无红肿、破溃.术后随访无1例发生止血带疼痛,无神经肌肉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未出现相关的医患纠纷.结论:电动止血带应用于四肢手术,止血效果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四肢手术止血的佳工具.
作者:许会姣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