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附56例观察)

曹长春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1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2组使用胰岛素皮下多次注射治疗,观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达标所需要时间、餐前餐后血糖波动大小.结果:使用胰岛素泵能很快使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很小,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建议条件允许的病人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达到尽快控制血糖的目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附56例观察)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1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2组使用胰岛素皮下多次注射治疗,观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达标所需要时间、餐前餐后血糖波动大小.结果:使用胰岛素泵能很快使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很小,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建议条件允许的病人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达到尽快控制血糖的目的.

    作者:曹长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依匹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匹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依匹斯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肤痒颗粒(组成:黄芪、白术、防风)治疗.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5%.结论:依匹斯汀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作者:王彦芳;李克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心脏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年来68例心脏急诊患者进行CDE检查并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直接明确诊断或提供重要参考61例,诊断阳性率89.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强、方法简单且无损伤和痛苦,故对正确诊断急诊心脏疾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勇;崔槐生;张金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减数方案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疗程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减数模式对安氏Ⅱ类错畸形疗程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76例正畸患者,根据正畸治疗中的减数模式分为两组.A组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14.25岁.B组为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包括38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13.86岁.全部患者遵循MBT矫治原则完成治疗.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减数模式的正畸治疗时间.结果: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减数上颌2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与减数4个双尖牙模式病例组相比,其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其后牙的咬合更利于控制.

    作者:杨一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60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60例肛瘘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一次性痊愈占82%,再发11例占18%,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占8%.结论: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胃肠道准备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蒋治洲;李军;李自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论医院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医学信息量的不断增多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大多数医院相继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可满足读者对信息多样化、及时化的要求,采用快捷、方便的全新的阅览方式,方便广大医护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研究水平, 了解医学前沿及医学动态,促进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新的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将进一步扩大医院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使其以崭新的服务方式, 快捷的服务手段, 为医院医疗工作提供新的信息资源和更高层次的服务.

    作者:崔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内镜治疗鼻息肉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内镜下行鼻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行的内镜下142例鼻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142例患者术中均放置填塞纱条,术后拔除纱条时间:短18h,长48h,平均25.8h;一次拔除纱条成功108例(76.1%),术后有14例(9.9%)拔除纱条后出现出血予以再次填塞治愈,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鼻息肉经内镜切除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疗效,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500例医院感染部分相关因素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病例监测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监测72 765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 500例,感染高的科室是老年病科,≥6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占48.0%;住院时间≥100d以上感染率高,占43.7%;病原菌以G-菌为主,细菌分离率高的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2.85%.结论:缩短住院日、保护易感人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建梅;吴海燕;邹秀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其治疗方法涉及内科、外科、中医和内镜治疗等方面,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判断患者的病情,给予全面综合及个体化治疗.笔者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和内镜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高海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骶尾部藏毛窦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1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护理,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崔晓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165例腰椎滑脱手术的体位安置与护理

    目的:介绍腰椎滑脱手术中俯卧位的安置方法及其术中护理要点.方法: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胸下、两肩、骨盆下、膝部、足背部垫海绵枕,双臂自然弯曲,置于头部两侧搁手架上.结果:体位安置正确、稳定;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术者操作;患者未出现循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无皮肤压伤、器官受损等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的体位安置、及时有效的术中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徐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社区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的督促作用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期间在我中心建档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短信提醒、定期门诊复诊、上门服务及联系家人督促配合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干预,通过发放高血压治疗评估调查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干预组的遵医行为符合率、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很好的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中医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5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观察组)使用自创的补气通络养心方治疗,并以同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内心绞痛的发病人数、3个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发生人数.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人数、术后半年内心绞痛的发病人数、半年后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发生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创的补气通络养心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具有理想的预防作用.

    作者:邬淼林;陈红林;蔡荣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浅谈我院计量管理工作的做法及体会

    随着大量先进医疗诊断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医疗仪器设备的数据是否可靠,是否准确,将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效果,更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准确的计量器具要依靠科学的计量管理来保证,因此计量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和医疗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了我院计量管理工作的做法及一些体会供大家探讨.

    作者:张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648例体弱儿管理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泰州海陵区散居儿童的保健状况.方法:对重点体弱儿管理情况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该地区体弱儿的发病率在较低水平,贫血工作抓得很细,佝偻病管理还要加强.结论: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对家长进行耐心的保健指导,还有做好孕期的保健工作,做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也是做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方面.

    作者:刘青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回顾70例胎膜早破病例的护理体会,从而提高胎膜早破专科护理的质量及专业素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无宫腔感染,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护理,对降低孕产妇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米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心血管内科1 352例患者的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用药问题的病历有243例(18.0%),因用药问题而出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有87例(35.8%),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心血管科临床医生应及时总结经验,丰富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知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薛亚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病例实施术前、术后康复护理.结果: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有计划康复训练,能够缩短卧床时间,预防并发症,使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薛丽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优劣与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B组(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C组(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PaO2、PaCO2两个指标均具有组间差异(P<0.05);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65.62%;B组有效率为81.82%;C组有效率为93.94%,三组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改善COPD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各指标,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成本,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文芳;罗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电话回访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癫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出院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回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系统的癫痫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回访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回访,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癫痫控制情况.结果:回访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回访组癫痫控制情况亦优于对照组控制情况(P<0.01).结论:对癫痫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